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解決生態問題的根本出路
--評福斯特對馬克思生態理論當代價值的揭示
時間:2009年10月25日 來源:紅旗文稿 作者:陳學明
人類越來越被生態危機所困擾,人們把消除生態危機、構建生態文明視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最大難題。一些西方左翼學者,特別是一些“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富有說服力地向人們表明:當今人類消除生態危機、構建生態文明的理論依據存在于馬克思主義之中。馬克思的生態理論完全有資格成為指引當今人類消除生態危機、構建生態文明的旗幟。在這些西方左翼學者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美國俄勒岡州大學社會學教授、《每月評論》雜志主編J.B.福斯特是杰出代表,現就其相關理論加以評述。
一
福斯特指出,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在馬克思的思想體系中并不包含生態理論,因而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的變革可能具有指導意義,但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變革非但不具正面的積極意義,反而還有強烈的消極作用。持這種觀點的人既有西方激進的生態主義者和綠色運動的理論家,也有一些所謂“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與此同時,福斯特也注意到,最近幾年在國際學術界對馬克思的思想體系中究竟有沒有生態理論的看法似乎有了某種改變,這主要表現在“很多即使原先最苛刻地批評馬克思的人,近時均不得不承認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包含著值得注意的生態思想”。他引用意大利物理學家M·奎尼的話來說明這一點:早在現代資產階級生態意識產生之前,馬克思“就已開始譴責對自然的侵犯行為”。但在福斯特看來,目前國際學術界對馬克思生態理論的認識是非常膚淺和零碎的,并沒有系統和深刻地把握其根本。
福斯特把目前國際學術界對馬克思生態理論的認識歸納為在以下六個方面有著內在邏輯聯系的觀點。其一,馬克思的生態思想與其著作的主體思想沒有系統性的關聯,它們只是作為“說明性旁白”出現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因此完全可以將其忽略掉。其二,馬克思的生態思想只是出現于他的早期著作中,在其后期著作中很少提及。其三,從根本上看,馬克思沒有解決對自然的掠奪問題,沒有將其生態思想融入其價值理論之中,而最終還是持崇尚技術、反生態的“普羅米修主義”的觀點。其四,作為這種“普羅米修主義”的觀點合乎邏輯的必然結果,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技術和經濟進步完全可以解決生態限制的問題,而作為“生產者聯合體”的未來理想社會的主要標志則主要是物質的極大豐富,按照馬克思的思想邏輯,人類根本用不到“用一種認真的態度”“面對稀有資源的分配問題”,也根本用不到提出什么“具有生態意識的社會主義”。其五,馬克思對自然科學或者技術對環境究竟會帶來什么影響是不感興趣的,他根本就不具備研究生態問題所必需的自然科學基礎。其六,馬克思實際上是個“物種主義者”,也就是說他要把人類與動物徹底分開,并視前者優于后者。
福斯特當然不同意所有這些關于馬克思生態思想的論點。他說他要對所有這些論點進行“堅決的批判”。他針鋒相對地指出:“馬克思的世界觀是一種深刻的、系統的生態世界觀”。正因為馬克思的生態理論是深刻而系統的,所以馬克思的生態理論可以現成地拿來作為當今人類構建生態文明的指導思想。他反復強調:“馬克思實際上對如何調整我們與自然界的關系,對環境進程如何與社會發展和社會關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提供了大量的見解?!薄?nbsp;
基于對馬克思思想的這個基本判斷,他不同意一些生態社會主義者所提出的要把目前西方流行的綠色理論與馬克思的生態理論嫁接在一起的設想。在他看來,馬克思的生態理論無需這些綠色理論來補充和完善,因為它本身已十分完美。再說,把兩種本來就存在著極大差異的東西“嫁接”在一起,是不會產生“現在所需要的有機合成物的”。他更不同意一些人所提出的將馬克思主義加以“綠化”的觀點,似乎在馬克思那里本來并沒有什么生態理論,從而需要對馬克思主義加以改造,使它變為與生態不相沖突。福斯特強調,在馬克思主義中隱含著深刻的生態理論,馬克思不但對人類與自然的異化進行過系統的批判,而且對如何超越這種異化做出過有富有成效的探索?!?nbsp;
二
在馬克思的思想體系中明明包含著深刻的、系統的生態理論,可為什么人們偏偏無視它的存在,不去挖掘它,更不用說運用它來指導當今生態文明的建設?這正是福斯特所著重思考的問題。他對自己定下的使命就是“重新構造馬克思的生態理論”。在他看來,一些人由于不能正確地對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做出判斷,從而對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理論的價值視而不見,另一些人即使對生態危機的根源有些正確的認識,但卻因為曲解了馬克思主義從而也不可能發現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理論之存在。
福斯特所說的由于錯誤地認識生態危機的實質與根源從而導致貶低甚至歪曲馬克思的生態理論的,主要是指一些激進的生態主義者。他指出,在當代綠色理論內部已經出現了一種很強烈的傾向,這種傾向將生態退化的整個過程都歸結于以弗蘭西斯·培根所開創的科學革命。弗蘭西斯·培根被認為是“支配自然”觀念的始作俑者。而正是這種“支配自然”的觀念滋生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惡習,從而帶來了至今人類揮之不去的自然危機。這些生態主義者實際上把當今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危機歸結于是由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文明、現代性、唯物主義、啟蒙運動所帶來,因此這場危機就是科學技術、工業文明、現代性、唯物主義、啟蒙本身的危機。在這些生態主義者看來,馬克思的思想體系無疑繼承了啟蒙的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一種唯物主義哲學,崇尚科學與進步是馬克思的思想核心,從而馬克思與其他啟蒙思想家一樣是反生態的?!?nbsp;
