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歌聲與斗爭:日本工人階級歌聲運動初探

陳旺 孫磊 · 2022-11-24 · 來源:紀卓陽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簽署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戰敗后,由于占領軍(注:指美軍)的指導,日本的民主化進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1](P84)。同時,由于受這一時期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也稱“GHQ”①,以下簡稱“盟軍司令部”)提出的一系列“民主化日本”改革指令的影響,日本工人階級在日本國內掀起了一場工人運動的浪潮。在這場浪潮當中孕育了一場極為特殊的

一、考鏡源流:厘清概念和研究現狀

  由于受中外語言文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的影響,在工人運動史的研究中,特別是在國外工人運動史的研究中,某些概念的原初內涵往往會伴隨時空的轉移而發生偏移。因此,為避免個別概念在經過時空擠壓之后語義發生異變,我們在做此類討論時不僅要厘清相關概念的語義指涉,且還要進一步探討國內外學術界對這一命題的研究現狀。

(一)概念厘定

  從日本學界對“歌聲運動”這一命題的研究來看,“歌聲運動”兼有狹義和廣義的雙重語義。因此,為對歌聲運動及其有關問題作進一步的系統研究,首先就要厘定“歌聲運動”的具體指稱。首先從狹義上來看,歌聲運動是指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日本,以合唱團等演奏活動為中心開展的大眾化的社會運動、政治運動,其開展相關活動的主體以日本共產黨(日共)、日本青年共產同盟(青共)和中央合唱團為主。歌聲運動以共產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為指導思想,“通過和學生運動、工人運動等相結合的形式……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日本全國范圍內取得了空前鼎盛的影響力”[2]。從廣義上來說,凡是將“歌聲”作為一項斗爭武器的工人運動,都屬于“歌聲運動”所指稱的范疇。本文主要以狹義上的“歌聲運動”為主線展開討論。

(二)國外研究

  21世紀以來,隨著日本學界逐漸開始重視對歌聲運動的系統研究,歌聲運動的整體面貌基本可以從日本學界的研究中得以清晰把握。但從筆者搜集到的相關日文文獻來看,日本學界對歌聲運動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音樂學,特別是音樂史等研究領域當中。從這些研究成果來看,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長木城司對歌聲運動的相關研究是目前日本學界所普通認可的較為全面、系統的成果之一。比如長木城司在《戰后的音樂》(《戦後の音楽》,作品社2010年出版)一書中,較為系統地描述了戰后日本的音樂史,旨在將戰后日本的音樂史置于彼時的社會背景之下來研究歌聲運動本身及其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值得說明的是,在長木城司之前,鮮有日本學者在音樂學的視域下具體探討關于歌聲運動的有關問題。本文認為,其原因主要在于歌聲運動的參與者大多都不是音樂界人士,這使得許多學者并不認為歌聲運動屬于音樂學的研究范疇。

  同時,有意思的是,雖然近年也有如河西秀哉、三輪純永等日本學者從歷史學、社會學、思想史等研究視域出發研究歌聲運動,但不知是否是受日本官方意識形態的影響,這些學者在面對“歌聲運動是否屬于工人階級運動范疇”的問題時,基本持曖昧不清的態度立場。這或是因為受“冷戰”格局下意識形態對峙的影響,戰后至80年代后期,有關工人階級運動的研究在日本學界曾是一個不可輕易觸及的敏感領域。所以從日本學界來看,對歌聲運動這一命題的研究也不是很完善。因此,這當中尚有豐富的命題和史料值得人們去挖掘、探索。

(三)國內研究

  20世紀60年代前后,受中日兩國民間文化交流日趨深入的影響,新華通訊社等對歌聲運動(狹義上的歌聲運動)曾有過相關報道。1956年,日本著名音樂評論家山根銀二應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的邀請訪華,在北京作報告時,他詳細介紹了當時正在日本民間廣泛開展的歌聲運動,并稱歌聲運動是“人民歌唱著自己心里愿望的運動”[3]。隨著這一時期中日兩國關系有所回暖,以及民間文化交流的進一步深化,歌聲運動的開展情況亦通過報刊、廣播或口述等更多元的形式逐漸傳至國內坊間。

