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毛澤東“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
為啥說毛澤東“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
萃嵐
杰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臧克家曾經在《毛澤東詩詞鑒賞》前言中指出:毛主 席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的理論著作是指導革命和建設的法寶。同時,他行有余力詩詞創作,藝術性很高,充滿革命豪情,是他幾十革命實踐的產物,譽滿海內外,家傳而戶誦。影響之深,難與倫比。一個外國人曾說過:“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這話并不是夸張。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 是書香能致遠”。為啥說毛澤東“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因為“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學”,因為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就是智慧、知識是開啟勝利之門的鑰匙,因為毛澤東篤志嗜學、融貫中西、廣納博采、博學多識。廣博的知識使他見微知著,高屋建瓴,舉重若輕,駕輕就熟;浪漫的詩懷,使他心情豁達、樂觀向上,富有遠大理想和非凡的創造力;書卷的熏陶,使他智信仁勇、匡世濟人、海納百川、堅忍不拔。他集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詩人于一身,在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偉大斗爭中,導演了一幕幕如詩如畫、波瀾壯闊的活劇,讓人嘆為觀止、心悅誠服。
縱觀毛澤東詩詞,就是一部史詩,中國革命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從中都可看到身影。毛澤東酷愛詩詞,但詩不只是他的興趣所在,而是和他從事的偉大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是他真實心聲的表露。他以詩抒豪情、寄壯志,愈是戎馬倥傯,愈是在危難之間,愈是在革命的緊要關頭,他愈是思如泉涌、詩興大作、不得不發。征途沒有紙筆,就在馬背上哼成。他的詩詞是特定歷史時期的重要產物,不可多得,大氣磅礴,豪邁精深,緊扣時代脈搏,反映人民心聲,洋溢著愛國主義、共產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洋溢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洋溢著浩然之氣、昂揚銳氣、人間正氣,催人奮進,令人向上,是教育和鼓舞黨和人民勝利前進的重要法寶。毛澤東 許多詩句充滿感染力、感召力、凝聚力,讓人過目不忘,耳熟能詳,家傳戶誦,時間愈久顯得愈有生命力。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在半 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 “紅旗漫卷農奴戟 ”,“橫掃千軍如卷席”,“雄關漫道真如鐵”,“萬水千山只等閑”,“不到長城非好漢”,“宜將剩勇追窮寇”,從而使我們這個民族告別了“長夜難明赤縣天 ”的苦難過去,迎來了“一唱雄雞天下白”的新中國。進而,“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在一張白紙上,繪出最新最美的圖畫,“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兩彈爆炸,衛星上天,偉大祖國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實踐證明 “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同時證明:“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毛澤東詩詞博大精深、膾炙人口、雅俗共賞,句句都是紅色經典,讓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二戰期間,一個記者問英國首相丘吉爾:“莎士比亞和印度,哪個對你更重要?”然而丘吉爾回答說:“我寧可失 去 50個印度,也不會失去一個莎士比亞。”由此可見詩篇的偉大魅力。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經說過:“偉大的領導是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既需要超群的力量,又需要非凡的想象力。”“政治學,從其最高境界來講,與其說是散文,毋寧說是詩。”在毛澤東身上,讓我們看到了這種“超群的力量”和“非凡的想象力”,看到了這種力量怎樣激勵了一個民族,去戰勝強大的國內外敵人,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命運,爭取一個光明燦爛的未來。
最近,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深入,不斷學習、善于學習,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愿廣大黨員干部從毛澤東“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的奇跡中受到啟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