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錦獻給誰?
《壯錦獻給毛主席》,是我們廣西各族人民少有的由衷地感到自豪的歌,也是曾經唱響了中華大地的歌,被昨晚央視七一晚會輕易地改掉了。這首歌,誰要是唱錯了一個字,我們都知道。畢竟它印證著一個歷史,而且還是正在進行中的歷史,黨的斗爭事業遠遠沒有結束,正號召繼往開來的時候,他們卻將這首具有歷史意義歌曲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改掉了。難道他們沒有認真想過?他們究竟為什么要改掉?
這首歌被改得比較徹底,連歌名都改成了《壯家歌兒獻給黨》,好象是說只是請黨聽壯家歌,那壯錦雖然說是送上北京,但究竟要獻給誰?也就不那么明確了。昨晚上他們是這么改唱的:“美麗的壯錦送到北京去,獻上我們壯族兒女一片心。美麗的壯錦快快送到北京去!”此歌的原詞是“壯族人民”,被改成為“壯族兒女”。為什么要這樣修改呢?也許是由于現實問題讓修改者動了真情,高考已畢,有門路的兒女們早該到北京送禮了,因此必須快快到北京送禮,“獻壯錦”只不過是形容。雖然這只是猜測,只因當今社會畢竟常有此事發生。況且壯錦送到北京,而如今的北京可不全是信仰共產主義與黨志同道合的人,還駐有那美國與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大使館的外交家們,他們也不僅是把外交當成主業,而是明里暗里對中國的政局施加影響。從理論到實際來說,仍有“壯錦獻給誰”的問題。
而我強烈反對擅改此歌的意見主要是,將我們廣西向壯嚴偉大的九十華誕獻禮節目,如此簡單隨意地用一首重要的歌曲胡改亂改,水平低下,不倫不類,真的丟了我們廣西人的臉。且聽他們后面唱道:“織上壯鄉好風光,快快送到北京去!快快送到北京去!黨把幸福灑下來,歌海花鄉迎春雨。今日壯鄉換新貌,幸福生活譜新曲。織上壯鄉一片心,快快送到北京去。金絲銀絲長又長,飛梭走線情意長。擂起銅鼓唱起歌,錦繡前程更壯麗。”總之是一片和諧,馬到成功。與原歌詞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掩蓋矛盾,否認斗爭,這與以記念黨的九十誕辰為契機,弘揚共產主義理想顯然是的太不諧調了。
再讓我們聽聽《壯錦獻給毛主席》原詞:“美麗的壯錦獻給毛主席,獻上我們壯族人民的一片心意。織上壯家心里話,獻給領袖毛主席!金絲銀絲情意長,邊韁北京連一起,紅心向著天安門,壯人永跟毛主席!”這才是真正的共黨員的心聲,更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心聲!
(《壯錦獻給毛主席》原聲地址:http://www.szhgh.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80&extra=page%3D1)
“與時俱進”的改歌詞,曾經就遇到不少尷尬。《我們走到大路上》這首豪邁的進行曲,改革初期就被改成“共產黨領導革命隊伍”,看起來并沒有什么太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沒過多久,當改革開放的真實意圖明朗化之后,在一個大型群眾演唱會上,一個合唱團雄壯地唱回“毛主席領導革命隊伍”,竟引起了全場暴風雨般的掌聲,說明了人民的向往,希望用毛澤東思想領導共產黨!在昨晚的晚會上,按“壯錦獻給誰”的詞改家的理由,這首《我們走在大路上》的歌詞更應該改。但是我們高興地聽到了“毛主席領導革命隊伍”!這也說明在統一的“唱紅”行動中,并沒有思想上的統一。這是正常的,符合客觀規律。正如毛主席在《矛盾論》中說過的那樣:
“在人類歷史中,存在著階級的對抗,這是矛盾斗爭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無論在奴隸社會也好,封建社會也好,資本主義社會也好,互相矛盾著的兩階級,長期地并存于一個社會中,它們互相斗爭著,但要待兩階級的矛盾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的時候,雙方才取外部對抗的形式,發展為革命。”
附:帶字幕的兩個版本
壯錦獻給毛主席
壯家歌兒獻給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