  比如,在1961年日本合唱團訪華期間,《人民音樂》刊登了訪華日本合唱團團長、日本中央合唱團副指揮井上賴豐的文章《歌聲運動在斗爭中發展》,指出:“日本歌聲運動的擴大和發展,正像中國的人民公社一樣,是出發于人民本身的要求。”[4]此外,在1961年至1966年期間,《人民音樂》陸續刊登或轉載了張十方、張鑑、嚴良堃、北條哲、野村三吉等國內外音樂工作者對歌聲運動的相關介紹。但令人略感遺憾的是,這些文章主要是以通訊或紀要的形式出現的。截至目前,尚未有國內學者關注歌聲運動的有關問題。由于歌聲運動歷史跨度長,情況錯綜復雜,且中國學界尚無對該命題的系統研究,有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梳理。因此,本文僅就歌聲運動的基本情況加以介紹和分析。

二、歷史語境:戰時與戰后的社會歷史條件

  任何概念,如果不將其置于特定的歷史語境中去討論,都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當要討論某個具體命題時,首先要討論該命題出場時所處的歷史背景。也就是說,要討論歌聲運動,就必須先要描述歌聲運動興起時的社會歷史條件,并進一步探討其社會歷史條件同運動興起之間所存在的因果關聯。

(一)“歌聲”和“工人”的初步結合

  雖然歌聲運動正式出場于二戰結束以后,但通過實際考察,卻可以發現日本在戰前就已開始醞釀歌聲運動形成所需的社會歷史條件。具體來說,20世紀30年代,隨著日本大眾化、資本主義化的進一步推進,面對勞動者改善工作環境的強烈要求,為緩解勞資雙方的矛盾,資本家也開始尋求更具懷柔性的經營方針。因此,“西方的娛樂運動也隨之受到重視,被移植到了日本”[5]。受資方這一經營方針的改變,在民間企業、工廠內部也相繼開始設置象征改善勞動者工作環境的“職場合唱團”等具有娛樂性質的文化組織。

  在這一時期,由于受日本右翼分子軍國主義的影響,日本逐漸陷入了戰爭的泥潭。日本國內相對穩定的政治條件以及太平洋戰爭、侵華戰爭對軍備生產的需求,在某種程度上極大地提升了日本的工業產能,日本人民在當時也表現出了極高的工作效率。但伴隨長期以來處于戰爭環境中的緊張感以及高強度的工作,日本人民特別是工農群體開始表現出了對戰爭的極大厭惡。日本政府為抑制人民的不滿,在這一時期開展了一系列的“厚生運動”③。在厚生運動中,有一個組織發揮著重要的職能,即“大日本產業報國會”(以下簡稱“產報”)。所謂產報,是指“1940年11月2日建立的由內務省和厚生省直接掌握控制的勞工組織”[6](P16)。

  一方面,日本當局為推行“只有產報,沒有工會”的政策,一切工會運動在這一時期都遭受到了殘酷的鎮壓;另一方面,產報也積極承擔著向勞動者提供文娛服務的職能。例如,定期舉辦面向工人的勞動者音樂大會、合唱講習會、音樂巡回指導會等活動。盡管二戰結束之后,上述活動便不復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通過這種形式,在這一時期實現了“音樂”與“工人”的初步結合。日本工人階級在職場合唱團、勞動者音樂大會等組織活動中積累起了大量圍繞音樂開展集體組織性活動的經驗,這些都為后來歌聲運動的開展提供了豐碩的土壤。

(二)黨的攻勢、工人運動和文化運動的結合

  二戰期間,日本的工人群眾被納入戰時體制統一管理。在“大日本產業報國會”等仿納粹的官辦勞工組織的統一管制下,工人對自身權利的追求無從談起。因此,在1945年日本戰敗之后,壓抑許久的工人運動便迅速高漲起來。這導致日本國內的階級矛盾異常尖銳。盟軍司令部在對日本實施軍事占領的過程中,為形成對日本的事實統治,也為爭取一般民眾支持,對日本軍政、社會民生等各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造計劃。其中,盟軍司令部在1945年10月頒布的“五大改造指令”中,就包含了鼓勵建立工會的指令。在戰前遭受殘酷鎮壓的工會組織紛紛復蘇,實現了在戰后的重建。

