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朝中友誼寶貴的傳統增光的一部歷史性藝術作品
——關于歌劇《紅樓夢》
李京燮、禹正赫
在意義深刻的今年,血海歌劇團按照新世紀的要求出色地再創造1960年代創作演出過的歌劇《紅樓夢》,公諸于世。
偉大領導者金正日同志提出再創造歷史淵源很深的歌劇《紅樓夢》,多次親臨現場指導創造過程,引導大家以最高水平完成作品。
依靠敬愛的將軍英明的領導和創作家、藝術人傾情的努力,歌劇《紅樓夢》在短暫的期間內從歌曲到配器、舞臺美術到衣裳為止,所有要素都超過原作,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歌劇從首演開始就深深打動觀眾,不但感染我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而且引起世界特別的關注。
1
歌劇《紅樓夢》以近50年前創作演出的唱劇為原作。
當時,國立民族藝術劇場的創作集團遵照偉大領袖的教導,將中國人民格外喜愛的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改編為我國固有的民族歌劇形式之一——唱劇。
中國著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是一部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特出地位的作品。
18世紀中期創作的這部作品解剖大封建貴族家族內部,揭露封建社會及其統治階級、封建思想和封建倫理道德的腐敗性和反人民性,向往擺脫封建桎梏,暗示封建社會的滅亡,以其進步的思想和為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做出貢獻的高度藝術性被評為中國古典文學最優秀的代表作,作為中國文化傳統的象征廣為人知。直到作品創作出來后過200多年的今天,中國仍繼續就專門研究《紅樓夢》的“紅學”爭論不休,改編成越劇、故事片、電視劇等各種藝術形式。
《紅樓夢》深刻的反封建思想和優秀的藝術性在比地球上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加痛苦地體驗過封建受難、相互之間文化交流活躍的東方人民中間引起深深的共鳴和理解,在東方文化史上留下了大大的印跡。
偉大領袖始終重視文學藝術在革命和建設中起到的作用,老早就不但通曉我們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傳統,而且對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造詣甚高。他為了給我國人民的思想情趣教育做貢獻,使人民具有更豐富的世界文化知識,倡議將中國的古典小說《紅樓夢》改編為我們式的唱劇。
1961年訪問中國的偉大領袖觀看越劇《紅樓夢》,我國人民通過當年秋天訪問我國的上海越劇團的演出熟悉了《紅樓夢》,將之改編為唱劇的工作成為加深朝中兩國領導人和人民友誼的富有意義的契機。
將外國的民族古典作品完整地再現其價值并適應本國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現代美感改編,是一項特殊的藝術創造工作,需要長久的歷史過程中積累的廣泛、豐富的文化傳統和藝術潛力、高度的技能。尤其是對待《紅樓夢》這樣涉及面廣、內涵深刻、信息龐大復雜、民族性格和色彩非常突出的藝術作品,就會遇到更加艱難的問題。
《紅樓夢》的唱劇化相當于創作一部新作品。今天,觀眾看著歌劇《紅樓夢》,感到劇本和音樂是如此出色,數十年后都毫不遜色,不禁為千里馬時代的藝術家、民族的出色作家、音樂家——“金日成獎”獲得者趙靈出、人民藝術家李冕相先生等前輩創作家、藝術人的才能和忠貞深深嘆服。
偉大領導者金正日同志指出:
“人民大眾喜愛的藝術是最高尚的藝術,是真正的藝術。”
歌劇將長達120回的章回體小說《紅樓夢》的長篇敘事詩般的構成、通過8年間的時代背景展現的復雜多端的事件和細節、400多名出場人物群像、有數千年歷史的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和世態風俗濃縮在一個完整的戲劇故事中。歌劇在小說中的眾多事件和人物中提取體現作品思想本質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作為主線,選擇直接影響主人公命運發展的人物和細節來刻畫。
