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本質主流觀點研究札記摘要
重新回到十四大報告 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本質
——社會主義內部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本質
征漢文
今年8月1日,筆者的兩篇文章——當前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解讀為什么違背鄧小平的本意、“社會主義本質”的主流觀點違背了實踐的辯證法和思維的辯證法——在有關網站發表以后,多位網友跟貼。筆者在閱讀了網友們的觀點以后,深感對社會主義本質問題有進一步分析的必要,所以,近幾個月里,閱讀了一些文獻,進行了一些思考,形成了洋洋5萬字的讀書筆記及一些體會。經努力,搞了現在的這個摘要。內容主要包括三個層次: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本質;不同的社會主義有不同的本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部不同的問題具有不同的本質。并以此文來答謝關注該問題的網友們。
一、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本質
(一)如何看“事物”?
事物,作為哲學上的一個概念,“對象即是事物”,“作為確定性的認識對象,都可以稱為事物”。[①]
(二)如何看“本質”?
事物的本質,與事物的現象相聯系,與事物的屬性、性質、特征等相聯系。(1)“特征”既是現象的也是本質的。認為“特征”僅屬于“現象”,這是片面的。(2)特征、屬性既是內在的也是外在的。屬性是內在與外在的統一,只要綜合一下《辭海》中關于“屬性”和“本質屬性”這兩個詞條的各自內涵,就可以獲得相應的認識。特征和本質特征、基本特征對于事物的內在性和外在性方面,與屬性、本質屬性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義和作用。(3)本質,是對事物的本質屬性或根本性質或基本特征的概括,既是對事物自身內部聯系的反映,又是對一事物與它事物根本區別的反映。
(三)如何看“事物的本質”?
1.本質總是指具體事物的本質。它是對具體的、各別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基本特征的反映。2.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本質。事物是多樣的,本質也是多個的;本質與事物又總是逐一對應的。3.事物的本質,如果簡明地說,就是對該事物下“定義”。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是否深刻、正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對該事物所下的定義是否準確。
二、不同的社會主義有不同的本質
(一)號稱“社會主義”者具有共同的本質——批判和變革當時的資本主義。
在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中,產生了數十種社會主義流派。社會主義的各流派由于產生的歷史條件不同,又可以較明顯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產生以前產生的社會主義流派。第二階段,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產生與發展的時代產生的社會主義流派。各種社會主義流派之所以都叫“社會主義”,是因為他們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都批判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二是都主張對當時的資本主義進行變革。
(二)不同的社會主義具有不同的本質——因變革資本主義的手段、方式、目標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封建的社會主義(加上基督教的社會主義)——“控告資產階級的主要罪狀正是在于:在資產階級的統治下有一個將把整個舊社會制度炸毀的階級發展起來”;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他們想通過和平的途徑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激烈地反對工人的一切政治運動”;民主社會主義——把民主思想與社會主義聯系在一起,目的是建設政治民主、社會民主、經濟民主并推進國際民主的“社會主義”,實現這一目的的政治手段是民主,公開反對馬克思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的亦即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主張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并以無產階級專政、政府主導經濟為基本手段,變革資本主義。
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公有制,無產階級專政和政府組織經濟則是其兩個主要表現。它是研究并解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產生。
1.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占有的不相容性”。[②]其中,所謂“社會的生產”:一是生產資料(生產前提)的社會化。二是生產過程的社會化。三是生產成果的社會化。其中,所謂“資本主義占有”,包括“生產過程的資本主義占有”和“生產前提與結果的資本主義占有”兩個方面。最后,指出“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占有的不相容性”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③]
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兩個表現:“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占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占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個別工廠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中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④]
3.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運動導致公有制、無產階級專政、政府組織經濟。“無產階級革命,矛盾的解決:無產階級將取得公共權力,并且利用這個權力把脫離資產階級掌握的社會生產資料變為公共財產。……從此按照預定計劃進行的社會生產就成為可能的了。”[⑤]
公有制成為科學社會主義本質的核心內容,就在于解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必然性。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以公有制為主體。無產階級專政和國家組織公有經濟是其主要表現。
本文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的內容則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無產階級專政和國家組織公有經濟是其主要表現。
1.以公有制為主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核心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在堅持和發展公有制的同時也要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因此,以公有制為主體就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核心內容。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核心內容為什么是“以公有制為主體”?
以公有制為主體,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根本標志,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因而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之所在;以公有制為主體,要把能不能為無產階級服務和怎樣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問題區分開來。
(2)什么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以公有制為主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公有制,一是指獨立的公有制經濟體,具體表現為公有制企業如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等,二是指獨立的經濟體之中的公有部分,如混合經濟中的公有部分。股份制不一定是公有制,混合所有制也不一定是公有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以公有制為主體”,黨的十五大報告有較系統的闡述。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明: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第三,國有經濟對經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
(3)無產階級專政和政府組織經濟是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公有制為主體”的主要表現。
要實現公有制,必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和政府組織經濟;要實現以公有制為主體,也必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和政府組織經濟。無產階級專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是唯一的:不存在像所有制上“以公有制為主體”那樣來一個“以無產階級專政為主”的問題。政府組織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保證。
2.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理論,使我們能夠回到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問題。
3.“以公有制為主體”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是一個發展中的理論。特別是政府要制定一套規范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通過公有制經濟政策的導向作用,發揮公有制經濟在引領社會發展方面為主體的作用。其中,如何制定公有制企業中的公平分配、遏制腐敗等方面的政策,是現階段最為迫切的要求。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部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本質
“問題”是黨的十四大報告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時的用法,本文也沿用之。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不同的社會主義“問題”具有不同的本質。
黨的十四大報告將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括為九個問題,其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形成一個獨立的“事物”,所以,它們之中的每一個都有其自己的本質。例如:“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問題上”,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上”,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在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上”,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在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問題上”,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等等。它們的簡稱應當分別是: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本質,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本質,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本質,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的本質,等等。
(二)鄧小平理論中的“社會主義本質”,是關于“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問題的本質。
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分支,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范圍內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理論分支中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本質的理論。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會主義本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本質,它只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若干具體“問題”中的一個“問題”的本質。應當按黨的十四大報告所概括的那樣在“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問題上”講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理論。
教科書把黨的十四大報告對鄧小平理論所做的概括完全拋在一旁,另搞了一套對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概括,它這樣做,給人們所帶來的,不是更多的知識,而是更多的疑問。
(三)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既不是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理論,也不是關于“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
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回答了什么問題?教科書既沒有說它同時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什么是社會主義,也沒有說它回答了其中的一個問題,只是說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的認識。這不是科學的表述。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不能被解釋為“什么是社會主義”的理論。當人們說什么是社會主義本質時,通常是指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是社會主義區別于資本主義的因素。社會主義區別于資本主義的,不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等等。
(四)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理論與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是對不同事物本質的反映,二者并不存在矛盾與沖突,不能以其中的一個否定另一個。
社會主義根本任務與社會主義根本制度是不同的事物,它們本來就應當具有不同的本質。用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問題上的、以解放生產力等為基本內容的、現在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代替甚至否定用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問題上的、以公有制為基本內容的、以往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在于忽略了各自的具體條件,從而造成了當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混亂。以往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具體條件是“制度”,它的完整的表述應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是公有制;現在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具體條件是“根本任務”,它的完整的表述應當是: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教科書不分具體條件地以現在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取代以往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從而造成了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混亂。
[①] 高清海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上冊)第211-212頁,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
[②]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744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758-759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④]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746-747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⑤]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759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