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真是比不上“東方紅”
剛剛看完“復興之路”的電視直播。既然這部文藝作品也稱為“音樂舞蹈史詩”,那么我們就不能不把它與當年的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進行一番比較。
我認為,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政治性和藝術性,都是當代經典,后人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很難超越。
首先,兩部作品的編導的身份,理論水平,革命意志和理想信念方面區別很大,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復興之路的總導演是總政歌舞團的團長張繼剛。
東方紅的總導演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張繼剛是一位優秀的舞蹈編導藝術家,但是,對這樣一部要展示中國革命特定歷史階段的文藝作品,張繼剛在政治和藝術的掌控能力方面確實相比東方紅遜色很多。
周恩來總理是我們黨的一位卓越領導人,新中國的開國元勛。他親身經歷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過程。僅憑這一點就是張繼剛不能比擬的。因此,“東方紅”對于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歷史階段的把握,總是恰到好處。比如,對于大革命的表現,對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表現,總是能夠抓住最本質的東西。而復興之路在這方面就顯得比較散亂。
比如,表現北伐戰爭,北伐軍的作戰實際上放在次要地位,而是把當時風起云涌的工人運動,農民運動作為主要內容來表現。這也就抓住了大革命的工農革命的本質。一共三首歌曲,工友歌,農友歌,工農兵聯合起來。其中,工農兵聯合起來是大革命時代的歌曲,工友歌是根據“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之歌”譜曲,農友歌則是新創作的歌曲。三部歌舞銜接的非常緊密。而且,與經歷過革命歷史考驗的老歌相比,新創作的歌曲也毫不遜色。至今膾炙人口。各位到網上找一找,還有網友在尋找工友歌的視頻和詞曲呢。可見這些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我個人認為,工友歌深沉雄渾,工農兵聯合起來熱烈狂放,而農友歌唱得豪氣十足,充分表達了農民革命的恢宏氣勢。順便提一句,像農友歌這樣的歌詞,現在絕對寫不出來。
霹靂一聲震乾坤
打倒土豪和劣紳
往日窮人矮三寸
今天是頂天立地的人
粗黑的手掌大印
自己當家做主人
一切權力歸農會
共產黨是咱引路的人
俺覺得這首歌對于今天的社會實際也相當符合。重慶工農不就在重新“做主人”嗎?
另外,在表現土地革命戰爭,也是抓住重點。網友們以前有疑問,為什么東方紅不表現最先打響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南昌起義。其實這是誤解。請看東方紅的朗誦詞:
男:聽,南昌起義的槍聲,響起了第一聲春雷。看,毛澤東同志親自領導的秋收起義,點亮了最亮的火炬,建立起第一支人民軍隊,創造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武裝起義的風暴,震動了長江南北。
女:凱歌動地,紅旗漫天,秋收起義和南昌起義的兩支革命武裝,會師在井崗山。
女:建立工農政權,深入土地革命,擴大人民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建立起了一個又一個紅色根據地,用鄉村包圍城市,光輝的毛澤東思想,指導著偉大的革命實踐!