由6場和12景組成的歌劇中展現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走向沒落的18世紀中期相當于封建社會制度縮影的大貴族賈家的內部生活。主人公賈寶玉和林黛玉既是陳舊腐敗的社會制度與封建秩序的叛逆,又是無知、兇殘的封建壓制的犧牲品。兩個青春男女的熱戀和對未來的向往及其悲劇性結局是將封建制度的矛盾揭露無遺的鏡子,又是連根動搖腐爛的封建社會樓閣、預示其滅亡的鐘聲。
歌劇使觀眾回味封建社會的血淚史,深思《紅樓夢》的老故事帶給今天這個時代的深刻教訓和真理。
作品面世后至今已經流逝了數百年歲月,但人類向往過和睦、平等的真正生活的自主理想碰到現代版“紅樓夢悲劇”的實例在地球上還為數不少。然而,歷史證明:陳舊的、反動的早晚會滅亡;新的、進步的,盡管一時經受鎮痛,但總是會勝利的。
如此致密、洗練的作劇法和充滿人民化的、富有哲理的歌詞的劇本之高度文學性成為創造出優美動人的音樂形象的底子。
在歌劇《紅樓夢》的音樂形象中找得到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全面體現我們民族傳統音樂的優秀性和固有的個性特質。
在整臺歌劇中如同春水流淌的清澈、柔順、優雅的民族旋律令觀眾完全著迷。第2場2景“愛之月夜”中兩個主人公唱的歌可作為一例。這是歌劇的主題歌,非常鮮明地凸顯民族音樂優雅而獨特的魅力,可謂典型的代表作。
歌劇取得的這些特出的音樂成果是與1960年代提供我國民族歌劇發展的轉折性契機、指明唱劇《紅樓夢》創作方向和途經的偉大領袖英明的領導分不開的。偉大領袖告訴大家:要徹底地立足于朝鮮創作出符合現代人感情和情緒的柔和優美的歌曲,從根本上消除唱劇陳腐的要素,以優秀的我國民謠為基礎進行現代化。這樣的教導成為綱領性指針,使得唱劇《紅樓夢》的音樂成為今天也毫不遜色的民族音樂。
當時,中國人也認為我們的《紅樓夢》達到嶄新、獨特的藝術境界,為其取得的成果感嘆不已。唱劇《紅樓夢》的創造成果在我國民族歌劇發展史上帶來了劃時代的轉折,在我國歌劇轉向現代歌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0多年歲月流逝后的今天,在敬愛的將軍指導下重上舞臺的歌劇《紅樓夢》給我國人民帶來的沖擊和感動是不同尋常的??催^歌劇的人們無不再次用心靈深感敬愛的將軍將慈父領袖為祖國和人民、人類建立的偉大業績繼承和發揚,為其高潔的忠貞和情義而感動。
歌劇《紅樓夢》是一部史意深遠的作品,當年,慈父領袖和中國的老一代領導人一同觀看該劇,加深了在為共同的事業進行革命斗爭的道路上結下的牢固的同志情誼。21世紀復生的《紅樓夢》告訴萬人一條寶貴的真理:歷史只有得到繼承才能發出光輝。
歷史的真正價值總是會在今天的現實中得到評價的。
2
歌劇《紅樓夢》再一次向全世界顯示出我們黨主體文藝思想的正當性和生活力,顯示出跨越世紀、一代接一代不斷開化繁榮的主體藝術無窮無盡的潛力。
這次重排歌劇的劇本和歌詞、歌曲幾乎都跟原作一樣。
然而,觀眾在舞臺上看到比原作更清新,更優美而迷人的《紅樓夢》新姿。秘訣何在?
那就是因為有著我們黨培育出的新一代藝術人出色的才能和高超的實力,還因為吸收和運用了今天仍在人類歌劇藝術的分水嶺上放光彩的五大革命歌劇寶貴的成果和經驗。
歌劇給我國人民帶來的最大的喜悅和興奮是推出了年輕的藝術才子才女、新一代藝術人集團,讓大家看到他們擁有任何世界級目標也能夠占領的自信滿滿的實力和與眾不同的才能。
正如所有觀眾嘆服的那樣,歌劇《紅樓夢》的舞臺是在偉大將軍的懷抱中成長的新一代藝術人盡情展露實力的才能的舞臺、技能的舞臺。
在以歌為生命的歌劇中,歌手們的實力是保障作品成功的重要秘訣。
我們的歌劇演員靠個性化唱法和驚人的技巧、真實生動的演技刻畫外國人的生活,而且不是再現同時代人的生活,而是將數世紀前的古代故事用生動的藝術畫幅塑造出來。對他們優秀的創造實力真是禁不住驚嘆。敬愛的將軍在指導歌劇創造過程時表示在學或大學剛畢業的新演員擔任主配角,出色地演出自己的角色形象,是值得大大自豪的事情,并做出了高度評價:這清楚地顯示出我們黨培育藝術人后備力量的方針是再正當不過的,表明主體藝術的班接得很牢靠。
承擔作品主配角的演員都是在我們的音樂大學學習和成長的有才能的聲樂歌手。40多年前爺爺登臺擔任主角,而今天孫子成為主人公,盡情地施展才能,這感人的情景又是一首美麗的贊歌,歌頌我們黨讓主體藝術的班接下去的那充滿恩惠的愛。
