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經典
循著一幅海報的指引,參加了張教授主持的文學院關于紅色經典《紅燈記》改編的討論會。我是為《紅燈記》而去的,會上發言的都是教授或是在讀的博士碩士,我只是想聽聽。最后張教授要我發言,我也就即興講了幾句,大意如下?! ?/p>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文化,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革命斗志,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發揮了巨大作用,紅色文化發展到社會主義時期,就有了足以流傳百代的紅色經典——樣板戲?! ?/p>
樣板戲是歌頌為民族的正義斗爭而獻身的革命英雄的,樣板戲張揚著人民的力量,張揚著一種奮斗、前進、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張揚著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必勝的信念。樣板戲鼓舞過全中國人民,我感受過樣板戲巨大的藝術魅力?! ?/p>
樣板戲里英雄形象,一個個頂天立地,都是為人民、為民族的解放事業而英勇奮斗的英雄好漢,都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者。樣板戲經電影藝術家搬上銀幕,由此家喻戶曉。那個年代的中國京劇,確實為中國人民服務了一回,展示了中國京劇的壯麗風采?! ?/p>
粉碎四人幫之后,就有人貶低樣板戲,不相信李玉和、楊子榮、方海珍那樣的英雄人物,說他們是沒有愛情的高大全,一個個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鰥夫寡婦?! ?/p>
讀過那些貶低樣板戲的文章,就認為那些文人靈魂丑陋和對中國革命無知,也不理他們為什么不相信那些為民族的解放事業而拋頭顱灑熱血勇往直前的英雄人物。也許他們自私狹隘?也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許如汶川地震時棄下學生自己逃生的“跑跑”,根本理解不了那位雙手伏在講桌上護住身下四個學生的譚千秋老師一樣吧。
他們心中的劇目,可能就該是小劇場里隔著玻璃窗的床上戲,或許是大劇場里的隔著矮草低障的荒地野合——看男主角四肢伏地、軀體上下起伏,引起臺下喊叫。當然,我并不反對那些人物特殊環境下的性愛,只要是兩廂情愿,總比那些深宅大院里虛偽的愛情高尚純潔得多。
有的人不但不相信紅色經典中的英雄,連雷鋒也不相信了,懷疑雷鋒日記,懷疑雷鋒做好事的動機,侮辱雷鋒節假日為人民公社撿糞是作秀。這世界的某些人變得越來越骯臟,靈魂被金錢吞噬了,成了金錢的奴才。他們不相信英雄人物,不相信會有人立黨為公,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藝術形象,蒙上了太多的屈辱和塵垢?! ?/p>
那些貶低樣板戲的文人們,好像自己才最懂愛情,人人都必須像他、或是必須像《廢都》里那位程蝶衣,走到哪里淫到哪里才符合人性標準?! ?/p>
革命者誰反對過真正的愛情?誰企圖斷子絕孫?愛情是人類綻放出的純美的生命之花,純潔的以愛為基礎的性愛,是人類靈魂和肉體高尚的愉悅行為。革命者的愛情當然是有條件的,起碼是在雙方相識相知、志同道合的基礎上產生的,性愛之美是在身心自由的前提下發生的?! ?/p>
樣板戲選取的是特定環境下的斗爭生活,是藝術的高度概括,是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樣板戲本就不是演繹婚姻家庭的倫理劇,是有別于《梁?!泛汀读_密歐與朱麗葉》的,是反映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斗爭的。
《奇襲白虎團》中的嚴偉才,并沒有和崔大嫂談情說愛,觀眾照樣覺得他是英雄。——那是根據抗美援朝的真實報道改編的?! ?/p>
樣板戲是革命文藝工作者集體創作的無比優秀的作品。江青領導了京劇革命,對于文藝,江青有真知灼見,要求也精益求精。我們不能因江青被打成反革命,而把眾多藝術家的勞動成果也否定了。江青說地球是圓的,地球也不會方。
況且江青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反革命吧,反革命投奔革命圣地延安不是找死嗎?江青在未被打成反革命之前,也是革命者,是19歲入黨的老革命戰士。江青跟隨毛主席轉戰陜北戰場,是經過了出生入死的考驗的?! ?/p>
樣板戲產生于社會主義時代,是社會主義文化開出的燦爛之花,其鮮明的現實主義內容和高度的藝術水準,是無與倫比的。樣板戲表現出了全人類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最純粹、最高尚的精神情操,是圣母瑪利亞、基督和釋迦穆尼也為之稱頌的,每一位有靈魂的人都會感到她的美的力量。真正的美學家都會被她的美所感動,都被她張揚著的青春生力所征服、所激勵、所鼓舞。中國人民都曾被他征服過,激勵過、鼓舞過。除非你是死亡階級的僵尸,除非你靈魂墮落,除非你是座山雕或是鳩山?! ?/p>
在歷史的長河里,任何人都是匆匆過客,文化經典永存。不必詳知《竇娥冤》的寫作年代,也未必知道關漢卿的戲劇才華,廣大觀眾都會同情竇娥的悲慘遭遇而痛恨黑暗的舊制度。文化經典是屬于整個民族的,是屬于那個時代,而不是屬于哪一個人。人民創造歷史,英雄只是人民的代表。大海干涸,百丈長鯨還能逍遙游嗎?
