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會主義本質之我見
范朽仼 2009年8月
社會主義本質的問題,實在是太重要了。只有弄清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本質,才能知道什么是社會主義,才可以此對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方針、政策和實踐進行真偽鑒別。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7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消滅私有制,實行公有制,以消除剝削的根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把話說的直白些,共產黨就是消滅私有制的黨,不消滅私有制,不搞共產,而大搞私有化的共產黨,就不是共產黨,充其量是徒有其名背叛共產主義的假共產黨。
馬克思,恩格斯親手建立的第一個國際無產階級秘密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明確了戰斗目的: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建筑在階級對立上的資產階級歸社會,建立無階級、無私有財產的新社會。
從此開始,無數的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英勇戰斗,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的核心,就是公有制,即共產,也即“公產”。
探討社會主義的本質,必須先透過從理論上描述的共產主義表象,揭示共產主義的本質,且必須圍繞“公產”這個核心,展開討論社會產品,社會人員,社會公正這三大社會狀況,從中扼要把握社會本質。
(一) 共產主義社會是以公為其本質的社會
一.社會產品狀況
共產主義的社會產品從理論上講是極大豐富,在這極大豐富的社會財富中,最主要的生產資料是單一的全民所有的公產。公產是無剝削社會的基礎,共產或是公產是共產主義和共產黨名稱的來由。生產資料的單一公產是共產主義社會第一位的核心本質。
二.社會人員狀況
共產主義社會有極其豐富的社會產品,顯示了其高度發達的生產力第一要素的社會人才,有極高的技能素質,還有極高的勞動積極性、自覺性和極高的共產主義思想覺悟,即對應于公產的公心品德,也就是“公德”,公德在共產主義社會人員諸多高素質中是最顯要的素質。存在決定意識,公德是在公產的基礎土壤中產生出來的,是公有制的產物。理想的公德表達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人的精神面貌狀況,公德是共產主義社會第二項本質。
三.社會公正狀況
共產主義社會沒有階級,自然也就沒有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她實行的是人類社會最為關注的生產關系中三大內容之一的產品分配形式“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有高度水準公德的人群構成的社會,其社會關系,社會制度和社會生活現實呈現出最理想的公平正義狀況,是無階級對立的和諧社會,是理想的干凈社會。公平,正義是在公產基礎上,在公德的條件下產生出來的,理想的公平、正義即為公正,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三項本質。
公產,公德,公正,即各獨其意,又互相關聯,實是三公一體。公產屬經濟基礎范疇,公德屬意識形態范疇,公正屬社會理想范疇。公產是社會公正與公德的基礎,公德呵護公產,促進公正,而社會公正又維護著公產公德的地位,三者相互促進,共同展示這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總而言之,共產主義社會是以公(共產、公德、公正)為其本質的公有制社會,由此推論,與其相對立的資本主義社會就是以私為其本質的私有制社會。
人類在由原始社會步入階級社會后,這種公與私的對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且隨著時代的推進文明的發展愈演愈烈,大規模的各種斗爭風起云涌。卻因沒有正確的理論作指導,而沒有結果。只有在誕生了馬克思主義后,這種公私對立的本質才得以在理論上被揭示出來。《共產黨宣言》的偉大功績就在于使人類社會第一次誕生了以公為其奮斗目標的共產黨,從而使公與私的斗爭有了明確的目的性、階級性和組織性。
