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對《奠基者》的思考
◆柯孜
在沒看到貴網“子虛老人”《對〈奠基者〉的思考》一文之前,我一直關注著這部電視劇的情節發展。其實,已經早就有話骨鯁在喉,現在到了不吐不快的時候了。
首先,本人只能同意“子虛老人”的部分觀點,但就眼下即將播完的《奠基者》而言,我不能同意他所說電視劇反映了以毛澤東思想武裝建成大慶的看法。
大家恐怕不會忘記去年拍攝的電影《鐵人》,雖然表現了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但惟獨不表現鐵人學習“兩論”(即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排除艱難險阻,帶領一二○五鉆井隊為國家采油的先進事跡,所以很多人中肯地批評說“電影中的鐵人沒有靈魂”。
現在我們看到的《奠基者》,似乎往歷史的真實邁進了一步。不錯,劇中表現了石油部下發學習“兩論”的文件,號召大慶工人學習“兩論”,并且還有為買“兩論”費了很大周折,后來肩背人扛,甚至用車運來“兩論”的情節。但是,大張旗鼓地貫徹部黨組學習“兩論”的指示,墻上也掛上了學習“兩論”的標語,還匆匆忙忙地拍了那么一兩場工人講大白話的學習會,以后的情節,就煙消云散,蹤影全無了。
觀眾看到,在會戰遇到的一系列矛盾困難中,既不見運用“兩論”的哲學觀點分析矛盾,解決困難,也沒有任何政治思想工作。發文件、做指示,僅僅是走了個過場,虛晃一槍。一切全靠領導逐級的硬性命令,迫不得已時,是領導出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把矛盾解決了。
所以,這怎么能說“從電視連續劇《奠基者》看到。大慶的奇跡,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工人階級創造的”呢?這只不過是“子虛老人“的善良愿望而已。
其次,作為反映上世紀六十年代工業建設的作品,我認為《奠基者》不僅抽掉了毛澤東思想這個魂,虛無了那時卓有成效的政治思想工作,而且歪曲了歷史,丑化了共和國部長余秋里等國家領導人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工人階級形象。
我是那個年代到東北一個大型鋼鐵企業參加工作的。我所親歷的工廠生活,絕不是這部電視劇里所表現的,上自國家部長,下至井隊隊長都一味的野蠻、粗魯,除了死打硬拼,幾乎沒有任何工作方法。余秋里,作為毛主席親自點將的石油部長,威名赫赫的獨臂將軍,除了講點革命傳統,總愛拿戰爭那一套來指導經濟建設,就是不斷地發脾氣、下死命令,根本不允許任何人講條件,只能唯命是從。參加大慶會戰的三個標桿井隊隊長,以鐵人王進喜為首,一個比一個驢,一個比一個犟,呵斥、謾罵甚至最后用腳踢工人,簡直像國民黨、偽滿時期的把頭,哪是社會主義時期的工業戰線先進集體的帶頭人?
我當時所在企業里,最突出的感覺就是各級干部吃苦在前、得利在后,作風民主,為人和氣。那時候上級領導強調要有群眾觀點,強調要做深入細仔的政治思想工作,絕不允許對工人耍威風,更不允許作風簡單粗暴。說句不好聽的話,那時的干部都是夾著尾巴做人,生怕群眾對自己有意見。因為那時衡量干部,不僅是看你能否高質量高速度地完成生產任務,還要看你和群眾的關系如何,看你能否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絕不是“黑貓白貓抓著耗子就是好貓”。
那時,每個班組除了領導生產的班組長外,全有黨小組長和工會小組長,時時關心著班組里的工人,隨時隨地地做工人的思想工作。每天上班,一旦發現誰今天情緒不高,就會找時間跟你談話,詢問是身體不舒服還是家里有困難。聽說你父母病了,當天晚上就會跟你去家里探望,叫“關心群眾不過夜”。治病有困難的,立刻回車間研究,給你補助。知道你跟愛人鬧矛盾了,也去家里找你愛人談心。至于矛盾激烈要離婚,他們更重視。翻來覆去做工作,實在做不通,就去找你愛人單位,兩個單位領導出面一起做工作。所以那時離婚比登天還難。離婚是相當丟人的事,誰都怕別人指你脊梁骨,怕在父母、孩子、同志和親朋好友面前抬不起頭。
