這個日記本是哥哥當年參加縣團代會的紀念品,
他總是隨時帶在身邊,一有空就在上面寫個不停。
從沿河縣城回來后,馬垃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大碗伯每次進房間,都看見他偎在床上看書。在他記憶中,馬垃打小就喜歡看書。回到神皇洲的第二天,他從大碗伯那兒找來一把篾刀,撬開那只丟失了鑰匙的大皮箱。里面全是書籍,那是他在勞改農場的圖書室當管理員時的收獲。大部分是小說,還有一整套的《十萬個為什么》,以及一些農業方面的書籍。有不少是馬垃以前讀過或者想讀而沒機會讀到的。他如獲至寶,從中挑選一些留了下來,當然是付了錢的。現在,馬垃將這些舊書從那只大皮箱里拿出來,靠墻整整齊齊地碼到床上。他干的極其認真,小心翼翼,仿佛擺弄古董一樣,生怕把那些封皮和書頁都已嚴重破損的舊書弄壞了。
一個初冬的早晨,看了大半夜書的馬垃走出哨棚,站在門口,一邊像當初在監獄服刑放風那樣活動著有些僵硬的四肢,一邊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新鮮空氣,覺得整個身體里仿佛被洗滌了一遍似的格外神清氣爽。他已經多年不曾有過這種感覺了。
這時,大碗伯抱著一捆柴禾從屋后頭走過來,在他旁邊站下來,問了一句:“垃子,聽東生說,你想留在神皇洲種莊稼?”
馬垃舉目望著被江堤下被晨霧籠罩的神皇洲,喃喃道,“多么豐饒的土地啊,真不忍心看著它就這樣荒蕪下去。可是,我從來不是一個種田的行家。我真的沒什么把握。當初,如果我不是報考的師范,而是農學院,該多好……”他轉過臉來,望著大碗伯,“等我拿定主意,我一定請你做我的農業生產顧問!”
馬垃說這句話時,目光顯得異常堅定,像個倔犟的孩子那樣,帶著一股執拗的神氣。“這幾天,我都在看農業方面的書。我覺得在外灘種果樹比較合適,果樹不怕洪澇嘛。再間種別的莊稼,玉米、大豆和芝麻……”
大碗伯見他那么認真,仍然有些半信半疑:“垃子,你真的要回來當農民么?”
“當農民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所有人都離開了土地,這個世界還有什么希望?”馬垃說完這句話,對蹲在旁邊的“社員”揮了一下手,“走,跟我一起去外灘視察吧!”
這段日子,“社員”已經和馬垃混熟了,總愛往他身邊湊。它伸出舌頭舔了舔馬垃的手,搖著尾巴,跟著他樂顛顛地順著江堤,往荒灘上走去。
大碗伯望著馬垃的背影,愣怔了好一會兒。
這天晚上,馬垃像往常那樣躺在床上看書時,大碗伯不聲不響地推開門走了進來,手里拿著一個用塑料包得嚴嚴實實的包裹。
大碗伯把那個方方正正的包裹地給馬垃時,神情顯得有些凝重地說:“垃子,這個物件該交給你了。”
馬垃不無疑惑地從大碗伯手里接過包裹,他費了好大勁才打開,定睛一看,見是一個顏色發黃的牛皮紙日記本和一本封面殘破不全的小說《青春之歌》。他的心忍不住急促地跳了幾下,打開日記本,扉頁上一行工整而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沿河縣農村優秀團員青年代表大會留念。一九七三年五月,馬坷。”
一看見哥哥馬坷那親切的筆跡,馬垃眼里頓時濕潤了。這個日記本是哥哥當年參加縣團代會的紀念品,他總是隨時帶在身邊,一有空就在上面寫個不停。哥哥死后,筆記本就不見了。馬垃以為遺失了。想不到在大碗伯這兒。
馬垃捧著那個筆記本,很久沒說話。后來,他又拿起那本《青春之歌》打開扉頁,見上面有有一行娟秀的字跡:“慕容秋同學留念,劉蓓,1968年于長辦附中。”
“這兩個物件放在生產隊保管室的抽屜里,鑰匙丟了,一直沒打開,后來包產到戶,誰也不要這抽屜,我只好搬回了家。打開后才看到你哥留下的這兩個物件,我尋思無論如何要給你留著。”大碗伯說著,別過臉去,“除了這,你們兄弟倆沒有別的念想啦……”
聽了大碗伯這句話,馬垃好一陣發呆。