  日本工會組織在這一時期迅速發展壯大。從參加工會的會員人數來看,從1945至1946年,工會會員從38萬人增至375萬人;從工會組織率來看,1945年,工會組織率為3.2%,1946年上升到40%,1948年增至55.8%[7]。同時,在工人運動方面形成了以日本共產黨領導的“全日本產業別勞動組合會議”(簡稱“產別會議”)④、社會黨領導的“日本勞動組合總同盟”(簡稱“總同盟”)⑤、各工會臨時聯合成立的“全國勞動組合聯絡協議會”(簡稱“全勞聯”)⑥三大工會為主體的斗爭。

  日本戰敗后,由于右翼勢力受到清算,共產主義活動開始解禁。于戰前創立、在戰時慘遭血腥鎮壓的一大左翼勢力——日本共產黨,在此時也重新合法化。1945年12月1日召開的日共四大標志著日共的重建。左翼政黨中的另一大勢力——社會黨也開始積極活動,甚至在議會選舉中獲得重大勝利,片山內閣政府一度執政⑦。由日共領導的“產別會議”與社會黨領導的“總同盟”高層經商榷后,在1947年2月1日發動了“二一總罷工”,其境況空前激烈,一度形成了對社會主義陣營極為有利的局面。這是日本在二戰后以日共、社會黨等左翼力量為主導發起的最大規模的工人運動,動員了全國包括公共部門和民間企業工廠在內的總數達數百萬以上的工人。日本資本主義工業體系在工人運動的浪潮下幾近癱瘓,資方已無力抵抗工人階級的逼迫,如渡邊雅男等部分日本學者將這一時期譽為“日本的紅色時代”。甚至于在這樣的歷史演繹中,日共與社會黨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聯合執政,建立東亞首個社會主義政權國家。后來歌聲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日本左翼音樂家箕作秋吉所創作的《連接世界的花之輪》⑧,一度被譽為可能成為“社會主義新日本”的國歌。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戰后初期相對自由的政治文化氛圍、“紅色日本”時期此起彼伏的工人運動等,都為歌聲運動的醞釀和興起準備了極好的環境。但由于盟軍司令部的干涉和右翼勢力的復蘇,“二一總罷工”被迫停止,此后幾次的大型工運也都遭受無情鎮壓。加上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的矛盾進一步尖銳化。在盟軍司令部的主導下,日本國內開始了“赤色整肅”⑨。日本由“紅色日本”進入到“白色日本”,日共遭受取締,相關活動轉為地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日共在這一時期提出了一系列如“強化工人職場文化”等文化政策方針,產別會議等由左翼政黨主導的工會為在最大程度上動員廣大工人群眾而在工會內設置文化部門等措施,都已初步顯示出這一時期工人運動的組織者將“工會文化運動與民主主義文化運動相結合的傾向性”[8](P85)。

三、構成因子:歌聲運動在歷史嬗變中的諸要素

  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中觀察歌聲運動,其所蘊含的社會歷史意義就會被激活、復述。通過上文對日本戰前與戰后的社會歷史背景所展開的討論,基本可以明晰二戰前后日本的社會歷史背景與歌聲運動萌芽、形成直至興起之間存在著深厚的淵源關系。為進一步討論歌聲運動背后的社會歷史意義,還需要闡述歌聲運動在歷史嬗變過程中的諸要素。

(一)文聯、無產階級文藝運動和關鑑子

  受當時相對自由的文化氛圍的影響,主要由馬克思主義者和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參加的民主主義文化團體相繼成立。同一時期,復興于戰后的新日本文學會、日本現代音樂協會等民主主義團體也相繼聯合。1946年2月27日,擁有3萬會員的民主主義文化聯盟(簡稱“文聯”)成立。文聯在文學、電影、話劇、音樂等領域中組織建立起了林林總總的文化組織,這些文化組織的存在為這一時期的工人文化運動提供了極大的指導,相當于“構建起了一個知識分子和勞動者之間互相協同、學習的工人文化運動”[9]。

