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3
全球資本主義危機愈來愈嚴重,世界各地人民反抗資本主義的斗爭也愈演愈烈。好萊塢電影也要應景一下……好萊塢電影《In Time》(中譯名:《潛逃時空》、《時間規劃局》)上映時適逢“占領華爾街”運動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不是在為“占領”運動打氣,也至少是應景之作吧。
很多人可能想去看帥哥美女,也有的人可能要看動作片結果發現被騙。這部電影沒什么“驚世駭俗”,也不會成為經典,但是唯一的看點就是,這部電影響應了全世界人民聲討資本主義的呼喚,用虛構的未來世界去批判當前的現實社會體制。
《In Time》的編劇兼導演安德魯.尼科爾(Andrew Niccol),曾經編導過一部批判“基因決定命運”的科幻片《千鈞一發》(Gattaca,1997年),也是隱喻媒體操縱甚至“預言”真人秀迷惑電視觀眾的《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1998年)之編劇。尼科爾在這之前最后編導的電影作品是批判軍事工業的《軍事之王》(Lord of War,2005年)。比起之前的編導電影,尼科爾在《In Time》中顯然有點眼高手低,沒有將一個批判資本主義的電影題材發揮得淋漓盡致,可能片商只是要應美國人民聲討金融霸權之景而排出來賺錢的電影而已。
《In Time》的劇情設定在一個時間變成貨幣的反烏托邦未來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少數富人集中了大量的財富—時間,而窮人卻是在25歲后就要忍受著過一天是一天的生活,被迫不斷工作來換取延長壽命。這是一個時間資本主義的“未來世界”,聽起來極其荒謬而且不合邏輯。但是,我們當下現實中資本主義支配著的世界,可不是更荒謬嗎?
話說主角威爾(賈斯汀.提姆布萊克Justine Timberlake飾)是個生活在貧民窟的窮小子,一天巧遇一名擁有超過1世紀壽命的富人,那個人告訴威爾一個天大的秘密,時間(財富)是足夠給所有人的;但是富人卻累積時間去讓自己長生不死,代價就是增加物價去奪走窮人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變成貨幣的虛構“未來世界”中,為了讓少數富人得到永生,大多數的窮人必須早點死。換作是現實的當今世界,為了讓少數富豪過著奢華的生活,大多數的窮人必須活得更糟。
電影中的“新格林尼治”(New Greenwich),相等于當今世界各國大城市中的金融區。在電影的最后,電腦熒幕上顯示著一個接一個富人區淪陷,是不是在隱喻著“占領華爾街”擴散到多個城市呢?
基利安.墨菲(Cilian Murphy)在電影中飾演的時間看管員里昂(Leon),是個盡忠職守的執法人員,他所維護的是一個時間資本主與霸權體制下的慘無人道法治。電影的里昂曾經也是來自貧民窟的窮人,后來他成功擺脫了貧困,但是他卻不想其他人也像他一樣,所以他要誓死捍衛那個確保階級之間的“平衡”不會被破壞的建制。活在資本主義金字塔頂端的人是自私自利的,就算是“慈善家”也是出于贖罪的自私心態才“行善”,所以不會領悟分享的真正意義。(這個人物最后當然是莫名其妙地“殉職”了!鼓掌歡呼。)
竊取已經被偷竊得來的東西算是偷竊嗎?搶劫銀行的劫匪所犯下的罪行比得上擁有銀行的罪行嗎?這不是鼓吹盜竊的聲明,但是卻揭露了今天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誕:支配當今社會的權力掌控在一批靠竊取普羅大眾血汗去致富的匪黨手上!電影主角威爾跟他在富人區遇上的富豪女兒西維亞(阿曼達•西耶弗里德Amanda Seyfried飾演)聯手搶劫時間銀行,然后將時間分發給時間不夠用的窮人們,如同俠盜羅賓漢。只不過,羅賓漢劫富濟貧的做法,并沒有徹底顛覆當前的資本主義建制,或許擾亂了資本主義秩序,終究還是小打小鬧,談不上什么革命。
男女主角的劫富濟貧,怎么說還是好過那批搶劫窮人的流氓—“一分鐘人”(Minutemen,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招之即來的民兵也叫Minutemen)。這些流氓會黨是階級剝削體制下的副產品,他們是這個建制秩序的一部分,只要不搶劫富人、不沖擊建制,他們不會被執法單位殲滅的。虛構的電影情節是如此,真實的社會也何嘗不是這樣?
要完全搗毀資本主義建制與秩序,不是靠搶劫幾家銀行或打砸搶燒去完成的……我們需要的不是羅賓漢,也不是什么英雄,還是人民群眾的革命運動。事實上,世界各地人民的抗爭不斷,沖擊著全球資本主義,也在找尋著一個真正屬于人民的替代選擇。
《In Time》還是值得一看的電影。好萊塢電影,是美國資本主義文化霸權的精華體現,是資本主義建制的一部分。但是還是有些電影人運用建制下的媒介去發出反建制的聲音。資本主義就是那么犯賤的制度,任何事物只要能夠產生盈利賺錢都不會放過,就算是生產吊死人的繩索,哪怕是要吊死資本家自己,資本家還是要生產出來賺錢。誠如肥仔導演麥可.摩爾所言,希望有更多電影人可以利用建制“之便”,變成吊死資本家自己的繩索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