這天晚上,馬垃失眠了。差不多整整一夜,他都捧著那個陳跡斑駁的日記本在看。透過一行行歪歪斜斜、有點潦草的字跡,他仿佛看見哥哥馬坷頭戴草帽、肩扛鋤頭,迎著朝陽,從田野上大步走來……
二月二十七日,陰
今天,隊里的水塘干了,全隊社員挖塘泥。大清早的,天氣異常寒冷。大家在塘邊磨磨蹭蹭的,隊長大碗伯三下兩下脫掉鞋襪,第一個跳進了水糖。
我原本也像大家一樣怕冷,受大碗伯的鼓舞,我也跟著跳進水塘。赤腳站在塘泥中,一股刺骨的寒冷浸透了全身,但我咬緊牙關沒叫出聲來。
這時,大碗伯向我投來一瞥贊許的目光,掄起鐵锨,開始玩塘泥。緊接著,社員們也紛紛跳下水塘,跟著干了起來。
在這天寒地凍的日子里,我和廣大社員一道,與嚴寒斗爭,向自然要肥料,磨練了大家的意志。
今后,我要繼續向大碗伯學習,吃苦耐勞,爭做一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尖兵!
三月二十八日,多云
在大碗伯的支持下,青年突擊隊正式成立了,我擔任隊長。我和隊里的幾個骨干起早摸黑,是挖塘泥的速度明顯加快了。
由于接連幾天挖塘泥、甩泥巴,腰酸背痛,胳膊都腫了。但突擊隊的青年社員們都在看著我,我覺不能叫苦,要學習偉大的紅旗渠精神,爭取提前把塘泥挖完。
四月五日,晴
昨天看了電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覺得很受鼓舞。目前還沒有完成的挖塘泥工作,對我是一場考驗。我要勇敢、堅定、沉著,在生產勞動中起模范帶頭作用,逐步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合格的共青團員。
七月二十八日,陰轉大雨
這幾天,全隊社員在大碗伯的帶領下,投入到緊張的雙搶戰斗中,天天都開夜工。下午突然烏云密布,瞬間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眼看數十畝稻谷都打濕了,我和社員們一起不顧全身被雨水淋濕,緊跟著大碗伯在稻田,直到割完全隊的稻田。
晚上回到家我因重感冒病倒了,高燒到四十度。大碗伯安排兩名社員用板車把我拉到大隊衛生室打了兩瓶吊針。
回到家已經半夜了,垃子還沒睡,他一邊做作業一邊在等我。我問他晚飯怎么吃的,他告訴我大碗伯做好飯讓東生過來叫他,吃完飯,還要他給我帶了一碗飯菜。我揭開放在桌子上的飯碗,看見香噴噴的的飯菜,心頭一熱。娘過世后,大碗伯始終在勞動和生活上照顧我們兄弟倆,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啊!
八月二十三日,多云
下午大碗伯安排我帶隊去河口鎮賣余糧。誰知在糧站檢查時,查出我們的麥子不合格,要我們復選兩遍。跟我一起帶隊的趙廣富不耐煩了,嚷嚷不交了,叫大伙把麥子拉回去。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應該帶頭執行黨的政策,為國家賣好糧,便說服廣富哥,讓大家留下來。雖然多付出了一倍的勞動,但總算交差了合格的余糧。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滿意,但比起雷鋒同志,這算得了什么呢?
晚上睡覺之前,我又讀了幾頁《雷鋒日記選》。默念著“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這句話,心里充滿了生活的渴望。我覺得自己和雷鋒同志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我也是孤兒,很早就沒了父母,從小就跟弟弟相依為命,在生產隊這個社會主義大家庭里茁壯成長……雷鋒同志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最終成長為一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我為什么不能呢?