對于紅軍時期的錯誤路線,東方紅并沒有采取指責批判的方式,這一點甚至1975版的長征組歌都比不了,東方紅用一首歌曲“紅軍想念毛澤東”就把當時那種革命遇到嚴重困難的局面表達清楚了。這首歌詞曲都極其優美,幾十年來一直在傳唱。在今天就更有實際意義:
抬頭望見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澤東
迷路時想你有方向
黑夜里想你心里明
黑夜里想你心里明
湘江畔你高舉火炬沖天亮
領導工農鬧革命
贛江邊你率領我們反圍剿
殺敗將匪百萬兵
紅軍是你親手創
戰略是你親手定
革命戰士懷念你
偉大的領袖毛澤東
強烈建議各位下載“東方紅”視頻文件,比我寫得精彩多了。具體鏈接請在本站搜索“東方紅與長征組歌”,文中有。
我們在回過頭來看一看“復興之路”,我的第一印象,這部歌舞怎么這么“黑”呀!當然,表現舊中國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時候,黑一點是應該的。可是縱觀全劇,舞臺上總是黑糊糊的。非常壓抑。熱烈喜慶的氣氛非常缺乏。舞蹈也以抽象的現代舞為主。恐怕能看懂的人不多。六十年大慶那一部分,民族舞倒是上來了。可是,毫無特色,沒有抓住“六十年大慶”這個主題。好像是一個個零散的舞蹈的大集合。就跟普通的晚會沒區別。各位跟東方紅最后一場“開國大典”對照一下就清楚了。開國大典這部分也是有歌有舞,但是都圍繞著國慶進行,各個舞蹈都很短小精悍,主題鮮明。蒙族,維族,朝鮮族,傣族,漢族歌舞接連上場,讓人有爭奇斗妍,目不暇接之感。而復興之路的最后一場舞蹈非常長,不太好看。當然,舞蹈演員還是復興之路的更漂亮。復興之路以六十年大慶作為高潮,但是高潮不高,結尾非常平淡。看看東方紅吧!全劇在歌唱祖國,全場高唱國際歌的高潮中結束,絕對是激動人心的經典。
復興之路對于歷史也不夠忠實,提到了毛澤東,但是不提毛澤東思想。說到了共產黨,但是不說共產主義理想。甚至修改了“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詞。把其中一句“共產主義品德多高尚”改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對于人類最偉大最壯麗的革命理想如此避諱,想要出精品,可能嗎?
如果單就背景,道具,這些基本舞臺要素來說,現在相比1965年排練東方紅的時候條件好的多,背景道具應該強得多才對。但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東方紅利用了整個舞臺的背景墻,非常壯觀。而復興之路只用了很小一部分,不夠大氣。道具方面,雖然現在經濟實力比1965年強了很多倍,但是道具跟東方紅相比不夠豐富,所以舞蹈表現力不強。這也跟舞蹈大量采用一般人看不懂的現代舞有關系。而且有些道具不倫不類。比如,描寫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現代舞道具,是人手一面小旗和一個話筒。俺覺得那個時候怎么也應該是人手一把大刀哇!也許人家想表現五四運動,但是五四運動的主體是學生,舞臺上的人物個個滿身鮮血,舉拳抻腿,如果說是太平軍,捻軍,義和團,辛亥革命軍更相像。可是,讓暴力革命的人物手里拿話筒,真不知張繼剛怎么想的。
既然是音樂劇,合唱團不可不提到。東方紅三千人當中有一半是合唱團,那規模,那氣勢,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東方紅強烈的感染力,就跟這個規模宏大的合唱團分不開。復興之路在這方面就小氣多了。盡管錄音放得震天價響亮,可是大家一聽就聽出來了,張嘴唱歌的沒幾個人。歌聲單薄,不夠渾厚。
至于舞劇的朗誦,朗誦詞先不論,跟東方紅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就不多評論了。單就朗誦者來說,復興之路那兩位總是毫無激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么大一件事,似乎跟二位沒關系似的。
當然我們不要苛責這些演員們,主體創作原則是上頭定的。鄧小平說過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黨的基本路線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但是“復興之路”把黨的基本路線修改成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俺要受累問一句,沒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共產黨還叫共產黨嗎?沒有共產主義理想的共產黨還叫共產黨嗎?回避毛澤東思想,回避共產主義理想,割斷歷史,修改歷史。這樣的作品能長壽嗎?我敢打賭,復興之路也就是一臺歌舞,很快就會被歷史的風塵淹沒。而“東方紅”作為革命歷史經典,將被中國人民千秋萬代傳唱下去。
明天就是國慶大閱兵了。不知怎地,總感到這次閱兵霸氣不足。過去劈槍的方隊有好幾個,步兵兩個方隊,武警一個方隊,預備役一個方隊,一共四個方隊。現在就剩下預備役一個方隊了。其他方隊都是老老實實地跟著走。步兵裝備了03式步槍能夠劈槍為什么不呢?哇!明白了!韜光養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