我在這個大型鋼鐵企業里從1964年至1975年,一共干了整整十一年,光三班倒就干了六年,還沒見到一個干部(包括班組長、工段長)罵過人,更沒聽說有打人的。那時工人的腰板真是挺得太直了,一個個心情舒暢,干勁十足,誰也不愿意當落后分子。我那是近兩萬人的大型軍工廠,一個工人落后,必須“先進幫后進”,叫“做轉化工作”,專門樹立“后進變先進”的典型。實在總犯錯誤,屢教不改的,想開除,領導個人、車間沒有那個權力,需要整理好材料正式上報,經廠長召開廠部會議才能決定是否開除。可見那時工人的權力和地位之一斑。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不僅是一日千里的建設高潮期,而且是一個比學趕幫超的大競賽、大學習時期。“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習解放軍“,各行各業都有響當當的標桿排頭兵。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陳永貴、向秀麗等等,層出不窮。我們企業當然要“工業學大慶”。我至今還記得,我們具體學了大慶靠“兩論”起家的政治思想工作經驗,包括《奠基者》中提到的“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等一整套的東西,對我們的鼓舞啟發極大。
因此我想,大慶當時是我國工業戰線一面鮮艷的旗幟,王鐵人是我們工人階級的英雄楷模。怎么會像這部電視劇里表現的這樣粗魯、低俗、霸道,成了只會拼命,不講方法,只要榮譽,毫無境界的工頭呢?所以,我一邊看,一邊在心里問:這是當年的鐵人王進喜嗎?這是當年大慶精神的真實寫照嗎?這不是對那個給社會主義新中國奠基的英雄工人階級,給那面鮮紅的旗幟抹黑嗎?
最后,我想說,歪曲共和國乃至中國革命歷史的影視作品絕非《奠基者》始,而是這二三十年來的一大典型、突出的文藝現象。
仔細追究起來,這股歪曲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的歪風,這股丑化革命英雄人物、革命建設的領導人的歪風,確實已由來已久矣。熱播的電視劇《亮劍》,屢次獲大獎的電影《集結號》、電視劇《闖關東》人們耳熟能詳,那些明里頌揚領袖其實抽掉甚至歪曲領袖思想的鴻篇巨制更值得人們注意和深思。
因為,三十多年來活生生的事實證明,任何人掀起的去毛、反毛惡行,都會掀起一股排山倒海的毛澤東熱潮。所以,那些仇恨、敵視、畏懼毛澤東的人們學得聰明起來了。他們不明目張膽地去毛反毛,而是將毛澤東像一個偶像一般給你豎起來,不可謂不高大,不可謂不光輝燦爛,但就是只有形象而無思想。電視劇《奠基者》就是新的一例標本。
其實,在本人看來,毛澤東作為一個具體的人,即便是偉大領袖,即便給我們的國家奠定了宏偉基業,但他老人家畢竟已經仙逝,畢竟成為了作古的歷史人物,對今天的現實,對他最牽掛的人民大眾的苦難,是沒有具體的實際的作為了。偶像只能供人膜拜和懷念,思想才是他老人家給中華千秋后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毛澤東不僅以他生前的宏偉大業而流芳千古,更是以他精粹深邃的思想而與日月同輝。那些聰明人正是深知這一點,才只樹偶像而擯棄其思想。他們以為,只要滿足人民懷念毛澤東的感情,就可以叼買和凝聚人心,就可以穩定大局,就可以掛羊頭賣狗肉,就可以繼續在資改路上前行。
但是我說,錯了。還是老人家的話:“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那些自以為得計的聰明人忘了,現在的事實是,不僅毛澤東其人以他偉大的人格、不朽的恩德永遠被億萬人民懷念,他的光輝思想也早已深入人心。人民可以被一些妖言所迷惑,也可以因經歷、學識所局限,被三十年來大量媒體的洗腦所餛飩,但他們卻會在嚴酷的現實教育下,經過反復對比而重新認知毛澤東思想,包括那些被精英們稱為“鳥巢一代”的80、90后的青年們!
所以,我想奉勸那些聰明人,任何人不僅要面對歷史,而且更要面對未來,不僅要對得起先輩,更要對得起子孫。我們還是在面對歷史和未來的時候真誠一些吧——謊言說一百遍也是謊言,真理埋進塵土也會發出聲音!
2010-1-15草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