九月一日,晴
今天是新學期開學第一天,上午送垃子上學報名,在大隊部看了一會兒報紙,讀了《我為祖國做了些什么》這篇文章,這是優秀的青年工人陳岱山同志生前遺留的一句話,他踏實地為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敢當一個零件、一根火柴。他有偉大的理想,我要好好向他學習,做一個有作為的人,有益于社會的人。
十二月二十五日,晴
這幾天參加荊江古道的裁直工程。早上帶著青年突擊隊的隊員們趕到工地,其他大隊的人已經到齊了。工地上人山人海,紅旗飄揚,熱火朝天。我們很快投入了戰斗。幾天來,我們日夜戰斗在工地上,汗水融化了厚厚的冰塊,銀鋤撬開了沉睡的故道,一條新的長河伸向遠方,我忽然詩興大發,冒出一句詩:笑語喧天響新河,創業艱難百戰多。今日開河銀鋤舞,明朝高唱圍墾歌。
一月十七日,陰
上午參加大隊貧下中農代表大會,大碗伯當選為大隊貧協主席。散會后,大碗伯悄悄告訴我,上級已決定我擔任大隊團支部書記。
聽到這消息,我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自己獲得了組織上的信任,緊張的是覺得肩頭上沉甸甸的,擔心自己辜負了領導和群眾的期望。
大碗伯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拔下口里的煙斗,哈哈一笑說:“一句話,要相信群眾相信黨,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大碗伯這是給我打氣。我深知自己能有這一天,離不開大碗伯的關心和培養。但聽了這句話,我心里還是踏實了許多。
晚上回家把這消息告訴給了垃子。他也很高興,囔著今天晚飯要“加餐”。我拗不過,從雞窩里拿了兩個剛下的雞蛋,做了一盤韭菜炒雞蛋。兄弟倆美餐了一頓。看著垃子消瘦的小臉,我不禁有些內疚,這段時間忙于生產隊的勞動,好久沒做過一頓像樣的飯菜了。垃子正是長身子的年齡,以后要對他多一點關心。
二月十四日,多云
大碗伯正式卸任四隊隊長,去大隊養豬場當場長。今天,隊里召開全體社員大會,公開選舉隊長。大隊提名我和趙廣富為候選人。投票結果是我以多出近三分之一的票數當選了。對這個結果我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我覺得當這個隊長廣富哥比我更合適,可社員們這樣信任地把票投給我,我一下子肩挑大隊團支部書記和四隊隊長兩份職務,我能勝任嗎?
晚上吃過飯,我去大碗伯家。他剛從養豬場回家,正在忙著做飯。東生在灶門口燒火,大碗伯又是切菜又是炒鍋,一個人恨不得掰成兩個人。好不容易消停下來,大碗伯搬了個矮凳,和我來到廚房門口坐下,劈頭就問:“垃子,選上了隊長,是不是有壓力呀?”沒等我回答,又說:“告訴你吧,選你當四隊隊長,是大隊支部的意見。四隊從大躍進那會兒就是全公社的先進生產隊,可近些年慢慢落后了。我尋思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該讓位給年輕人了。臨去養豬場時,我向大隊支部推薦由你來接替我當四隊隊長,沒想到支書跟我想到一塊去了。只是對群眾會不會投票支持你還沒底兒,現在結果出來了,從上到下都支持你娃兒,你還顧慮個什么?四隊今后就看你啦,甩開膀子好好干吧,小伙子!”
大碗伯一席話,像火柴一樣把我心底的霧霾驅散了。
回到家,垃子已經睡了。我挑亮煤油燈,打開《毛選》,重讀了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組織起來》這兩篇光輝著作,對肩負的重任漸漸充滿了信心。
四月十三日,晴
今天去公社參加夏種夏播生產動員大會。丁書記對全公社的棉花生產做了戰前動員。會議結束時,丁書記特意繞過人群叫住我,操著北方口音笑瞇瞇地問:“小伙子,一肩挑團支書和四隊隊長這么重的擔子,有信心嗎?”
我撓撓后腦勺,支吾道:“說真話,我這心里沒底咧。”
丁書記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郭大碗已經把你的情況給我介紹過了。有廣大群眾的信任,你還怕啥?”