福斯特通過上述分析得出結論,把生態危機與科學和唯物主義聯系在一起,是這些生態主義者把馬克思說成是反生態的思想家的主要原因。這里最關鍵的:一是指責馬克思崇尚科學技術;二是批判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福斯特指出,只要這些生態主義者簡單地把生態問題歸結為一個價值問題,而無視人類和自然之間不斷進行的物質關系這個更加困難的問題,那么他們永遠發現不了馬克思思想的生態價值。
他所說的即使不把生態危機的根源歸結于科學、唯物主義、現代性、啟蒙本身,但由于不能正確地把握馬克思思想的本質,從而還是不能揭示出在馬克思思想中存在深刻的生態觀點者,則主要是指那些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的思想家。他指出,馬克思確實將一般的唯物主義轉變成了實踐的唯物主義,但“馬克思在將唯物主義轉變為實踐的唯物主義的過程中,從來不曾放棄過對屬于本體論和認識論范疇的唯物主義,即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總體責任”。他強調,不能因為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是一種實踐的唯物主義,就無視馬克思依然持有屬于“實在論”的本體論的觀點,即依然堅持外在的物理世界相對于思維的獨立存在。馬克思在社會歷史領域確實針對唯心主義將實在歸結為先天的觀念和抽象的文化概念進行了堅決的斗爭,而進行這種斗爭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歷史唯物主義。但須知,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并沒有否認“物質存在的自然——物理方面”而使自己的唯物主義的內容完全被掏空。如果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不包含唯物主義的內容,那么即使在社會歷史領域對唯心主義的批判也會變得毫無力量。在對這一點做出論述以后,福斯特就進一步指出,非常遺憾,在當今的馬克思主義研究中流行的傾向是在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實踐的唯物主義和歷史的唯物主義的同時,卻把馬克思主義的作為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唯物主義的本性也消解掉了。
福斯特強調,他們這樣做所帶來的“馬克思主義的悲劇性的后果”就在于,“唯物主義觀越來越成為抽象的、實際上根本沒有什么意義的名詞概念”,“僅僅是一個‘語言的范疇’”,或者說僅僅停留在與“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一范疇緊密聯系在一起。而馬克思主義在被說成與唯物主義無緣的同時,馬克思主義也逐漸遠離了自然科學。因為事實上,在馬克思主義那里,唯物主義與自然科學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馬克思在闡述自己的唯物主義觀點的同時,一生嘔心瀝血,不懈地與自然科學的發展保持一致。
三
福斯特明確地指出,包括以盧卡奇為代表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想家根本就不了解,作為一種“徹底和全面的唯物主義”的馬克思唯物主義,“只有把它與現實的自然、物理條件,與感覺領域,因此事實上也與更大范圍的自然界聯系在一起”,才有可能產生。在他看來,“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在把馬克思主義唯心主義化、反自然科學化方面一點也不遜色于其他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他們所開創的“西方馬克思主義”這股思潮即使在為馬克思主義“正名”等其它方面做出過不朽的貢獻,但在抹煞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本性方面犯下嚴重的錯誤從而也造成嚴重的惡果?!?nbsp;
福斯特自我檢討說,自己之所以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也沒有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存在著極有當代價值的生態觀點,主要原因就在于自己一直追隨盧卡奇等“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自己的馬克思主義觀基本上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 “西方馬克思主義”一直致力于批判把馬克思主義實證主義化的傾向,而他們進行這種批判的有力手段是將馬克思主義黑格爾主義化。所以,“西方馬克思主義”實際上是一種黑格爾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福斯特承認自己所接受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這種黑格爾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這種黑格爾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有時又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實踐的唯物主義又同各種“歷史文化”理論混合在一起。顯然,在這樣一種“混合物”中,“似乎并沒有為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探討自然和自然——物理科學問題留下什么空間”。卡盧奇等“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所給予自己的教育使自己無視這樣一個最基本的事實:馬克思一直是個唯物主義者,而他的生態觀正是來源于他的唯物主義。而要真正能揭示馬克思的生態觀點的價值,真正能把馬克思的辯證的思維方式運用于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只有擺脫“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遺產,走出盧卡奇、葛蘭西等人的思維方式。他自認為在一些圍繞在《每月評論》雜志周圍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影響下,自己已經走出了這樣一種思維方式,而當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的意識出現在自己腦際之時,自己也清楚地看到了馬克思主義與自然科學之間的內在聯系,看到了馬克思主義中存在著活生生的生態觀點?!?nbsp;