以公有制和私有制斗爭為核心的為公為私斗爭的觀點,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種路線,兩類黨派斗爭實質的觀點,是共產黨人判斷大是大非標準的基本思路,是辨別真假四項基本原則的分水嶺和試金石。公私斗爭最為明顯的斗爭形式是階級斗爭,他是以無產階級(無資本、無產業、無生產資料的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與資產階級(有資本、有產業、有生產資料的剝削、壓迫階級)兩大階級之間你死我活的斗爭方式表現出來的,也是以黨派斗爭、路線斗爭、集團斗爭,甚至是武裝戰爭的形式表現出來、公私斗爭是人類社會進步到共產主義社會期間的主要斗爭,他是階級斗爭的實質。
(二)社會主義社會是逐步靠近共產主義本質的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級,她是在公私斗爭中逐步靠近以公為其本質的社會。她“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因此,她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存在她脫胎出來的那個社會的痕跡”。所以,社會主義的本質與共產主義的本質,應有其相同的“三公”共性,也應有因其三公程度不同而造成本質上不同的個性。從這個認識出發,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探討才能有正確的結論。
一、生產資料漸公產
社會主義社會產品中的生產資料,不是單一全民所有的公產,而是逐漸靠近單一公產這個目標,是全民所有和廣大勞動人民集體所有的公產,在社會生產資料的全部中占主導地位,對此已特將其載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國共產黨的黨章中。生產資料漸公產是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期間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只有保住了公產的主導地位,才會有執政的搞共產的共產黨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有實力才會有權力。因此說,公產的主導地位是社會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命根子。生產資料漸公產是社會主義社會第一位的核心本質。
唯獨實行生產資料漸公產的公有制,人民大眾在公有制企業里聯合勞動,才會有當家作主的權利,才能更好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唯獨逐漸消滅私有制,才能先是消除階級對立,進而消滅剝削,再是避免兩極分化,最后才是逐步實現社會的穩定和諧,人民大眾的共同富裕和小康生活。這美好的憧憬不是單靠軍警維系的,也不是單靠口號能實現的,必須從根上用心,用力逐步消滅私有制,而不是加速大搞私有化才能實現的。公有制下私有化的斗爭,是當今中國問題的根結之所在,核心之所爭。在狼與羊的動物世界里,永遠是你死我活的斗爭,在階級對立的人類社會中,始終沒有普世的和諧觀。
兔子蹬鷹的動作,鷹認為是不和諧的行為。“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壓迫者認為是不和諧的吼聲。當弱者不堪忍受反抗時,強者總是勸說要以和為貴。就這樣強者忽悠弱者上千年,好在歷史也以此起彼伏的階級斗爭方式回應了和為貴的理念上千年。跪地求生,屈辱偷生;奮斗求生,尊嚴人生。這是常識。在社會主義時期,還存在著階級、階級斗爭。公產的管理權、經營權、處分權并非都掌握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干干凈凈做事”的真正走社會主義道路的馬克思主義者手中,正如毛主席所說:所有制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有的當權者靠權勢,給自己加薪,為親屬封官,用公款私費,靠干股分紅等等手段肆意進吞公產。他們把干群之間的魚水關系變成了魚肉關系。那些所謂的企業家殘酷剝削職工的剩余勞動價值,他們不謀公產謀私產,熱衷于用私有化取代公有制,從而使私產份額大大超過公產份額,從根本上撼動社會主義公產的主導地位,他們冒犯違憲違章之罪把中國拖向資本主義道路,這種倒行逆施的罪行,必遭歷史的追究和清算。公產不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不是社會主義社會。
二、社會風氣重公德
社會主義社會的人員主要指維護公有制的工農兵及知識分子勞動大眾,他們的精神面貌公心品德是與公產的程度相適應。注重公德的社會風氣,需要執政的共產黨在嚴酷的公私斗爭中以德為先做師表,著力倡導培育,使公德意識成為人們崇尚的社會風氣,全社會注重公德,使公德逐步靠近共產主義水準。