  關鑑子

  后來被譽為歌聲運動指導者的關鑑子也參與了此時文聯的工作,并在文聯的音樂部門中擔任音樂指揮。1921年,關鑑子畢業于東京音樂學校聲樂課專業,1926年同左翼運動革命家、共產黨員小野宮吉結婚,開始投身無產階級文藝運動。這一時期,關鑑子開始“接觸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恩格斯著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關于共產主義的諸多古典文獻”[10]。1929年,無產階級音樂家聯盟(PM)成立,關鑑子作為無產階級音樂家聯盟的核心成員活躍在全國各地的無產階級文藝運動中[11](P38-41)。但在20世紀30年代,由于受到右翼勢力的彈壓,無產階級音樂家聯盟被迫解散,關鑑子也隨之階段性地淡出了無產階級運動的視野中。

  直至日本戰敗后,關鑑子才又一次投身到了無產階級運動當中。1946年5月,在日本第17屆中央勞動節⑩上,產別會議等左翼工會策劃了在東京宮城(即日本天皇的住所)前的廣場召開面向工農群眾的勞動集會,關鑑子受在日共負責文化工作的藏原惟人的邀請,擔任《赤旗歌》《國際歌》兩首合唱曲目的指揮。因緣際會,關鑑子也由此同后來的歌聲運動產生了關聯,而后作為歌聲運動的領導者活躍于日本工人運動之中。

(二)日共、青共和中央合唱團

  日本共產黨自1922年7月15日成立以來,作為日本左翼政黨的代表,一直未曾變更黨名。通過透視日共的活動史,基本可以清晰地捕捉到日本工人運動史的行動軌跡。正如上文所說的,受日共文化政策的影響,在戰后的日本工人運動中已出現將“歌聲”同“斗爭”結合在一起的傾向性。而作為日共的下屬機構、曾于戰時被迫解散的日本共產青年同盟(共青),在戰后實現重建,并更名為日本青年共產同盟(青共)。1946年2月3日,青共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根據日共文化政策的指導,青共在文化工作上也提出了許多如組建合唱隊等具有建設性的想法,并開始在全國各地募集具有音樂才能的共產主義青年。

  1947年12月,日本青共中央合唱隊的成立被視為是歌聲運動開始的標志;1948年2月10日,青共中央合唱隊出演青共成立2周年紀念集會,并更名為青共中央合唱團;同年7月12日,具有青共干部學校性質的中央音樂學院成立,由此青共中央合唱團的規模及其影響力愈發擴大,青共中央合唱團也被視為歌聲運動開展的主體。此后,青共中央合唱團開始在大阪、京都、神戶、奈良、名古屋等關西中部地區的城市公演。青共中央合唱團還向各地派遣了負責指導工作的專職人員,在各地的主要城市設立京都向日葵合唱團、關西合唱團(大阪)、神戶青年合唱團、名古屋青年合唱團等具有青共中央合唱團分團性質的合唱團體。從青共中央合唱團的這一系列活動中,可以看出歌聲運動的影響力已開始向全國范圍輻射[12]。

  1949年,由于日本青共改稱為民主青年團(民青),青共中央合唱團的團名也變更為民主青年團中央合唱團。隨后,朝鮮戰爭爆發,盟軍司令部下達指令要求暴力鎮壓日共及其支持者。民主青年團中央合唱團為能繼續活動,于1951年決定脫離民青實現獨立運作,改稱為中央合唱團,并一直沿用至今。但實際上中央合唱團與日共之間的聯系卻未曾切斷,在盟軍司令部撤出日本后,日共再度重建,中央合唱團也始終活躍在日共的各項文化活動中。

(三)歌聲運動的開展、高漲和持續

  20世紀50年代,伴隨著日本中央合唱團在各地公演活動中的宣傳,參與歌聲運動的民間合唱團體愈來愈多。日本中央合唱團在歌聲運動中,向各地派遣團員指導工人合唱團體的行動,也是歌聲運動影響力持續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從另外一個視角探究可以發現,歌聲運動在深入開展的過程中實現了與同時期高漲的工人運動之間的緊密結合,又可以說是由于日本中央合唱團同日共之間的深刻因緣,使得歌聲運動同各大工人運動中的革命家、活動家也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歌聲運動中流傳開的勞動歌曲,也常常在各大工人運動中被廣為傳唱,極大發揮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歌聲運動的影響力達到歷史鼎盛期。關鑑子在這時候成為中央合唱團實際上的領導者,也是從這時起,關鑑子踏上了探索歌聲運動的實踐漫途。1952年,舉辦日本首屆“歌聲運動盛典”的倡議由關鑑子提出,獲中央合唱團通過,其主要參與者是由全國各地的工人合唱團體構成的;1954年,參與“歌聲運動盛典”的人數規模已達3萬余人。在1954年3月的第五福龍丸事件(11)等事件后,名為“脫原發”(12)的反核工人斗爭運動迅速高漲,歌聲運動在反核斗爭運動的過程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例如,《絕不允許原子彈爆炸》(淺田石二作詞,木下航二作曲)便是在斗爭運動中創作的歌曲,亦是歌聲運動中最著名的曲目之一。1955年2月13日,作為指導歌聲運動的常設機關“日本歌聲運動執行委員會”成立,經機關代表大會表決,決定由關鑑子擔任執行委員長一職。