在濟南的中國京劇藝術節上,看過上海京劇院演出的《成敗蕭何》,是一出很悲壯的戲,演員的演出精彩絕倫??蔁o論演員唱什么都喝彩,韓信被逼無奈而自刎、悲壯地倒下了,也擊節叫好歡聲雷動;黑衣呂雉陰謀殺死韓信的唱段,也掌聲一片。
觀眾已經不關心你唱什么了,不是被那些封建內容所感動,而是為演員的京劇功夫喝彩。
光華燦爛的京劇藝術,只用來唱那些封建人物,令人覺得現代人太忘恩負義了。還說80后,90后如何如何哩,自己就遺忘了還健在的老一代革命家的豐功偉績,遺忘了老革命家的革命理想,遺忘了革命者艱難困苦中英勇奮斗的革命歷程,在那里貶低革命者的英雄形象,還自以為高明哩。你吃的美食,穿的錦衣,住的高樓,坐的豪華小車,是自己創造的嗎?
我厭惡那些貶低樣板戲的人,覺得他們太卑鄙。說樣板戲這不好,那不好,其實不是樣板戲不好,而是根本就不接受無產階級藝術。法國那些資產階級和他們的貴夫人,聽到《國際歌》一定會感到末日來臨,因為那是為受壓迫、受剝削的工人而作的歌?! ?/p>
樣板戲是經典,是紅色的,是革命的,是反映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的。那個時代,革命是第一位的,是你死我活的,斗爭比愛情重要得多。革命者的愛情,是服從革命、服從斗爭需要的,沒有寫愛情的樣板戲,并沒有阻擋人們對英雄人物的愛。——楊子榮唱到哪里,哪里喝彩,柯湘在哪里唱,那里轟動。
革命者是為革命而獻身的,劉胡蘭、趙一曼、楊靖宇的愛情,都是服從革命事業的?,F代人不懂得革命者的英雄本色,紅色經典的改編,加一些作者自己的愛情感覺,英雄人物甚至還加有猥褻動作,讓楊子榮的家鄉人民告上法庭,真是不該?! ?/p>
革命者不是沒有愛情,更不是禁欲,恰恰相反,他們的愛情是高尚的。像李玉和、楊子榮、雷剛那樣頂天立地的英雄男兒,能不愛、能不被愛嗎?他們只不過是把上天賦予生理享受置之度外,完全地服從了革命?,F代人不理解,是現代人的生活太安逸舒適了,沒有槍林彈雨,沒有隨時死亡的威脅,和平環境,適合萌生愛情、萌生性愛的條件太充分了——高樓大廈,四季如春,衣食豐足?!@也正是革命者為之犧牲全部自我的動力之源吧,可惜有人并不理解,并不買賬?! ?/p>
周文雍和陳鐵軍都知道吧,兩位年輕的革命者為了革命斗爭的需要,以夫妻之名長期生活在一起,卻始終保持著純潔的同志關系,而在刑場上舉行婚禮。這種感天地泣鬼神、令日月景慕的英雄,那些貶低樣板戲的人能理解得了嗎?能相信是真實的嗎?
樣板戲長留人民心中,永載史冊!樣板戲的英雄人物光耀千古,為民族史詩增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