面對領導的鼓勵,我原本有些忐忑的心覺得更踏實了。
四月十九日,陰
今天隊里開始插秧。據公社氣象站預報,今晚溫度要下降五度左右,對棉苗威脅很大。晚九點到深夜一點多,我帶領社員蓋膜護苗,戰斗了四個多鐘頭。后半夜,會計兼副隊長趙廣富帶著人來換班,我又接著干起來,直到天邊泛出了魚肚白。
五月四日,晴
今天,我代表大隊去公社迎接武漢來的知識青年。
一進公社大院,就看見滿院子人頭擁擠、紅旗飄揚,身穿草綠色軍裝、胳膊上帶著袖標的知青們排著一個個整齊的方隊,在院子里席地而坐,一邊等待個大隊來迎接,一邊互相拉歌鼓勁。一向沉寂的公社大院洋溢著活躍的氣氛。
看見那一張張稚氣未脫、洋溢著青春氣息的面孔,我不禁想起了從前的學習時光,雖然我只上過高小,但在農村也算是知識青年呢!
丁書記把我領到一支知青隊伍前面,鄭重地對我說:“他們可都是大城市里來的寶貝疙瘩,我把他們交給你了,年底我可要去驗收的,如果哪個小將體重少了半斤八兩,或者缺根手指,我可不會放過你!”
我雙腳一并,大聲說:“我向毛主席保證,決不讓知青同志們身上少一根毫毛!”話音未落,有個男生怪里怪氣地說:“你咋數得出我們身上有多少根汗毛呢?”
知青隊伍里有女生吃吃地笑了起來。我頓時紅了臉。心想,這幫大城市來的“寶貝疙瘩”還真不好惹。
五月八日,晴
今天大隊團支部組織了一臺文藝演出,歡迎來神皇洲插隊落戶的知青。
團支部排練了一臺節目,其中還有我表演的樣板戲《紅燈記》李玉和唱段《天下事難不倒共產黨員》。這個節目是我去年參加公社優秀團干培訓班時學到的,每次文藝演出我都要拿出來“獻丑”。
知青們不愧是大城市來的,他們的節目精彩紛呈,個個都很棒,尤其是女生的歌舞《阿瓦人民唱新歌》,她們穿著用床單該做的少數民族裙子,像真孔雀一樣美麗迷人。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女聲獨唱《誰不說俺家鄉好》。開口一句“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云滿山間”,仿佛甘甜的泉水流入人的心田,唱歌的叫慕容秋,是知青隊的文藝委員,不僅嗓子好,身材好,能歌善舞,而且很喜歡讀書,聽說她媽媽在圖書館工作,臨下鄉前帶了滿滿一箱子書,夠咱們開一個小小的圖書館了。
知青們雖然是來接受貧下中農在教育的,但他們中間人才濟濟,我們團支部要多向他們學習。
五月二十日,雨
早上,天色陰沉、北風呼嘯,蓋營養缽的塑料薄膜被刮得滿天飛,剛出來的幼苗被吹得東倒西歪。這是我以大隊團支部名義在四隊組織的棉花試驗田,決不能讓住第一批科學實驗的成果被狂風暴雨摧殘,在我的動員下,知青們積極參加到了這場保衛營養缽的戰斗。別看這些平時嬌慣了的城市青年,與暴風雨斗爭起來真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兒。尤其是慕容秋,一改平時那種文靜柔弱的女孩子脾性,不停地在風雨中奔跑,好幾次在泥濘中跌倒,還緊緊抱著手中的營養缽,戰斗結束時,整個人都變成了一個泥人兒。
五月三十日,晴
公社丁書記帶領農技站陳技術員來四隊棉花試驗田檢查工作,丁書記充分肯定了我們的科研成果。按照陳技術員的分析,單株四個桃的棉田占了整個試驗田的三分之一,到八月中旬,單株可增棉桃7至10個。比傳統種植的靦腆多出進一倍以上。照這么算,今年四隊的棉花產量增產是板上釘釘了!