  “到了1955年,報紙等一般媒體出現大量關于歌聲運動的報道。僅從這點來看,證明歌聲運動業已成為一股大型媒體亦不能忽視的勢力。”[5]1955年2月至9月,關鑑子作為歌聲運動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出席了主要由中國、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等社會主義國家和奧地利、芬蘭等中立國及各國左派青年團體參加的華沙世界青年學生節(13)。隨著歌聲運動的持續開展,歌聲運動及其領導者關鑑子還受到了蘇聯方面的極大關注,蘇聯官方甚至還給予了關鑑子極高評價和贊譽。1955年12月9日,關鑑子受邀前往蘇聯莫斯科受頒“斯大林和平獎”(14)。1958年,日本右翼勢力岸信介內閣為強化日美軍事同盟關系,欲同美國談判修改《日美安保條約》。1959年,日本第八屆“歌聲運動”盛典成功舉辦。在盛典上,歌聲運動執行委員會提出的“歌聲是和平的力量”“高唱和平的歌聲,反對準備戰爭的‘安全條約’體制”“把低聲細語,化作大聲疾呼”等成了歌聲運動在“反修約”斗爭中最為嘹亮高昂的三句口號。1959年至1960年,日本人民為反對修改《日美安保條約》,全國共爆發了23次工人運動,岸信介內閣被迫下臺。

  斯大林和平獎

四、結論

  從歌聲運動的生成理路來看,歌聲運動作為日本工人運動史上特殊的文藝運動形態,是諸多歷史因素合力的產物。活躍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無產階級音樂家聯盟將“歌聲”帶向了工人階級;發生于戰時的日本厚生運動為日本工人階級提供了“歌聲”的浸染,從而實現了“歌聲”與“工人”的初步結合;而戰后蓬勃高漲的工人運動,以及日共、日本產別會議等左翼政治團體文化政策的影響,為歌聲運動的誕生提供了助燃劑。戰前無產階級音樂家聯盟運動和戰時厚生運動帶來的歷史根源力、盟軍司令部強勢干涉的外部沖擊力以及在戰后此起彼伏的“工運”“農運”“學運”下逐漸激化的勞資矛盾而催生的現實生成力,共同交織為歌聲運動成型的三重動力。

  從國際工人運動的研究范式來看,在歌聲運動中或有兩個問題尚值得討論,其一是歌聲運動的歷史階段劃分問題,其二是歌聲運動能否被納入工人階級運動史的范疇中研究的問題。

(一)歌聲運動的歷史階段劃分問題

  如何將歌聲運動的發展史分階段進行討論,是研究者需要深入探究的核心問題之一。縱觀歌聲運動的歷史,或可根據歌聲運動在不同時期的主體轉向,初步將歌聲運動的發展史劃分為三個階段。

  歌聲運動的第一階段,可稱作是歌聲運動的醞釀階段。1945年日本戰敗后,以重建的日共、青共等政治團體為主體開展了一系列帶有強烈共產主義運動色彩的政治文化工作,歌聲運動的雛形藉此形成。亦可將其視為歌聲運動的第一階段。

  歌聲運動的第二階段,即于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期間日益高漲的歌聲運動的進行期、活躍期。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日共在日本國內再遭取締,大批的日本共產黨人或被開除公職或慘遭迫害,德田球一等日共領導人出逃北京,日共黨內政治活動不得不轉為地下進行。日本中央合唱團也由此不得不在名義上脫離了民青而獨立運作。但是,由關鑑子指導的歌聲運動的影響力卻在這一階段走向歷史峰值。因此,關鑑子指導的、以日本中央合唱團為主體開展的歌聲運動,可視作是歌聲運動的第二階段。

