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通過剝削起家,用不義之財,開了工廠、商店、銀行、礦山等等以后,他最初的那點兒資本,就跟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家當成百倍、成千倍,甚至成萬倍地往上長。有個資本家,一九○一年在江蘇省無錫地方開了一家面粉廠,最初只有六千塊錢的資本。可是三十二年以后,他竟然發展成一個有十幾家面粉廠和九家紡織廠的資本家了,資本由原來的六千塊增長到兩千九百多萬塊,比原來多了四千八百多倍。
資本家的家財這么源源不斷地往上長,是啥原因呢?他們發財致富的秘密在哪兒?
資本家為了騙人,大扯其謊,說什么他之所以能發財,是因為他有錢,有機器,有礦山。他們說:“錢能生錢,利能滾利”、“機器就是搖錢樹,礦山就是聚寶盆”、“是機器生產出商品,給我帶來了利潤”,……
是這樣嗎?鬼話!
大家都懂得這樣一個道理:社會上的一切財富,都是工人和其它勞動人民憑勞動創造的。機器也好,礦山也好,本身都是死東西,是創造不出財富來的。如果沒有工人開動機器,機器就不會生產出產品讓資本家拿去作商品賣;如果沒有工人開礦,礦產不過是埋在土里邊的東西,是不會給資本家生財的。至于錢,資本家如果不拿它們作為資本,去雇工人,買機器,辦廠礦,開商店,而把錢鎖在柜子里,也決不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利潤。一句話,資本家的萬貫家財,包括他們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全都是工人和其它勞動人民創造的,資本家是靠了剝削工人和其他勞動人民發財的。
資本家害怕拆穿事情的真相,找一些幫他們說話的人叫嚷著:“資本家‘給’工人工錢,就是工人勞動的報酬,資本家沒有剝削工人。”
資本家更是大喊大叫:“工人做工,我‘給’了工錢,這完全是‘公平交易’,我沒有剝削工人。”
工錢,真的是工人勞動的報酬嗎?工錢,真的是資本家“給”工人的嗎?工人拿了工錢,真的就沒有受剝削了嗎?
不。工錢不是工人勞動的報酬,而是工人在舊社會被迫出賣勞動力的一種價格;它更不是資本家“給”工人的,而是工人自己用勞動創造出來的財富當中的一小部分,資本家就是用付工錢作為手段來剝削工人的。
為什么這樣說呢?
最不公平的買賣
讓我們先來看看資本家是怎樣用付工錢當外衣,掩蓋他們剝削工人賺錢發財的本質吧。
是的,工人給資本家做工,資本家是付了工錢的。乍看起來,一個做工,一個“給”錢,好象工人的勞動,已經得到了報酬,看不出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可是我們追問一句:
“工人給資本家做了多少工?資本家付給了工人多少錢?”問題就在這兒。
工人給資本家做工,資本家付給工人工資,這在舊社會,實際上是在做一筆買賣勞動力的生意。工人被貧困的生活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把自己的勞動力賣給資本家,資本家當作買一件商品那樣用錢(工資)買下工人的勞動力。
可是,資本家花了多少錢買下工人的勞動力呢?很少;而工人所創造的價值,要比他出賣勞動力的價格多得多。所以說,工錢并不是工人勞動的報酬,而是資本家買工人的勞動力所花的價格;資本家所花的這個價格,也不是資本家“給”工人的,而是工人自己勞動創造的價值當中的一部分;資本家叫嚷說什么這是“公平交易”,那是十足的胡說,其實是最不公平的買賣。
這只要舉個例子,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一個在資本家制帽廠里做工的工人,他每天干十個鐘頭的活,生產五頂帽子,工資是兩塊錢。可是這個工人一天十小時生產的五頂帽子,按照市面上的價格,能賣十元錢,扣掉做五頂帽子所花費的各樣成本、工具折舊等等六元錢以外,還有四塊錢的純利,這就是這個工人一天所創造的價值。
這個工人一天十小時創造了四塊錢的價值,自己只拿到兩塊錢的工資,剩下的兩塊錢就被資本家剝削走了。
這個工人一天干十個鐘頭的活,創造四塊錢的價值,而他自己所拿到的兩塊錢工錢,只要他干五個鐘頭就能得到,剩下的五個鐘頭,算是給資本家白干了。工人給資本家白干的這段時問,在革命理論書上管它叫剩余勞動時間;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里邊所創造出來的價值,管它叫剩余價值。資本家就是靠剝削工人剩余價值發財的。
在舊社會,資本家對工人剩余價值的剝削,非常殘酷,一般的至少也是一半對一半,就是說,工人干一天活,有一半時間是剩余勞動時間,給資本家白白地生產剩余價值。個別的甚至殘酷到叫人不敢相信。
廣西栗木礦區有幾個老礦工,給資本家算了一筆剝削賬:解放前,礦上的工人,一個人一天要干十五個鐘頭的活,最少要生產五斤礦砂。五斤礦砂最少值十五塊錢。而礦工的工錢,每天卻只有兩角。這就是說,一個采礦工人一天干十五個鐘頭的活,剩余勞動時間就占了十四個鐘頭零四十八分鐘;一天創造十五塊錢的財富,剩余價值達到十四塊八角錢。你看,解放前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多么兇狠!
看到這里,你一定很氣憤:這太不合理了,真是一筆不公平的買賣。
有的青年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在舊社會,工人出賣勞動力,既然是象賣商品一樣,那么資本家出的買價這么低,工人就不會抬高賣價嗎?要不,我不賣不行嗎?
要知道,在萬惡的舊社會,社會上的生產資料,都被剝削階級所霸占所利用,在它們殘酷的剝削和蹂躪之下,到處都不斷有破產和失業的勞動人民出現。特別是農民,遭受地主富農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大批破產,千千萬萬的勞動力,到處流浪。他們在街頭上,白天黑夜地拼著很長很長的隊,等人來買自己的勞動力。資本家趁人之危,在招工的時候,就跟買“破爛東西”一樣,隨便挑揀,隨便壓低價錢。你嫌價格太低不愿賣嗎?行,市場上等著出賣勞動力的有的是。你想想,在罪惡的舊社會,出賣勞動力的工人,能賣得上價錢嗎?不能。
賣不上價錢怎么辦?不賣嗎?也不行。因為失業的威脅更嚴重。資本家就利用這一點,盡量招工人,使工人階級經常處在饑寒交迫之下,更便于他們不斷地加重剝削。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是多么殘酷了。表面上看,它沒有人身束縛,工人跟資本家的關系,好象是自由的勞動力的買賣關系,誰也沒有強迫誰。可是,如果我們剝開它的外皮,看看骨子里邊的東西,就會發現,什么“自由”啊!只不過是騙人的鬼話。在資本主義制度底下,工人只有挨餓的自由,失業的自由,賤價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而資本家卻拿“自由”當作招牌,掩蓋他的極其野蠻、極其殘酷的剝削行為。它用一根人們眼睛看不見的繩索,把工人捆綁得死死的,強迫工人不得不“自由”地把自己的勞動力送上門去,賤價賣給資本家,從而“自由”地忍受資本家的剝削。
現在,我們把資本家發財的秘密揭開了:原來資本家剝削工人,主要是用十分便宜的價錢,把工人的勞動力買下來,然后剝削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里邊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從而使自己發財致富。
既然資本家是靠剝削工人剩余價值發財的,那么,工人的剩余價值越大,資本家發財不是也越大嗎?一點兒也不錯。所以資本家為了多賺錢,發大財,總是想盡辦法,增加對工人剩余價值的剝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