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網上瘋傳一段視頻:一位教授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突然一名學生三步做兩步沖上講臺,奪過教授的話筒,痛斥教授眼里只有錢,學習就是為了錢……并喊出振奮人心的一句話:我們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
教授多次試圖搶回話筒均告失敗,不過,臺下掌聲不斷送給了這名“搶話筒”學生。
怎么回事?
原來是一名大學教授,在課堂上公然輸出功利性價值觀及矮化祖國的相關言論,包括“同學們讀書就是為了錢”等,震碎了我們的三觀。
我們不禁發問:讀書為了什么?或者說,我們為什么而讀書?
安徽省廬江中學學生上演“狂飆”,獲無數“點贊”
據合肥市廬江縣政府新聞辦情況通報顯示,該事件起因是教授宣揚內容不當,引發師生不滿。
具體有多么的“不當”呢?
2月18日下午,合肥師范學院副教授陳宏友來到廬江中學,進行感恩主題演講,但因演講PPT無法播放,陳宏友教授開始“脫稿”演講, 他說了最雷人的兩句話:
1、“同學們讀書就是為了錢”,不要談什么理想抱負,因為,金錢就是力量,有錢就有一切。
2、“我們成績好的人最好要找外國人,結婚生子,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雜交出更好的精英”,讀書就是為了和外國的優良基因相融合。
隨后,一名高三學生勇敢的站出來“挑戰權威”,跑上講臺搶了陳宏友的話筒,上演一場“狂飆”,大聲怒斥該教授,對全體師生喊出了“學習,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并發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吶喊!全場一陣陣掌聲響起。
事發之后,有記者去采訪當地學校,你們會對那個沖上講臺的學生進行處理嗎?
學校的回答令人欽佩。
學生干嘛要處理?我們的學生三觀很正,很好。
沒想到一個演講PPT壞了,意外的讓一個有辱三尺講臺的教授原形畢露。
世道沒有變,變的是那些行為失范、枉為人師者。
被學生轟下臺的,不僅僅是陳宏友的教授身份和軀體,還有他為人師表的靈魂和師德!
枉為人師,德不配位,必遭災殃
《朱子治家格言》有云:“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品德尤為重要,一言一行都是規范自己,才能對家長負責、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成為學生真正的“指路明燈”。
然而,這名教授言論令人三觀盡毀,原來讀書是用來“雜交”的?
在臺上卻大放厥詞,滿嘴胡語,當著滿堂師生,大談金錢享樂至上,讓人震驚。
聽聽,這是一名堂堂大學教授應該說的話嗎?是這樣教書育人的嗎?
這讓那些中學生們怎么想?
大千世界,滾滾紅塵,多數人都在為名生存、為利奔波,無可厚非。
很難想象,一個高校講師能出口成章,傳播這樣負面的價值觀。
錯誤價值觀無孔不入
不得不說,以陳宏友為代表的這類“敗類”,與我們面臨的境外意識形態滲透不無關系。
美國長期處于世界霸主地位,他們為了穩固自己的國際地位,不斷宣揚所謂“民主自由”、功利主義等美式價值觀。
還記得美國中情局對華戰略《中國十誡》嗎,第一條就是:盡量用物質來引誘和敗壞他們的青年,鼓勵他們藐視、鄙視、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別是共產主義教條。替他們制造對色情奔放的興趣和機會,進而鼓勵他們進行性的濫交。讓他們不以膚淺、虛榮為羞恥。一定要毀掉他們強調過的刻苦耐勞精神。
而教育、文化和娛樂等領域,就是他們重點滲透的點位!
近年來,被境外勢力操控的教師不在少數。
2014年1月,中央民族大學一名維族教師伊力哈木·土赫提與境外“東突”勢力勾結,利用互聯網鼓吹“新疆獨立”,利用講堂煽動“推翻政府”。
2018年吉林省某醫學院澳大利亞籍教師卡洛爾策反學生,后被我國家安全機關抓獲,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019年“修例風波”發生后,香港警方拘捕的6000多人中,其中70人為教師或教學助理,數字令人震驚。
2022年,人教版數學教材涉嫌“毒教材”插圖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這名“語出雷人”的教師是否被境外勢力洗腦、操控還真不好說,應該好好查查。
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士強曾說過,要警惕一些專家學者,可能有些已被資本操控!
此次事件值得我們深思
這一堂課的“講師”是“逆天學生”,而不是“大逆不道”教授。
這起“學生奪教授話筒事件”給所有的教授高知上了一堂警醒課,給我們每個人都上了一堂生動的弘揚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課,也給教育主管部門敲了一記警鐘。
那就是,要確保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確保把主流價值觀牢牢抓在自己手中,防止被別有用心人員帶壞節奏。
怎么看“功利”這件事?
追名逐利本身沒有錯,但這種追求應該有“尺度”,不能無底線。一切圖名、圖利、圖錢、圖樂,以及待人處事視回報而追求的功利化心態,就會給社會肌體造成深入骨髓的損害。社會如若出了問題,所有社會成員都將一樣受到侵蝕而無一幸免。
說到底,人可功利,但不可功利化。
那些讀書報國者帶給我們時代的感動與震撼
讀書為了什么?這個問題,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早就給出了答案。
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孫中山告訴我們,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
不顧美國政府阻撓、讀書學成后毅然回國投身新中國建設的“兩彈元勛”錢學森告訴我們,“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
敬愛的周總理十二三歲時,面對“你們為什么而讀書”的課堂提問,清晰堅定地告訴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至今回蕩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間。
習總書記2019年1月在天津南開大學考察時,講述原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提出的“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告訴我們報效祖國才是讀書人的最終歸宿。
讀書愛國,在過去,在今天,甚至在未來,均在我輩之肩上。
少年強則國強。
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知識改變命運、科技創造未來,經濟塑造話語權的新時代。
中國的復興在科學家的指尖,在文學家的筆端,在經濟學家的掌中。
好好讀書,報效祖國,是我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成就自己美好人生的關鍵所在。
絕不是“大逆不道”教授口中的“與外國人優良基因雜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