  歌聲運動的第三階段,即廣義上的歌聲運動的階段,是以日本工人為主體自主發起社會運動的階段。較之前兩個階段,在如何準確劃分歌聲運動的第三階段的問題上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如上文所述,凡是將“歌聲”作為斗爭武器運用到工人運動中的,都可視作是廣義的歌聲運動范疇。本文認為,這當中有兩方面的問題是把握第三階段——廣義上的歌聲運動需要仔細考量的。第一,“歌聲”在日本工人運動史中是否作為一項斗爭武器發揮了作用的問題;第二,在歌聲運動(狹義上的歌聲運動)進行期間,誕生了諸如《聽著,萬國的勞動者》《同志決不會倒下》[13](P171)等紅色歌曲,是否給予了日本工人團結力量的問題。也就是說,日本工人運動在多大程度上將“歌聲”作為一項武器并運用到其斗爭中,是決定能否準確把握廣義上的歌聲運動范疇的關鍵所在。

  通過對上述兩方面問題的梳理,本文認為,“歌聲”作為一項特殊的斗爭武器,在日本工人運動發展史中對工人階級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因此,即使是受關鑑子逝世、20世紀70年代后日本大眾運動進入低潮期等因素的影響,以中央合唱團為主體的歌聲運動已隨之消沉,但廣義上的歌聲運動從未消失。直至21世紀,盡管日本工人運動的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日本工人團體在捍衛自身權益開展工人運動時,仍常以高歌來訴說自身權益。因此,從這個維度上來說,亦可將廣義上的歌聲運動視作是第三階段的歌聲運動。

(二)歌聲運動能否被納入工人階級運動史的范疇中研究的問題

  本文嘗試將歌聲運動置于一個新的視域中研究,也就是將歌聲運動納入工人階級運動的范疇中展開研究。因此,歌聲運動是否能夠被納入到工人階級運動史的范疇中去進行研究,同樣是本文想要厘清的重要問題。

  日本學界對歌聲運動的研究在上文已有所歸納。最近幾年,日本神戶女子大學副教授河西秀哉嘗試在社會運動史的視閾中對歌聲運動開展研究。一方面,河西秀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歌聲運動背后所蘊含的社會性和政治性。另一方面,他卻又極力否定歌聲運動特別是1950年后的歌聲運動同日本共產黨之間的關聯性。在撰寫本文的過程中,筆者亦同日本方面的專家學者有過一定程度的交流,但他們或認為“中央合唱團在1951年脫離民青并實現獨立發展之后,中央合唱團便切斷了同日共的聯系”,又或是認為“日共在朝鮮戰爭后和中央合唱團、歌聲運動便沒有太大關聯”。可以看出,河西秀哉的立場觀點基本也就是日本學界對歌聲運動研究有所涉獵的日本學者所持有的立場觀點。日本學術界對于歌聲運動是否歸屬工人階級運動范疇的問題,普遍給出了否定的回答。本文對此不敢茍同。

  對于這一問題,作為歌聲運動在深入開展過程中的核心載體——日本中央合唱團的核心成員可以說是歌聲運動的領軍、靈魂人物。若從這些核心成員的身份分析出發,或可得出一些判斷。例如,歌聲運動委員會委員長關鑑子在戰前受其愛人小野宮吉的影響,作為無產階級音樂家同盟的核心成員之一長期活躍于無產階級運動中。而小野宮吉在戰時從事日共地下活動的過程中,受日本戰時治安維持法檢舉迫害,于1932年3月鋃鐺入獄,1932年10月因為肺疾嚴重獲保釋,之后不久就因肺結核病重逝世。雖然日本學界對關鑑子的政治身份未有介紹,但從關鑑子早年間在無產階級音樂家同盟中的活動情況及后來獲“斯大林和平獎”等事實來看,已難否定關鑑子同日共之間的微妙聯系。