社會主義社會需要大量能發明,能創新,懂科學,有技術的人才。人才是生產力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掌控科技的人才不是老二,而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不斷提高,從而推動社會發展進步。這其中的關鍵是人才,而人才諸多素質中的維護公產的公心品德即公德素質則是關鍵素質。所以說社會風氣重公德是社會主義的第二項本質。
在我國社會主義實踐中,先后涌現出雷鋒,焦裕祿,王進喜等大量的具有高尚公德的先進人物。他們的事跡傳遍神州大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楷模。他們能夠成為那個年代的英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受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風亮節的熏陶感染,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的高尚公德為他們作出了榜樣。
2008年9月12日 ,《報刊文摘》轉載了吳連登“給毛主席當官家”一文。文章談到了在困難的1958年,毛澤東將自己的每月610元的一級工資降到了三級404.80元。在后來的十八年并一直到逝世也沒有再給自己增加一分錢。除了這404.80元外,他沒有任何津貼。毛澤東的工資只相當于那個年代一個二級工工資的10倍。他每月的固定支出是房租84元,取暖費30元,孩子的學費15—30元,親戚的生活費30元。剩下的200多元主要用于吃飯,吸煙,喝茶和待客。這和如今那些每月拿的月薪是工人的數十倍、數百倍。甚至更多倍的也在說為人民服務的人來說是多么鮮明的對比!吳連登在文章中提到毛主席在外面開會,如果吳連登沒帶茶葉,在人民大會堂就是喝一杯茶他也要付2角錢的茶費。這與現在吃滿漢全席也不花自己一分錢,允許用公款吃喝每年要花掉六千億元人民的血汗錢的狀況形成了多么明顯的對比!毛主席的一生,是為強國福民嘔心瀝血操勞的一生。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他的七個親人先后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毛主席逝世之時沒有自己一分錢的存款,這與當今那些把大量的錢存到國外,或是讓其子女攜巨款改國籍跑到國外定居的人又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照!毛澤東就是偉大,他留給全國人民的是永放光芒的毛澤東思想,他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這是當今那些為富不仁者花多少錢都辦不到的事情。
從上述事實即可看出,以毛澤東為首的這些老革命家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最有公德的共產黨人,他們用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模范表率行為贏得了全國人民無限愛戴和信任,他們靠相信、依靠和服務于人民大多數的原則法寶,把一個貧窮落后的中國領導得萬眾一心,欣欣向榮,就連世界上那些敵視中國的帝國主義國家也不敢輕視,都紛紛與中國建交。以德育人,以德服人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國者治好國家的 前提條件。不用公款吃喝,控制官民財差,是對當權派最起碼的公德要求。對執政者來說,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尤為重要。以公德為先,以潔身做事,其服人效果遠勝于千百個反腐敗說教文件的作用。
當權執政的共產黨,必須一手抓公德倡導,典型引路,另一手抓貪腐苗頭,懲治貪官。歷史的經驗值得借鑒,建國初期中央對原長征干部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案的處理就是典型的實例。劉青山臨刑前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死了比活著的意義大。果真不假,黨中央毛主席收到了殺一儆百的效果,控制和預防了腐敗的蔓延,挽救了成千上萬個可能會發生問題干部的政治及肉體生命。從此往后,中國上頭廉潔下不貪的局面竟然保持了二十多年。從這一點來看,劉青山、張子善死的好,死的應該,黨中央對貪污腐敗分子的處理正確及時,英明果斷!中央的反腐行動在黨內產生了很大的廉潔風氣的慣性作用,直至到了中國已經特色社會的第二年(1980年),還會有姚依林副總理在江蘇常熟縣調研時補交伙食費的故事發生,當時規定伙食標準是每餐四菜一湯,而在最后一餐時,食堂給他另加了二個地方特色菜,受到了姚副總理的批評,并用個人的錢補交了伙食費。那時的干部把吃飯自己掏錢,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事,而用公款吃喝人民的血汗,認為那是不可思議的丟人事情。
