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電視劇大結局了,張頌文老師的表演贏得了一片贊譽。
但問題來了,很多人因為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黑社會老大”,居然開始同情高啟強,甚至還有人在扮演黃瑤的演員程金銘的直播間里罵她“白眼狼”,因為劇中黃瑤把高啟強舉報了.......
看個《狂飆》看到同情黑社會、網暴正義角色,是非常愚蠢的事情,講實話,這號觀眾,如果活在那個世界里,只會是一個無辜被害死的李青。
你不覺得自己冤,覺得“武舉老爺”冤?
高啟強不該被舉報嗎?高啟強不該死嗎?他害死的那么多人、他壓榨掠奪了那么多民眾、他壟斷了那么多非法產業,他哪一分錢不沾血?……他無辜嗎?
高啟強變成這樣,其實他自己的責任最大,你不能說這個人生來是善良的,環境改變了他,內因起決定性作用。
甚至可以說,高啟強本來就是“黑”的,只是最初的弱小讓他循規蹈矩而已,當他借安欣的背景,拉大旗做虎皮,可以不交衛生費,被菜市場眾人奉承的時候,他得意都是寫在臉上的。
當唐小龍、唐小虎第一次誤以為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狠角色時……他是非常享受別人恐懼他的眼神的。
可以說,從一開始,電視劇就表現出了,高啟強是天生做壞人的料。
這部劇,好就好在它把那個時代的生存邏輯血淋淋的展現在大家面前,描寫了黑社會的發家史,描寫了他們的關系網,描寫了他們的家人、兄弟……這讓角色有血有肉,更加真實,但不是讓你去同情他們的。
電視劇中高啟強對自己的親人、核心的“兄弟”確實有情有義,但這種有情有義是只有親疏沒有原則的,你還要想清楚,他對親人、兄弟、打手下屬們的“一擲千金”,是來自于對誰的剝削和掠奪?他房地產、高利貸、會所、賭博什么都干,你以為他是慈善家嗎?
再思考一下,高啟強用的都是些什么“兄弟”?籠絡管理兄弟都是什么手段?他招攬、接納的幾乎都是那些走投無路、一無所有、甚至前科累累的亡命之徒,如小龍、小虎、老默……不是因為他喜歡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別的專業才能、出身低、容易滿足,而且都有“軟肋”,離開這一行都找不到工作,給碗飯吃,就感恩戴德,給點尊重,就兩肋插刀,所以他們好控制。
看起來是兄弟情深、義薄云天,實際上是封建的“人身依附”。
小龍、小虎,本質上和黃四郎家的胡萬、胡千、胡百是一樣的。舊社會的師門、行會、幫派,用的也是這種手段。“拜師、認干爹、結為兄弟”,最終形成的就是這樣一種穩定關系……
《水滸傳》中的宋江當押司的時候,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用的也是這種手段,他收留、結交、搭救的都是走投無路、社會性死亡的亡命之徒……不但送錢,還要安排后路。因為武松這些人已經無路可走了,正經營生沒法做了,這時候你給他一條路,他自然就是你死心塌地的“兄弟”了。
有意思的是,現實中,我認識的很多土老板也是這樣用人的,比如手下用了十幾年的總經理、總監、秘書、助理、財務大姐、行政主管、HR……居然是當年酒吧里擦盤子的小弟,是當年開車的司機,是當年寒微時收留的“姐妹”……這些人學問沒有、能力有限,但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忠誠”、“聽話”、“執行力強”。受委屈了也好安撫,喝個酒,回想一下當年,甩一摞錢,給子女安排一下,立馬感激涕零。遇到危機了,他們也會上前去堵搶眼。
哪怕他們后來公司做大了,上正軌了,后進的知識分子高管、新貴們,也很難取代“老兄弟”們的地位,因為這些老板其實不喜歡太有想法、太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們需要的就是那些一輩子依附他的“兄弟”……你不放棄所有的自尊和人格,你不把自己的軟肋交到他手中,你不走投無路讓大哥“搭救”一下,你就不配得到信任,這就是“江湖邏輯”。
你以為當高啟強的“兄弟”、“干女兒”很輕松嗎?
他們其實一生都沒有自由的,永遠是高啟強的提線木偶,“親情”、“義氣”的背后,是未來某一天,從天而降的“任務”和“犧牲”,把自己賣了,還要自我感動。
所以,黃瑤才是明智的,沒有高啟強,才有真正的自由。
甚至高啟強,都是這套生存邏輯下的一只提線木偶,大一點的木偶而已,他被綁架的更多,對上要為貪得無厭“后臺”負責,對下,要為那些打打殺殺作奸犯科的“老兄弟”們負責……他的道路,其實也早已注定。
最后,不要問我為什么知道那么多……不要覺得我懂他們這套邏輯,就覺得我也是“他們的一部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了解這一切,就要加入這一切嗎?你以為這些道理安欣不懂嗎?那為什么安欣還要做一個“孤勇者”?
看完這部劇,你應當更尊敬那些用一生對抗這個混賬邏輯的好人。
你覺得高啟強們可憐,那么陸寒、譚思言們怎么辦?
高啟強這個角色演的好,那是張頌文老師優秀,而不是這個角色無辜,看個戲還能代入黑社會角色、同情殺人犯……我看還是激素太多,腦子太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