六月八日,陰
今天找慕容秋借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前我只看過連環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今天能借到小說,我真是喜出望外,收工回到家,原本打算做完飯就開始讀的,但剛吃過飯,廣富哥就來找我商量隊里夏收分紅的事兒。商量完事情回到家,發現垃子捧著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正看得津津有味。垃子已經上小學四年級,認的字不比我少,都能看小說了。這使我意識到,弟弟快長大了。
六月十五日,晴
麥收進入了關鍵時刻。公社革委會為了支援神皇洲大隊的麥收,安排了一臺聯合收割機。這是農業機械化初步成果。可以預見,再過幾年,周總理宣布的農業現代化就會在我們偉大祖國變成現實!到那時候,廣大農村也將徹底擺脫貧窮,每個社員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為了這一天的早日到來,我們現在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聯合收割機從三隊到我們四隊時,天已經黑了。我趕緊組織社員們全力以赴地投入戰斗。后半夜,眼看著禾場上的麥子快要脫完,卻突然發生了一件意外:老萬不小心一只胳膊被卷進了聯合收割機的齒輪,當場就昏迷過去了。
我和領命社員老萬送到公社醫院緊急搶救,雖然撿回了一條人命,但老萬的那條胳膊再也撿不回來了。
任何時候都要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這是老萬事件給我們的一次血的教訓。
八月一日,晴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我組織團支部成員和部分知青團員開會,主要是學習金訓華的先進事跡。
金訓華上海市吳淞第二中學1968屆高中畢業生,上海市中學紅代會常委。1969年3月,金訓華參加上海市革委會上山下鄉辦公室組織的知識青年學習訪問隊赴黑龍江,返回上海后發起成立了“知識青年赴黑龍江插隊落戶聯絡站”,通過報告會、批判會、座談會、家庭訪問,廣泛進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動員。5月25日,金訓華和一大批上海知識青年前往黑龍江省農村插隊落戶,被分配到遜克縣遜河公社雙河大隊。8月15日下午,暴發特大山洪,金訓華為搶救國家財產(兩根電線桿)光榮犧牲。
金訓華同志是下鄉知識青年的好榜樣。以前多次學習過他的先進事跡。這次跟知青們一起重溫他的偉大精神,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這次會分兩個內容,一是學習金訓華日記選,二是討論學英雄見行動,在知青和大隊團員中間掀起一股互相學習,爭做金訓華式的好青年的熱潮。
學習結束時,我代表團支部宣布一項重大決定:增補慕容秋同志為神皇洲大隊團支部委員。慕容秋臉紅通通的,顯得很激動。她在發言中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繼續努力,進一步跟貧下中農打成一片,在生產斗爭、科學實驗和階級斗爭的大風大浪中金守住更大的考驗,像金訓華、邢燕子那樣,扎根農村,走毛主席知指引的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八月十八日,陰
今天丁書記又親自來四隊檢查工作,并跟社員們一起摘棉花,一直勞動到天黑,晚上。我陪同丁書記住在隊伍的保管室。保管室平時都是我和會計趙廣富值班室輪流住,還算整潔,就是老鼠多,一整夜都在屋檁子見爬來爬去,真吵人。
睡不著覺,正好聽丁書記將故事。丁書記是個老革命,也是個風趣幽默的人。聽他講自己的革命經歷,等于接受了一次生動的革命教育。丁書記不到十五歲就加入八路軍,殺過無數的鬼子。他的胳膊就是在參加百團大戰使受的傷。革命這么多年,丁書記還保持著農民的本色,一點架子也沒有,干起農活來跟我們這些年輕人也不相上下。
丁書記身上永不消褪的革命者本色和那股火熱的工作熱情值得我好好學習。
八月二十九日,晴
今天接到大隊通知,抽調慕容秋到大隊小學擔任音樂教師。我把這個消息告訴慕容秋時,她和其他幾個知青正在田里摘棉花。慕容秋擔任大隊團支部委員后,她不僅沒減少跟大家一起夏天干活的時間,反而比以前更勤。看著她那雙被棉殼戳得冒血的手,我心里既感動又欽佩,覺得她這樣嚴格要求自己,不愧為知青中的佼佼者。
收工后,慕容秋從后面追上我,提議一起去江邊散會兒步。作為團支書,這是跟支部委員和知青談心的難得機會,我欣然同意了。
穿過田埂,不一會兒就上了江堤,防浪林里一片陰涼。知了的鳴叫像江濤聲一陣高過一陣。我和慕容秋放滿了腳步。我一時不知說什么,思忖了一下,才找到一套合適的詞兒:“慕容秋同志,你到神皇洲才幾個月,進步真快呀,大隊領導和隊里的社員都對你評價都很高。這次抽調你去大隊小學當教師,就是組織上對你的充分肯定。”
“馬坷同志,我這點小小的成績同你的幫助是分不開的,我應該向你表示感謝才好呀!”