昨天,《銀河水》的名歌手們在黨的懷抱中彗星一樣出現,席卷國際舞臺。今天,前途無量的年輕民族聲樂歌手們作為名歌劇的主人公登場,這不能不是興旺發達的我國又一件喜事。觀眾給歌劇參演者的熱烈掌聲,那是向肩負21世紀主體藝術的我們可靠的、自豪的新一代藝術人發去的人民的祝福、祖國的期待和鼓舞。
歌劇《紅樓夢》在管弦樂編成和舞蹈、旁唱和舞臺美術等所有塑造要素中積極吸收五大革命歌劇創造的寶貴理論和實踐經驗,從而取得巨大的藝術成果。歌劇再一次明白無誤地論證:《血海》式歌劇理論及其實踐經驗才是主體歌劇藝術發展的永恒的根,是能將任何世界名作按照我們式出色地再演繹的百科全書式歌劇創作教科書。
比什么都重要的是這次取得了靠我們式的、主體的配合管弦樂能將任何主題和樣式的音樂作品、任何世界名作也能演繹得無可挑剔的寶貴的創作經驗。
歌劇中,管弦樂在烘托劇中人物的歌曲、將劇情用一條音樂流向連接、擴展舞臺形象幅度、實現諧調方面起很大作用。特別是歌劇管弦樂中的配器問題與歌劇藝術的主體發展相關,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打造出明確保障民族樂器的主導地位,并給民族樂器群配以西洋樂器群的主體的、獨創的配合管弦樂,是在五大革命歌劇創造過程中取得的獨創性成果之一。
創作集團完全去除了過去尚未改良的民族樂器沒有獨自的演奏體系,只起到伴奏功能的舊唱劇陳舊落后的管弦樂形式,按照我們式的配合管弦樂形式創造出優美、迷人而煥然一新的優秀的音樂形象。歌劇的配合管弦樂既發揚我們民族樂器清澈、優美、柔和的音色,又活用多樣的、豐富的演奏法特性,將劇中人物的歌曲和旁唱、舞蹈等多種塑造手段有機地連接在一條音樂流向中,在實現舞臺形象的統一諧調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包括歌劇序曲在內的各種舞蹈場面中的管弦樂演繹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既將民族情趣濃郁的歌劇的歌按照劇情進展自然地接下去,又展現具有獨自性格的音樂形象,還和舞蹈協調起來,烘托多彩的律動,時而甚至輕車熟路地引出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音色,將劇中的生活和人物性格富有情趣地、真實感人地刻畫下去。配合管弦樂如此優異的刻畫可真是歌劇能以嶄新的形象給人留下深長余韻的根底。
該劇取得的第二個藝術成果是將舞蹈作為歌劇的重要的塑造手段運用自如。
在動用多種多樣塑造手段的歌劇中,展現意味深長的、優美動人的畫幅的舞蹈為提高作品的思想藝術性擔當有意義的一份責任。革命歌劇《賣花姑娘》中月夜場面和革命歌劇《血?!分邪最^山場面,還有革命歌劇《金剛山之歌》中農村姑娘們的舞蹈場面等是廣為人知的。正如通過這些印象至深的舞蹈場面可了解清楚的那樣,在我們的歌劇藝術中,舞蹈不是可有可無的插畫式的、余興式的手段,而是與劇情進展結合起來、將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及其性格發展更廣、更深地描畫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一種具有自己明顯藝術價值的、有個性的塑造手段。在這部歌劇中,舞蹈的這種刻畫功能也非常凸顯。
原作的舞蹈僅僅止于批判地展示封建貴族奢侈、安樂的生活,營造劇中氛圍。新作克服了這樣的局限性,大膽地、主動地將舞蹈在廣泛表現主要人物性格發展及其生活的各個重要契機展開,從而更有深度地傳達場面的思想內容,進一步提高整部作品的藝術風格。特別是歌劇第2場2景,花妖們以薄霧升起的蓮池邊為背景生機勃勃地跳舞,兩個主人公混在其中出現,他們充滿活力的舞蹈場面使人意識到主人公想要擺脫抑制人的個性和自由的所有封建壓制和倫理道德鐵鏈、向往新生活的心理,并為之感動。而歌劇第4場1景中巧妙地活用中國民族舞蹈中有特色的節奏,展現華麗而動感強烈的舞蹈場面,尖銳地暴露出靠人民的血汗享受富貴榮華、不勞而食的封建剝削階級的反人民生活和反動本質。就這樣,這部歌劇中在劇情發展的每個主要契機都帶著明確的描繪意圖創造性地運用多彩的舞蹈場面,將舞臺全面裝飾得更加優美、華麗,多樣的生活在各個側面得到有深度的刻畫。
歌劇取得的藝術成果中還有積極引進旁唱,濃縮不必要的臺詞,實現歌曲化。