曾幾何時,中國從社會主義社會轉入到特色社會后,私有化加速取代公有制,社會風氣急轉直下急劇敗壞,中國成了世界上唯一允許用公款吃喝的國家,即使每年查處,關殺成千上萬“以錢為綱”路線的犧牲品或叫倒霉蛋的貪官污吏,也仍然遏制不住腐敗泛濫的勢頭。而那些“以錢為綱”路線的受益集團權貴資產階級,卻依然在享受腐敗,魚肉人民。特色社會的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充斥著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的丑事。看見老人跌倒不敢扶(怕沾包),看見地上有錢包不敢撿(怕陷阱),看見有人干壞事不敢管(怕招禍)。特色社會成了好人不敢做,家家都裝防盜門的社會。這是一個缺乏誠信、缺失公德的社會,缺失公德的社會不是社會主義社會。
當今世間最為流行的一句話是:腐敗官員最企盼的就是升官,發財,死老婆三件事。我們不妨就從這三件事入手,查他們買官、賣官的政治問題,查他們貪污受賄的經濟問題,查他們玩女人包二奶的作風問題,發動群眾與紀檢專職部門相互結合,清除那些腐敗官吏,以純潔黨的隊伍。
當前急需采取晾曬當權官員及其親屬家產與官位狀況等措施,這項措施是鑒別真假共產黨員的試金石,是鏟除腐敗癌瘤的手術刀,是暴露腐敗分子的照妖鏡。制定以公示官員家財及親屬官位狀況為核心內容的反腐敗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是即得利益集團終究阻擋不了的時代潮流,非如此不能恢復到三十年以前的廉潔局面。
據說,在全國超億元家產的富翁都像是其他暴發戶及被查處的腐敗分子一樣,都搞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頭銜,富翁們在人大及政協中占據了多數,他們是為私有經濟保駕護航的衛道士,能讓反腐敗法通過嗎?(據說正在醞釀制定通過什么《動物福利法》)。即是迫于國際國內壓力,猴年馬月后通過了反腐敗法,那些托共產黨腐敗之福,而暴富起來的即得利益權貴們,能認真執行嗎?但愿不再是作秀行為。有人預測目前正處在腐敗與反腐敗的相持階段,這個階段大約是二十年,反腐敗勝利階段也大約是二十年,四十年以后的事有誰知道。但是我們卻知道,腐敗風從特色社會大搞私有化始,也只能隨公有制的勝利才結止。
那些每年僅吃喝就揮霍掉百姓的血汗錢六千億人民幣的”公仆”們,那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權貴們,嘴里喊著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心里卻想著怎樣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到自己家中,供子子孫孫享用繼承,僅管是家財萬貫,還不忘給自己帶上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桂冠,以妄想名利雙收。但是人民是不會為其樹立貞節牌坊的。因為他們是最缺公德的人。這些人即使再一意孤行,也該顧忌其子孫后人的感受。正如秦檜的秦氏后人在岳飛墓前所云:宋之后人少名檜,我在墓前愧姓秦。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不乏那些受人敬仰可歌可泣的歷史名人,他們所以名揚古今,都是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都是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為強國福民者萬古流芳;平庸無為者稍縱即逝;而禍國殃民者,則遺臭萬年。凡是具有高尚公德的人,在人民心中就樹立了一面永遠的豐碑。
三、社會現實愈公正
社會主義社會是愈趨公正的社會,所謂社會公正指的是一方面社會關系、社會制度中法定的公平正義,另一方面指的是社會生活現實中,表現出的公平正義。
在中國,在現階段,人們因其經濟地位(主要是家財狀況)和對待公有制態度的不同,而被劃分在不同階級里的人,對待同一事物(包括公正)的立場,觀點,態度都不會相同,什么階級的人,說什么樣的話,從來就不存在普世的公正觀。
例如,私企老板說:工人給我干活,我給他們工錢,這是公正。工人說:老板侵吞了我們的勞動剩余價值,成了大款,這是不公正。
再如,窮人和富人同樣的過失犯法,被罰相同的20萬元,這對窮人來說,將意味著即使砸鍋賣鐵也還不上全部罰款;而對富人來說,這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絲毫影響不到他那花天酒地的豪華生活。面對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站在窮人的立場上看這是法律本身的不公正,只有按其家財多少的比例進行罰款才算公正。我們需要的是站在維護公有制和勞苦大眾立場上看的社會主義公正,不是兩極分化受益方的公正。