我說:“哪里,你比我有知識有文化,我從你那兒學了不少東西,應該感謝你喲!”
“你就別謙虛了,上次做營養缽,要不是你手把手指導,我恐怕要拖整個知青隊的后腿呢!”
我們你一句我一語地說著,慕容秋忽然不吱聲了。她目不轉睛地瞅著我,忽然撲哧一笑,說:“團支書同志,我們現在又不是開會,干嘛這么嚴肅。難道我們就不能輕松些嗎,比如像保爾.柯察金那樣……”
像保爾那樣該怎么做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都看過兩遍了,可一時竟想不起慕容秋話里的意思。“那說什么呢?”我撓著頭皮,一下子不知說什么好了。
慕容秋見我這副窘態,咯咯笑起來。“談什么都好,只要不談工作。”
她的笑聲那么清脆、嘹亮,聽起來格外悅耳。我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這是我第一次那么認真地看一個女孩子,而且是一個女知青。我心里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那是什么感覺,我說不清楚。心里仿佛涌過一道電流,鼓脹脹的。我有點惶惑,為了掩飾這種感受,我吭吭哧哧說了一句:“你去大隊小學后,我找你借書看就不方便了……”
慕容秋似乎察覺到了我的情緒,沉默了一會兒,說:“你弟弟馬垃不是在大隊小學讀書么,以后你想看書,就讓他給你捎得了。”
“這主意不錯,垃子平時最愛看的小人書就是《雞毛信》,讓他當借書還書的交通員,他一定很樂意……”
天近傍晚,金色的夕陽把荊江水然的一片火紅。這是我長這么大第一次跟一個女孩子散步,也是寫我得最長的一篇日記。半夜都過了,得趕緊睡,明天一大早還要帶領社員去河口鎮收購站賣棉花呢。
十一月六日,雨
今天下雨,隊里沒出工,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召開了一次團支部會議。
開完會正要回家,慕容秋從后面叫住了我。瞧她那神情,像是有什么事要跟我談。我們重新回到大隊部,在會議室坐下來。隔著寬大的會議桌,慕容秋卻不說話,低著頭,滿腹心事的樣子。我問了一句:“慕容,你有什么事就跟我說吧!”
“我也不知該不該跟你說。”慕容秋猶猶豫豫地說,“畢竟,這是我個人生活上的事兒……”
如果是工作上的事情,我們盡可以開誠布公、毫無遮攔地討論一番,可這“個人生活”方面的事兒么,就不是我這個團支書該過問的了。何況對方還是個女知青呢?這下輪到我為難了,支吾道:“這個……”
沒想到我這么一躊躇,反倒讓慕容秋改變了態度。大大方方地說:“我父母來信了,要我回一次家,盡快把我和辜朝陽的關系明確下來。”
“這辜朝陽是……誰?”
“我男朋友,”慕容秋剛說完,又馬上否認道,“其實也算不上是我男朋友。他父親和我父親是老戰友,兩個人很早就有撮合我倆的意思,辜朝陽也一直喜歡我,為了追求我,還跟著來到河口公社插隊……”
這是第一次有人為“個人問題”找我拿注意,我長這么大還沒有體驗過談情說愛的滋味兒,忍不住有點好奇,順口說:“既然兩邊老人都有這個意思,你們肯定很般配呢!”
沒想這話一出口,慕容秋便狠狠挖了我一眼,撅著嘴巴說:“你都沒見過他,怎么知道我兩般配?亂點鴛鴦譜么!”
我笑了笑,“那你自己說說,你怎么不愿意跟他好吧!”
