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的經濟實質,不僅決定了它是寄生的、腐朽的資本主義,而且決定了它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列寧指出:“根據以上對帝國主義的經濟實質的全部論述,必須說帝國主義是過渡的資本主義,或者更確切些說,是垂死的資本主義”,“是從資本主義結構向更高級的社會經濟結構的過渡”,“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列寧的這些科學論斷,說明了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它指明了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的道路。因此,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指路明燈。
“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由于資本主義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它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服從于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整個經濟的發展是在殘酷的競爭和無政府狀態下實現的。這一切便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各企業、各生產部門以及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必然是不平衡的。隨著經濟上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各個國家之間政治上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
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過:“共產主義革命將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革命,而將在一切文明國家里,即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也就是說,社會主義革命不可能單獨在一個國家內首先獲得勝利,它只可能在一切或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內同時取得勝利。這個結論,在當時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時,壟斷代替了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已經變成了帝國主義。各國壟斷組織的競爭更加激烈,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競爭的需要,在科學技術不斷革新的情況下,出現跳躍式的發展。
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壟斷統治所固有的腐朽性和寄生性特別突出,迅速走向衰敗。因此,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加劇了。在世界領土已經瓜分完畢的情況下,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極力要從老牌帝國主義手里奪取更多的資本輸出場所、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帝國主義各國為爭奪勢力范圍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就不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帝國主義國家間矛盾的總爆發。戰爭削弱了帝國主義力量,暴露了帝國主義戰線中的薄弱環節,個別國家的無產階級有可能從這個薄弱的環節沖破帝國主義戰線,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列寧正是依據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規律,分析了帝國主義的矛盾,“得出一個確定不移的結論:社會主義不能在所有國家內同時獲得勝利。它將首先在一個或者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列寧這一科學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大大激發了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主動性,為各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革命斗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社會主義在全世界的勝利指明了航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 的策略口號,領導俄國無產階級勝利地進行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實踐證明,列寧關于社會主義首先在一國或幾個國家內獲得勝利的革命學說是無比英明正確的。中國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繼續。偉大領袖毛主席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分析了當時中國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特點,創造性地規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指出了我國武裝奪取政權,只能走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道路。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了由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為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解放事業,開辟了新的道路。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這是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但是,帝國主義是不會自行消亡的。帝國主義政治上的特點是走向全面反動。壟斷資產階級總是憑借掌握的國家機器鎮壓人民革命,進行垂死掙扎。因此,一切國家的無產階級只有通過暴力革命才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這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普遍規律。
列寧的《帝國主義論》,不僅是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進行革命的行動指南,而且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基礎。由于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叛徒集團篡奪了蘇聯黨和國家的權力,資本主義已經在列寧的故鄉、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全面復辟,使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蛻變成了社會帝國主義并最終走向了可恥的解體。這個沉痛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必須在上層建筑其中包括各個文化領域中對資產階級實行全面專政,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直到地球上徹底消滅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一切剝削制度。否則,就不能消除帝國主義武裝侵略、顛覆的危險,就不能消除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
社會主義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國取得勝利,但不能在一國取得最后的勝利。列寧指出:“只有在全世界范圍內,只有靠各國工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夠最后取得勝利。”毛主席發展了列寧關于社會主義不能單獨在一國獲得最后勝利的理論,毛主席深刻指出:“按照列寧主義的觀點,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最后勝利,不但需要本國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勝利,有待于在整個地球上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使整個人類都得到解放。”我們學習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就是要認清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無產階級自己的真理,牢固樹立世界革命的思想,把國內外的反帝、反修的斗爭進行到底,為在全世界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當年,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同帝、修、反的長期斗爭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對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等重大問題作了一系列精辟的分析和論述。毛主席科學地分析了當代各種基本矛盾和國際上各種政治力量的分化和改組,提出了關于三個世界的偉大戰略思想,揭示了第三世界與蘇美兩個超級大國的矛盾以及美蘇兩霸之間的矛盾。并多次論述了帝國主義與戰爭、戰爭與革命的關系。指出,關于世界大戰問題,無非是兩種可能,一種是戰爭引起革命,一種是革命制止戰爭,指明新的世界大戰的危險依然存在,各國人民必須有所準備。毛主席的這些科學分析和有關論述,繼承,捍衛和發展了列寧關于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是我們進行反帝反修斗爭的銳利武器。毛主席還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發表了關于理論問題的重要指示,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學說,更加深刻地指出了社會主義歷史階段長期存在的主要矛盾,主要危險和革命的重點對象,分析了產生修正主義的國內社會基礎和階級根源。為我們堅持反修防修,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指明了方向。
同志們,我們學習《帝國主義論》要同學習毛主席的著作和反修防修的重要指示結合起來,同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結合起來,同現實的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結合起來,同改造世界觀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階級斗爭、路線斗爭和繼續革命的覺悟,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為更好地完成時代賦予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而長期斗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