福斯特在一次交談中強調,實際上馬克思對規范我們與自然界的關系,對環境進程和社會發展、社會關系密切聯系的方式提供了深刻的見解。一些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之所以認識不到這一點,關鍵就在于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理解發生了偏差。在他看來。馬克思以后的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實際上并沒有沿著正確的方向去追隨馬克思、理解馬克思,從而也就使馬克思的生態思想的核心被丟失了。他特別提到了兩個方面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一是“‘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在反實證論時常常表現出對科學的完全忽視或敵視的態度”;二是來自蘇聯的“辯證唯物主義”者“完全持實證主義的態度”,將理論“完全建立在一種盲目崇拜的和扭曲的科學觀念的基礎之上”。前者是一種“完全拒絕科學的經院式的和人道主義的傳統”,而后者是一種“沒有給人類留下空間的機械性的科學”。這兩種從兩個相反方向上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都不可能揭示出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所包含的生態觀點的價值?!?nbsp;
四
福斯特有關馬克思的生態理論觀點的評說,起碼在幾個方面給人以深刻啟示:
第一,當今人類要擺脫生態危機,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有正確的理論導引。這一理論只能是馬克思主義。盡管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理論尚沒有被人們充分地認識到,在某種意義上說還只是解決生態問題的“潛在的靈感源泉”,但是,我們千萬不能低估其價值和意義。人類能否最后走出生態困境、獲取美好的前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于是否真正能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自己解決生態問題的旗幟。而與此相應,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生命力,也主要視其能否在指導人們解決生態問題上發揮出自己的功能?!?nbsp;
第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明明包含著深刻的生態觀點,但人們往往視而不見。這既有錯誤地認識生態危機的原因,即把生態危機視為是由唯物主義、科學技術、現代性本身帶來的,更有錯誤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緣由,即把馬克思主義唯心主義化和反自然科學化。要真正地挖掘和展示馬克思主義中所隱含的生態觀點,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正確地把握產生生態危機的根源和正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
第三,以盧卡奇為代表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在妨礙人們展現馬克思的生態觀點方面,負有不可推托的責任。盡管他們在反對將馬克思主義實證主義化方面做出過貢獻,但與此同時他們又開創了將馬克思主義黑格爾主義化的先河。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歸結為是一種實踐的唯物主義,而與此同時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本體論意義上和認識論上的唯物主義。掏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內容,就是這種影響所帶來的嚴重理論后果。有必要重新評價由盧卡奇等開創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作用?!?nbsp;
第四,要真正把隱含在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中的生態觀點挖掘出來,關鍵在于重新恢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本性。馬克思主義對解決生態問題的巨大潛力就在于其所依賴的社會理論屬于唯物主義。馬克思的生態觀點直接建立在他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基礎之上。馬克思的生態世界觀與他的唯物主義自然觀、歷史觀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如果撇開了后者,就無從理解前者?!?nbsp;
第五,馬克思的生態觀點的核心是說明不能離開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來觀察生態問題,必須透過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來揭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只要資本主義的利潤至上原則仍在起著支配作用,解決生態問題就是一種空想。人類正在面臨嚴酷的選擇:或者忠實地服務于“利潤和生產”這個上帝,忍受日益失控的生態和社會危機;或者拒絕“利潤和生產”這個上帝,而朝向自然和人類社會和諧地共同進化。解決生態問題的最終出路就是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為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作者:復旦大學教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