我本來也是隨口一說,但慕容秋認真起來,一五一十地對我講起了他和辜朝陽關系。“……辜朝陽出身高干家庭,滿腦子特權思想,看不起工人農民。為了躲避上山下鄉,逼著他爸去醫院給他開病假條,還想阻止我插隊。后來見攔不住,又跟著我報名到河口公社來插隊落戶。可他不肯吃苦,在農村呆了不到一個月,就通過他爸的關系調到公社中學當體育教師。前不久,又破格參了軍。你說說,我怎么能跟這樣滿腦子小資產階級特權思想的人在一起生活呢?……”
聽到這兒,我總算明白了慕容秋的意思,她是不想和那個叫辜朝陽的高干子弟“好”呢。可我腦子里隨之冒出了一個疑問:她干嘛把這樣純粹的“私人問題”講給我聽呢?
這天和慕容秋分手后,我離開大隊部,沿著渠道一邊往村里走,一邊琢磨著這件“蹊蹺”事兒,差點兒掉進水渠里去。
十一月二十八日,陰
最近是怎么了,一拿起筆就覺得有些不完的話兒,難道是看小說看多了的原因么?這樣既耽誤工作有干擾思想。以后每篇日記爭取不超過三百字。切記。
二月十八日,雪
1975年的春節來臨了。為了活躍廣大社員的文化生活,組織了一支文藝宣傳隊,從大年初一到初六,挨個在各個小隊表演文藝節目。
宣傳隊的表演贏得了社員群眾的熱烈歡迎,但我總覺得宣傳隊缺少了什么。
前些日子,慕容秋請假回武漢去了。是不是因為缺了她的保留節目呢?
三月十五日,晴
大隊小學開學第一天,慕容秋從武漢回來了。她讓垃子給我帶回來一件禮物:長篇小說《艷陽天》。這是一本我渴望已久的書,看著紅色封面上滿載莊稼的馬車,我真是愛不釋手,一連幾天都看到很晚。夜里,當我放下書本,躺到床上,閉上眼睛時,腦子里就浮現出蕭長春和焦淑紅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覺得他們壓根兒就不是虛構的人物,而是跟我生活在同一個公社、同一個大隊的同志和戰友。尤其是蕭長春,他身上洋溢著走社會主義道路那股子使不完的勁兒,值得我好好學習。還有焦淑紅,他們志同道合,是多么好的一對啊!我一定要向蕭長春學習!
如果我是蕭長春,誰是焦淑紅呢?我這樣想著,腦子里忽然閃過慕容秋那睿智、秀麗的雙眸。我被自己朦朧的意識嚇了一跳。
四月六日,晴
今天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公社丁書記和大隊貧協主席大碗伯擔任我的入黨介紹人。
當我在鮮紅的黨旗下莊嚴宣誓時,就暗暗下定了決心:從此以后,我將把自己的一切完全徹底地貢獻給黨和人民,為壯麗的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五月九日,晴
今天動身去湖南長沙買稻種。報上介紹,湖南農科所與培育的雜交水稻,每畝產量達到九百多斤。如果我們種上這種水稻,每季稻子的產量將增加一倍,全隊社員的糧食短缺問題就完全解決了。動身之前,我帶上了從慕容處借的《青春之歌》。這一陣子太忙,一直沒顧得上看,這次出差正好在路上看。
六月六日,晴
今天來縣里出席團代會。上午聽團縣委書記做工作報告,下午分組討論結束后,見時間還早,就去逛新華書店,為大隊圖書室選購了一套再版的《十萬個為什么》,還給垃子買了本小說《新來的小石柱》。他很快就要小學畢業了,已經過了看小人書的階段,每次我從慕容秋那兒借來的小說,他比我讀的還快。
從新華書店出來,我又進了對面的百貨大樓。在里面轉悠了一圈,也不知道自己要買什么。后來,我來到日用品柜臺,看見一排排琳瑯滿目的雪花膏,我忽然意識到了走進百貨大樓的目的。當我口袋里揣著一瓶雪花膏,走出百貨大樓時,心里洋溢著一股從未有過的美好情愫。這份禮物是當面送給慕容秋,還是讓垃子捎給她呢?
馬坷的日記結束于一九七五年的六月六日。沒過多久,那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便毀掉了生產隊的良種和哥哥25歲的生命,也戛然終止了他和慕容秋之間剛剛開始萌芽的愛情。
馬垃捧著那本陳舊泛黃的日記,淚眼模糊,忍不住再一次輕輕地呻吟道:“我的兄長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