單就其社會主義“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為主的分配原則來說,這一是社會主義社會產品還不那么豐富,對社會成員只能是按勞分配,這二是社會成員的公德水準還達不到都自愿各盡所能為社會做貢獻的程度,這三是人們的才能不同,對社會的貢獻不同,其收入也就不同。共同富裕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弄好了能達到有差別的共同富裕,這是公正;弄不好實行以按資分配、按官位分配為主的做法,則必定造成比舊社會的兩極分化還要嚴重的兩極分化,這就是不公正。
我國是搞共產的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執政黨必須站在維護公有制的勞苦大眾一邊實現社會主義的公正。對公有制不利的公正,不是社會主義的公正。
對此筆者認為政府至少應該做到:
堅持“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為主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嚴格限制企業主肆意榨取勞動者剩余價值的剝削行為,以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實行廣義的均富限富政策:
限定薪酬級差率,以防官民財差失控
限定個人所得(包括遺產及饋贈收入)級差稅率,如收入一千元者交稅1%,每增1千元收入增稅率1%,最高個人所得稅率應暫定在51%為妥,以防加大兩極分化及貧富世襲化。
限定企業、行業法定利潤率,以防壟斷暴利損人。
擴大大眾福民面,讓勞苦大眾能共享社會主義優越性成果,如把每年用于吃喝旅游的巨額公款改用到百姓住房、就醫、子女入學、交通等方面的減免費,以實現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醫、學者有其校,徹底改變目前勞苦大眾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憂心忡忡而掙扎在貧苦線上的慘狀。這些都是明顯的不公正現實,缺失社會主義公正的社會,不是社會主義社會。
實行上述福民政策,實現社會主義公正,對于那些兩極分化的收益集團來說,這是他們不愿意的事,但卻是中國億萬勞苦大眾翹首期盼的事。
當然,社會主義社會的公正,主要是通過生產資料公有的辦法來建立的。而維護社會主義的公正,則要靠公德引導和國家機器的作用來實現。
所以,相對的公正,在人民民主專政條件下的公正,在維護公有制的人民大眾立場上的公正,逐步愈近理想的共產主義水準的公正,是社會主義的第三項本質。
長期以來,人們把計劃經濟模式,看作是社會主義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場經濟模式,看做是資本主義特征之一,這都是偏見,其實,計劃經濟是按經濟規律的要求,由人為計劃來管理的經濟,在操作中,經濟規律不是那么好把握的,因此,會出現一些紕漏。市場經濟是以市場需求、商品價格為導向的經濟。在操作中,市場經濟常變成是不管黑錢贓錢,只要能賺到錢就是好錢的“貓論”經濟,貓論經濟就是事實上的私有制經濟,是以錢為綱的經濟。
市場的需求能影響計劃的制定,而計劃的制定又能影響市場的需求,兩種經濟模式各有利弊,對兩種經濟模式進行有機結合,揚長避短,相互調劑補充,用好市場經濟的長處,這就是社會主義的有計劃的市場經濟。
經濟模式不能全表達社會本質屬性,唯有“公”字確切些說是三公(公產,公德,公正)最能表達社會主義本質。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社會,是經過公私斗爭(其核心是公有制與私有制的斗爭),在人民民主專政條件下,逐步靠近以公為其本質的社會。簡而言之,就是社會公正民公德,生產資料漸公產是社會主義本質。
(三)“指鹿為馬”式的本質論
搞共產的共產黨領導的,工農大眾當家作主的,逐步靠近以公(公產、公德、公正)為其本質的社會主義本質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根本理論。是圍繞公有制公產為核心的理論,是以“消滅私有制”為其精髓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
資改派認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這其中不談公有制公產這個核心根本,尚談社會主義本質就離題了。眾所周知,發展生產力是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的舉措,世界各國都在發展生產力,如果把發展生產力說成是社會主義的本質,那豈不是說世界各國都具有社會主義本質,包括美英法德日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早就都是社會主義了?
