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兩首寫秋天的詞
銀蛇蠟象改寫
在毛主席的詩詞里,秋天,表達一種責任和使命,彰顯一種理想和追求。
1925年毛澤東作了《沁園春 長沙 》: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一九二五年秋,湖南省長再次通緝毛澤東。據史家考證,這首詞大概是毛澤東離開長沙去廣州時所作。當年初孫中山在北平病逝,各勢力競相登臺,“萬類霜天競自由”,全國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遍地哀鴻遍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向世間發出了最富有主人翁意識的吶喊,顯示了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思想 ,同時也表達了中國人民問鼎九州的雄心壯志。
在毛主席的詩詞里,秋天,又表達了一種對人生和時代的感悟。
《 采桑子 重陽》作于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重陽即陰歷九月初九,傳統上文人登高賦詩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陽是十月十一日。據史料記載,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閩西龍巖召開了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被批評搞“家長制”,未被選為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隨即離開部隊,到上杭指導地方工作,差點死于瘧(nue)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澤東才在上海中央(當時由周恩來主持)“九月來信”的支持下恢復職務。這首詞反映了毛澤東病中的心情,由時令更替,“歲歲重陽”,體會到人生苦短,進而發出“人生易老”的感嘆。
這首詞是一首詠菊詞,突出寫菊,寫菊花那種頑強旺盛的生命力,百折不撓,死里逃生,突出一個“生”字。“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生機勃勃。人生易老,一歲一枯榮,但是歷史不老,人民不老,革命不老,“戰地黃花分外香”,點明寫菊花,贊美蕩污滌垢的人民革命戰爭。秋天并不頹敗,秋風展示他摧枯拉朽的生命力。“不是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在詞人眼里,黃色的菊花此時最生機盎然。千里萬里,天地間充滿了迎風搖曳的金黃燦爛的霜花。寓意星火燎原,人民革命的花朵終將開遍天涯!是“咱們革命力量大發展”的形象生動的寫照。表現了詞作者昂揚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毛主席用他的神筆賦予了秋天無窮的神韻,秋天也為毛主席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使他創作了不同凡響的絕世名篇。我們不僅為毛主席的詩詞喝彩,更為毛主席詩詞中多姿多彩的秋天陶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