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需要魯迅?!
青藤
·
2009-10-08
·
來源:烏有之鄉
熱鬧極了。
不必說漢字整容3000專家披肝瀝膽數寒暑;不必說央視“大褲衩”的設計師庫哈斯爆出擎天“色情門”內幕;也不必說張海超開胸驗肺用血淋淋的事實給自己舉證;更不必說洋水務水費漲價圖窮匕首見;單是給魯迅作品瘦身一事,就讓各媒體連篇累牘地爭論了好些時日,俺身置其中,偶爾也擠在人堆中伸長脖子張大嘴巴將此事看個端詳。
最近湖北某報報道,今年秋天,當地高一學生將不會在課本中讀到魯迅的《藥》和《為了忘卻的記念》。據了解,早自2004年開始,許多省的高中語文課本就減少了魯迅作品的數量。……
將一部分魯迅重要的作品剔除出中學語文課本,不由得使人想起這老頭臨終前寫的一段話“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蟲。”這既是他對許廣平和周海嬰說的,也是對咱們廣大的后輩讀者說的,或許如他所說“忘記我”是我們當下的明智之舉,現在真的到了該忘記他的時候了,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真的不需要魯迅了。
是的,我們不需要魯迅!理由如下:
其一,這老頭“橫眉冷對千夫指”式的沉郁陰冷的行文一直追問了我們幾十年,逼著我們思考,使我們的神經不得輕松。在當下這個講究輕松、主張娛樂、奉行休閑的時代,只有小沈陽們可以讓我們笑口常開、精神愉悅,顯然這老頭的思想已經顯得多么不合時宜,他的缺席,或許真的使我們的精神能夠輕松起來。
其二,因為有孩子提出,學了十幾年的語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還因為有教師提出“魯迅的文章現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雞肋”……既然孩子們怕學教師們又難教,我們何必學這些呢?這老頭自己說的,要“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的度日。”孩子們有著寬闊光明的大舞臺,有鋼琴可彈、有芭蕾可跳、有“溜光大道”可放歌,何必讓他們抓耳撓腮地去學習這晦澀難懂、半生不熟的東東?
其三,這老頭一貫奉行王思任 “會稽乃報仇雪恥之鄉,非藏垢納污之地”的思想,其作品《女吊》、《鑄劍》等傳達出的主題就是“復仇”,他口口聲聲呼喊“救救孩子”,卻在作品中塑造出青少年參與暴力打斗復仇事件。一個只有十六歲的叫眉間尺的孩子與其殺父仇人之間的一場暴力打斗,刀光飛濺、三頭相搏的血腥場面實在令人窒息,如果說當今網絡暴力游戲給青少年提供了模擬演練的機會,那此文豈不是給他們提供了思想基礎,意在荼毒、誘導犯罪嗎?
其四,這老頭將呂緯甫、魏連殳這些知識分子的命運刻意設計得悲慘萬分,難道咱們知識分子就沒有出路嗎?一部分呂緯甫們可以與孔乙己們天天在酒樓上喝喝小酒,然后窮首皓經去琢磨茴字的四種寫法,順便還可以給不順眼的漢字整整容,一樣可以成為專家、教授或國學大師。另一部分知識分子像魏連殳們,放下臭清高的架子,去“實踐先前所憎惡的” ,當當“資本家的乏走狗”,成為洋奴、洋鸚鵡。為洋水務漲價提供可行方案,合議“大褲衩”的設計方案,只要洋字當頭,即是“紅腫之處,艷若桃李;潰爛之處,美如乳酪。”
其五,這老頭下筆忒毒。阿Q、小D、王胡、趙太爺們都曾積極要求革命過,被他一篇《阿Q正傳》打擊得至今一蹶不振,革命的自信心大挫,“白盔白甲”怎么啦?土谷祠啦?只要革命勝利了,土谷祠就是風水寶地,白盔白甲就是革命文物,到時候來人參觀,是要收門票的。他還揚言什么“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你們懷疑我阿Q革命的動機,與這話豈不是自相矛盾?
其六,這老頭行文太隱晦,一塊《肥皂》難道就能將假道學四銘先生靈魂深處骯臟變態的性心理洗干凈嗎?現在誰不知道養小蜜、包二奶、嫖幼女是屢見不鮮的事,教授潛規則女學生,導演潛規則女演員,上級官員潛規則下級女官員,誰不是心知肚明,還用他饒舌?
其七,“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這是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現已過時,中華民族都解放60年了,改革開放也有30年了,算這老頭有自知自明,“倘當舊勢力崩潰之際,竟尚幸存,當乞紅背心掃上海馬路耳。”
其八,這老頭伙同錢玄同整出個“鐵屋子”的玩意,一會說它是“萬難破滅的”,一會兒說它“無法證偽”,“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害得多少代的年輕人妄想要給鐵屋子洞開門窗,結果撞得頭破血流。“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既是無路可走,為什么要夢醒,好不容易做個美夢,不要打斷,我想多睡會。
其九,這老頭說什么“野牛成為家牛,野豬成為豬,狼成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歡,于本身無好處。”不用他來提醒,祥林嫂、華老栓、閏土們早就喪失了野性,馴良得如同一只只可愛的小綿羊。
其十,如果這老頭活在當下,通化鋼鐵、開胸驗肺、黑窯工、周老虎事件,他必高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知道要被整出多少駭人聽聞、振聾發聵的文章來……
綜上所述,魯迅這老頭的陰冷、刻毒、尖酸、偏激、叛逆等等意識形態已經乏善可陳,不適應當下這個高歌猛進的時代。讓我們盡早盡快地忘掉他、趕走他,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好好生活吧。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