  且1973年5月2日關鑑子逝世后,日共的機關黨報——《赤旗報》于翌日即刊發了一則訃告,介紹并強調了作為日本共產黨員的音樂家關鑑子的生平概要,并在訃告中稱關鑑子“在日本的歌聲運動中,只要健康允許,她就拿著指揮棒,作為祈愿和平的音樂家而活躍著,在戰前和戰后,她始終支持和協助著日本共產黨”[10]。

  再從中央合唱團其他主要成員的身份來看,其中不乏共產黨員,甚至有許多像須藤五郎(作曲家、指揮家、原日本共產黨參議院議員)、相馬公信(作曲家、原日本共產黨夕張市委員會委員長)等日共的中層干部。

  綜上,本文認為將歌聲運動納入工人運動的范疇展開研究是可行的,亦是有必要的。

  歌聲運動作為一個在中國學術界尚未被系統介紹過的新命題,其史料豐富,時間跨度長,牽涉的歷史事件也十分復雜。加上國內對日本方面文獻搜集的困難性,因此本文對歌聲運動的研究僅是一種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要進一步揭開歌聲運動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面目,尚需作出進一步的努力。

  注釋:

  ①指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McArthur)在軍事占領日本期間,為執行美國“單獨占領日本”的政策,在東京設置的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盟軍最高司令部。其英譯名為General Headquarters,因此在日本通常被簡稱為GHQ。

  ②在1961年《人民音樂》第11期上刊發的井上賴豐《歌聲與斗爭同在 日本歌詠運動中的音樂創作》一文中,對“歌聲運動”有過介紹。當時負責翻譯的譯者瞿麥將這一運動譯為“歌詠運動”。但筆者通過考察日譯文“うたごえ運動”的語義指稱,認為“歌聲運動”的譯法或更符合這一運動的原初語境。因此,本文將統一使用“歌聲運動”的提法。

  ③“厚生運動”在中文語境中具有“娛樂運動”的語義,原指英文“Recreation movement”,明治維新時日本官方將其日本化,最終形成了“厚生運動”一詞。本文中的厚生運動是指以厚生省為主導的改革運動,旨在增進社會福利和改善民生,是一種戰時體制下具有懷柔性質的政府主導性運動。

  ④全日本產業別勞動會議成立于1946年8月,當時會員數約163萬。

  ⑤日本勞動組合總同盟成立于1946年8月,當時會員數約83萬。

  ⑥全國勞動組合聯絡委員會成立于1947年1月,其核心力量由“產別會議”和“總同盟”構成。

  ⑦片山內閣于1947年5月24日-1948年3月10日期間執政。

  ⑧日譯名為《世界をつなげ花の輪に》,是彼時在日本勞動者中廣為流傳的名曲。

  ⑨“赤色整肅”亦稱“紅色整肅”,是指由于朝鮮戰爭的爆發,駐日美占領軍總司令官麥克阿瑟需盡快趕赴朝鮮戰場,為防止日共在日本國內策應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勢力,鎮壓、迫害日共及其支持者的活動。

  ⑩中央勞動節在日本戰時曾一度被取締,第17屆中央勞動節亦是日本在戰后重啟的首屆勞動節。

  (11)第五福龍丸事件是指日本一艘名為第五福龍丸的遠洋漁船因受到1954年3月1日美國在比基尼島試爆氫彈所產生的高能輻射而導致船員死亡的事件。

  (12)日譯名為“脫原発”,意指廢止原子力發電所,構建不依賴于核能的電力供給體制。

  (13)世界青年學生節是由世界民主青年聯盟和國際學生聯盟不定期舉辦的盛典活動。與奧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體育盛典相比,世界青年學生節采取體育、藝術、政治等更多元化的形式進行,娛樂性較低,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意義。第一屆世界青年學生節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舉辦,之后也多由社會主義國家或在“冷戰”格局下持中立立場的國家承辦(如奧地利、芬蘭等)。因此,世界青年學生節也被稱作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大運會”。

  (14)蘇聯設置斯大林和平獎的用意在于對抗以諾貝爾和平獎為代表的“帝國主義意識形態”,后改為列寧國際和平獎。曾任中共第9、10、11屆中央委員以及第2、3、5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郭沫若先生曾于1952年在莫斯科受頒此獎。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烏克蘭逃兵
  9.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高潮A级按摩中文片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高清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一级网址 | 伊人成国产中国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