另外,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是無產階級革命的任務,是公產公德公正本質的表證,但不是本質。再者,從社會現實來看,改開三十年以來,官員腐敗了,剝削加重了,貧富兩極分化了,社會風氣變壞了,……,這些事實怎么就那么準確地被鄧公的“如果論”所恰恰言中呢?預言乎,預謀乎。現實的中國,外資、私企與國企已呈三分天下之局面,本來占主導地位的公有制企業,還在繼續被私有化的浪潮沖擊而萎縮,使剝削更是加劇,共同富裕沒有實現,反而因私有化的加速,更促進了貧富的兩極分化,造成了社會的更大不公正。
資改派本質論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理論。不談公有制公產這個核心根本,不講消滅私有制,談何消滅剝削;不講公產的主導地位,不強調有公德的主人翁人員的社會作用,不利用社會主義公正的保障作用,談何共同富裕。離開公產、公德、公正這社會主義的三公本質,談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共同富裕是理論上的本末倒置。
由此可見,某些人的社會主義本質論,根本就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本質論,與逐步靠近以公為其本質的社會主義論述相悖理。
中國公私斗爭的現實是,私有制大進,公有制大退。在這種大背景下,社會的丑惡現象叢生,經濟犯罪,刑事犯罪案件年增長率,大大高于被引以自豪的GDP年增長率。廣大人民群眾對官員貪腐、醫生黑心,教師逐利,富人貪欲的社會現實不滿,對具有諷刺意味的反貪局長貪污,司法局長犯法,紀委書記違紀的現象更是憤恨。追根究底這些社會丑惡現象,我們會發現都是一個“錢”字在作祟,這都與實施私有化大搞私有制的現實有關。在私有制經濟的基礎上,在“”貓論“觀念的支配下,在“先富論”的期待中,便應運而生成了以私為核心的,以各顧各為表征的,以以錢為綱的特色路線。而以錢為綱則是諸丑惡之根源。總的路線不改變,即是發布一萬個糾歪文件進行修補,也是無濟于事的,是仍不能制止住層出不窮的歪風邪氣的。透過各地頻發的如通綱、林綱等群體事件現象觀察其本質,無不都是因為國有資產即公產的流失,資改派們公德的喪失,社會主義公正的缺失而造成的。致使工人階級為生存而憤起,對倒行逆施的私有化進行抗爭。公有制與私有化的斗爭是當前階級斗爭的焦點,群體事件的實質就是階級斗爭。資改派奉行的就是以錢為綱的總路線。
(四)馬列毛論真理在,社會主義艷陽天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在人民的心中已經牢牢扎根,我們認識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中,閃爍著毛澤東思想光輝的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之間是互為依存關系的,這其中之一的社會主義道路,若脫離“三公”本質,其他三項就必然會被修正。我們要堅持的是真正的四項基本原則。我們還認識到,大搞私有化、侵吞國有資產、撼動公產的主導地位對工人階級,對四項基本原則來說是最大的犯罪,是最嚴重的缺公德,是天大的不公正。真正的共產黨人及廣大的勞動人民群眾,一定會捍衛公產,倡導公德,維護公正,堅定逐步靠近以公為其本質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方向,實行有原則有前提的改革開放,即謀公的改革,利公的開放舉措,搞好社會主義建設。總之,只有走逐步靠近“三公”本質的科學社會主義的道路,才能挽救中國,發展中國。搞共產的共產黨,會取得最終勝利。我們堅信,只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真理在,就會有社會公正民公德,生產資料漸公產的科學社會主義艷陽天。
共產黨人德為先
共產黨人德為先,共產主義方向堅;
強國福民為宗旨,上頭廉潔下不貪;
以德服人人心得,依法行政政不偏;
以德育人人才出,依法治國國興安;
科學發展揚國威,成果共享民心歡;
穩定民心保和諧,官民財差是杠桿;
社會公正民公德,生產資料漸公產;
馬列毛論真理在,社會主義艷陽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