過去的唱劇中也有過一點在舞臺外客觀地說明劇情發展和狀況的歌,叫作導唱。但是,在以唱(歌)和阿尼里(韻律化的話)為基本塑造手段的唱劇中,這種導唱形式的歌畢竟只是作為劇情進展的輔助手段來利用,未能成為更有深度地展現劇中人物內心世界的主要塑造手段,使用導唱的地方也少。由于這樣的局限性,過去唱劇人物的演技中存在不少不合生活邏輯和形象邏輯、缺乏真實感的、不自然的行動或者形象要素。
真實性是藝術的生命。不加偽飾,將生活再現出來,是文學藝術作品創作的普遍性要求。就算歌曲再好,要是不能讓人感到真實、符合生活,歌劇就不能打動人們的心,那樣的作品與死亡的作品無異。歌劇《紅樓夢》消除了往日的唱劇存在的這種局限性,根據戲劇性行動和劇情發展的要求,在場和場、景和景之間等多處積極活用女聲旁唱、男聲旁唱、混聲旁唱等多種多樣的旁唱,自然地、真實地描畫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生活。
歌劇還大膽地濃縮、省略不必要的臺詞,將必要的段子改成歌曲化,凸顯了以歌曲和音樂為基本手段的歌劇藝術的特性。
歌劇在舞臺美術方面也體現寫實主義、歷史主義的創作原則,出色地保障了作品的藝術性。
描畫劇中人物的大型畫幕如同云彩消失,映現劇名的歌劇開場部分和金碧輝煌的大門倒塌的當中,主人公毅然離家出走的終場部分等富有實感的、造型藝術化的舞臺美術形象使人們深深沉浸在歌劇的世界中。還有,到衣裳和小道具等細部要素為止,在所有側面都惟妙惟肖地再現舊日中國社會的時代面貌和生活,因而歌劇讓觀眾覺得不是欣賞舞臺上的演技,而是如同身臨其境,觀察實際生活。
五大革命歌劇的成果使原作的思想更加明白而感人,提高原作的藝術品位,催生出得到現時代人民歡迎的、嶄新的《紅樓夢》。
就這樣,歌劇創作集團將21世紀的革新眼光和1970年代的創作方式、斗爭風氣出色地結合起來,從而自豪地顯示出主體歌劇藝術的世界水平和面貌。
今天,我們的音樂藝術在敬愛的將軍精力充沛的指導下迎來新的開化期、全盛期。代表國家音樂發展水平的合唱藝術、交響樂領域急速發展;涌現世界級創作家、聲樂家、演奏家、有特色的藝術團體;管弦樂和合唱《雪花飄落》等先軍時代特出的紀念碑式杰作也不斷誕生。
敬愛的將軍費心費力費功夫備下的先軍朝鮮的藝術潛力日益爆發出巨大威力。我們的將軍不但要將我國打造成政治思想強國、軍事強國、經濟強國,而且要建成響當當的世界性音樂強國,這一宏大的抱負和目標正在現實中盛開花朵。上世紀以歌劇革命震動人類藝術史的朝鮮藝術在21世紀也會用超乎想像的、令人驚異的音樂奇跡、音樂革命再一次震驚世界藝術界是無可懷疑的。歌劇《紅樓夢》是一朵預示那個偉大事件正在臨近的主體藝術之花。
通過歌劇《紅樓夢》的再創造,我國人民又一次向世界示威擁有燦爛的文化傳統和悠久歷史的東方文明民族的出色才能中所蘊藏的潛力。
我們民族上古時代就創造出與人類四大文化并肩的大同江文化,是一個機智的、有才能的民族。我國人民早在17~18世紀就創作出《九云夢》、《玉麟夢》、《玉樓夢》等章回體小說,為東方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歌劇《紅樓夢》的再創造取得的藝術成果使我國人民更加深深地感受在擁有燦爛的文化傳統的歷史古國、歌劇革命的偉大祖國生活的巨大的民族驕傲和自豪感,心里熱辣辣的。
歌劇《紅樓夢》的再創造成為一個重要的契機,展現了我們黨和人民要將偉大領袖同中國的老一代領導人一道在長久的期間內締造的寶貴的朝中友誼更加鞏固和發展的不變的意志。
文化交流是包含最親近的真情的友誼之語言、友好之紐帶。去年,我們的革命歌劇《賣花姑娘》到中國巡回演出;今年,平壤藝術團、朝鮮電影音樂團、平壤學生少年藝術團訪問中國,進行演出;在意義深刻的“朝中友好年”我國重排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和歌劇《紅樓夢》;這些都表現出朝鮮人民珍視與中國人民的友誼和友好之情的真實的誠意。作為朝中友誼的美麗彩虹誕生的歌劇《紅樓夢》將受到我國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喜愛,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寶,在世界文化史上久久放光芒。
2009年10月7日朝鮮《勞動新聞》文章
ldh21cn編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