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熱映,贏得一片贊譽。有人從電影技術應用的角度,給予了《阿凡達》極高的評價,認為這是視覺大餐。有人則從政治的角度,評價《阿凡達》是拆遷與反拆遷,侵略和反侵略的故事。在西方,此片被稱為美軍在伊拉克戰場前途的惡搞,更有楊姓右派提出《阿凡達》引領伊拉克人民抗擊美國侵略。
阿凡達,真是拯救被壓迫人民于水火的英雄嗎?就本人的觀后感,言之過早,甚至可以說《阿凡達》延續了一貫的好萊塢精神,仍然是對美利堅的贊美,對世界人民的惡搞。
美國軍隊攻擊納美族的生命樹,納美人的弓箭在高科技武裝的戰船面前倍顯脆弱,是影片基調發生強烈變化所在。家園被毀了,和諧的生活環境被地球軍隊的飛彈無情毀滅,納美人悲憤交加,卻又無可奈何。正當納美人一籌莫展,哀嚎遍野的時候,好萊塢英雄杰克駕馭著納美族信仰的圖騰——霸王飛龍翩然而至。影片在此處還為高大全的好萊塢英雄設計了一個隆重的到來場景,杰克駕馭著高傲的霸王飛龍,納美人用充滿敬畏的眼神注視這位征服了民族圖騰的英雄。先是生命樹被毀,對美國人、對杰克的不信任,轉而又因為杰克征服了民族圖騰,對他充滿了敬畏,直至把杰克視為驅趕地球人的領袖。當然杰克也當仁不讓的成為納美人驅趕地球人、重建家園的領袖,一切皆因為他征服了納美族的民族圖騰,在納美族擁有了一呼百應的威望。正當納美族的勇士從四方八方向杰克聚集的時候,美國軍隊對納美人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戰斗開始了,雖然納美人在杰克的率領下驍勇無比,但終不敵高科技武裝的美國軍隊。影片在此處又出現了戲劇的一幕,納美族的神靈——伊娃,被一呼百應的杰克感召,發動大批飛禽走獸襲擊美國軍隊,納美人最終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遣返美國人,重建家園也由此展開了。
由此可見,阿凡達杰克征服了納美人的民族圖騰,進而把納美人團結起來抗擊美國軍隊,是納美人取得勝利的關鍵所系。一個美國人征服異民族的民族圖騰,也就是美國精神征服了納美族精神,進而率領異民族擊退美國軍隊,這就延伸出另一個嚴肅的問題,軍事殖民走了,文化殖民卻來了!而且這種文化殖民的目的,影片一直在貫穿著。先是希望通過為納美人開辦學校,讓納美人接受美國人,這就是文化殖民。最后卻又通過美國人對納美人圖騰的征服,意想不到的完成了對納美人的文化殖民。美國軍隊走了,但睜開了眼睛的杰克會不會用美國的意識形態改造納美族呢?這就要等到《阿凡達》續集揭曉的時刻方能知道了,但現在不妨做個預測,如果續集中的納美族仍然延續現有的社會生活方式,續集也就沒有什么可拍的了,可以展望的是,在杰克的帶領下,潘多拉星球的納美族人必將在社會生活方式上得到巨大的改變,也許會變成潘多拉星球的美國。《阿凡達》以暴力的手段講述了一個和平的故事,也應了沒有戰爭就沒有和平的斗爭法則,但斗爭有多種形式,暴力對抗是斗爭,談判妥協也是斗爭。儼然《阿凡達》用看似激進的暴力對抗,無聲無息的達到了文化殖民目的。
現在把眼光投射到伊拉克,美國扶持的伊拉克政府,以“民主自由”的偽道義大旗把伊拉克人民從伊斯蘭世俗中解脫出來,怎看怎么像杰克胯下的霸王飛龍。美軍也會走,但不是在伊拉克人民激烈地暴力反美中黯淡得走,而是在美國扶持的伊拉克政府與美國的討價還價中體面得走。也正是美軍的走,會給予美國扶持的伊拉克政府更大的權威性,最后達到美國扶持的伊拉克政府把美國的價值觀發展下去,伊拉克也轉入軍事殖民走了,文化殖民來了的另一種形式中。
好萊塢大片對于美國價值體系的堅持是一貫的,頑固的。如前不久熱映的《2012》,將廣大人民置于船票之外,而少數政客富人通過金權渠道獲得船票,這本來是對標榜民主的美國價值體系最好的攻擊。但《2012》卻通過美國總統與廣大人民一起殉難,不但讓觀眾對美國價值體系的批判忘的一干二凈,還將這種自私自利的價值體系平添了悲壯的英雄主義色彩。同樣在《阿凡達》,通過一個美軍上校的覆滅,在形式上是自私自利的美國價值體系的失敗,卻在實質上完成了美國價值體系對納美人的侵入。
那么《阿凡達》與其說美軍在伊拉克被惡搞,不如說伊拉克被好萊塢惡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