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apter-22.blog.163.com/blog/static/8237517420091011329421/
由《EVA》聯想到共產主義
在絕大多數科幻或者玄幻類的文藝作品里面,人類的社會形態(tài)即使到了未來仍然是和今天的資本主義沒有什么大的差別,當然,這也是塑造“超級英雄”的必要條件,否則,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是不會有什么陰謀詭計和與之針鋒相對的斗智斗勇的傳奇故事的。而且,無論是日本、美國還是國內,出于對“烏托邦”的恐懼和妖魔化的需要,往往將所有故事的結局都最終鎖定在“恢復秩序”或“維持現狀”上面,極少有那個作品敢于給出超越現實的結局——最典型的莫過于《死亡筆記》中夜神月的死。
筆者從小學就喜歡看《飛碟探索》、《科幻世界》這樣的雜志——正是在上小學事情接受的這些影響激發(fā)的筆者大膽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科學的強烈的愛好。但是筆者接觸日本的動漫確實很晚,接觸被稱為神作的《EVA》更是在上大學之后。
坦白的說,《EVA》是被過分的被炒作了的一部由宗教思想、唯心主義哲學和近代心理學理論雜燴的商業(yè)片,片中的男女主要人物都或多或少存在的現代人典型的病態(tài)心理——譬如碇真嗣的怯懦、明日香的自負、凌波麗的迷茫,而這正是這部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在指出了現代人的心靈深處的缺失的同時,給出了一個大膽的解決方案,這便是整個《EVA》的核心——人類補完計劃。
這個計劃是針對人類心靈的殘缺,為了彌補某個人的缺憾,而將全人類的心智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讓所有靈魂回到共同的母體——LCL之海內。這個大膽的計劃的前提是要全人類放棄自己的肉體,說白了就是大毀滅、大沖擊,世界的末日。
這個聽起來是既玄奧又恐怖的唯心主義啟示錄似乎沒有什么值得琢磨的地方,只有心理變態(tài)的人會對這個感興趣——所以人們說該作品的監(jiān)制是個變態(tài)。但是,實際上,這個“人類補完計劃”對我的啟示令我聯系到了共產主義及其之后的人類社會。
馬克思講過,共產主義只是人類歷史的開始,沒錯,在人類實現了物質財富的共享之后,人類的進化道路不會因此而終止。因為我們還要走出地球,走出太陽系,進入浩瀚而危機四伏的宇宙。要穿越時空的距離在星系間旅行和探索,就必須駕馭足以制造蟲洞的能量,這需要比今天高出不知多少數量級的智慧;而要在異常狂暴的星際空間中生存,就必須進化出高度發(fā)達的智慧以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災難。總之,人類面對宇宙就好比鳥兒面對海洋,只有當我們進化成為一個彼此團結共享智慧的整體時,我們才能夠生存下來。離開整體的任何個體都無法避免在星際空間中被淹沒的命運——無論你作為個體有多么強大。
而另一方面,人類實現從物質到精神、從肉體到靈魂的一體化又是歷史的趨勢。伴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普及的是信息資源的共享,人類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甚至連未來的大民主制度也是要依靠網絡才能夠得到實現的。而且,光電技術、生物工程和納米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未來的人類有能力利用高性能的計算機和通信裝置改造自己的身體,或許到時候人類只需要在自己的后腦勺插一根天線(如果天線不能內置的話)就可以和別人網上聊天。而在共產主義實現之后,人類會進一步向彼此開放自己的心智,于是心與心之間的隔閡會逐漸消失,最終全人類的心智將會完全融為一體。
因此,當人類進入星系間的時候,人類作為個體而離散存在的歷史將被終結,單一個體的人類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以納米形態(tài)甚至量子形態(tài)存在的“意識云”,象神一樣存在著并探索著未知的宇宙。這便和《EVA》中“人類補完計劃”所描述的差不多。
==================================
當然,這只是我基于當代的人類科技發(fā)展對未來的一個預期,可能多多少少有“白日做夢”的嫌疑,但是有一點我事深信不疑的,那就是:人類由猿猴進化來,必要向神仙進化去!
PS:我在本文對《EVA》的部分評價可能會引起某些EVA粉絲的不滿,實際上我本人就是一個E粉,非常非常喜歡EVA的那種,盡管我必須承認EVA有太多“裝逼”的地方,但是,這部片子仍然是我看過的最優(yōu)秀的作品,我對其評價甚至遠遠超過我曾經一度迷戀的《死亡筆記》,一部商業(yè)片能夠如此成功,僅這一點也足以堪稱神作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