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資本對社會的意義
2008-4-19
資本作為一定歷史階段生產力運行的核心價值,在社會主義全面成熟之前具有特殊意義。所以,馬克思盡畢生精力加以研究,這不僅是資本主義發展、滅亡本身的“歷史科學”;同時對世界各國經濟運行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規律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為不發達的經濟實體,俄羅斯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二十世紀下半葉社會主義階段的經濟問題都有必要重視資本規律的研究。正是沒有重視,才使得這階段的進步缺乏科學性,出現了很多問題。由于馬克思資本論“整理”未能及早公布世界,也對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成果的運用形成了限制。
伊·伊·考夫曼寫的《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觀點》一文中指出,在馬克思那里“批判將不是把事實和觀念比較對照,而是把一種事實同另一種事實比較對照。對這種批判唯一重要的是,對兩種事實進行盡量準確的研究,使之真正形成相互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尤其重要的是,對這些發展階段所表現出來的秩序序列、順序和聯系進行同樣準確的研究……
“根據他的意見……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它自己的規律。一旦生活經過了一定的發展時期,由一定階段進入另一階段時,它就開始受另外的規律支配。總之,經濟生活呈現出的現象,和生物學的其他領域的發展史頗相類似……舊經濟學家不懂得經濟規律的性質,他們把經濟規律同物理學定律和化學定律相比擬……對現象所作的更深刻的分析證明,各種社會有機體像動植物有機體一樣,彼此根本不同……由于這些有機體的整個結構不同,它們的各個器官有差別,以及器官借以發生作用的條件不一樣等等,同一個現象就受完全不同的規律支配。例如,馬克思否認人口規律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相反地,他斷言每個發展階段有它自己的人口規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生產關系和支配生產關系的規律也就不同。馬克思給自己提出的目的是,從這個觀點出發去研究和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這樣,他只不過是極其科學地表述了任何對經濟生活進行準確的研究必須具有的目的……這種研究的科學價值在于闡明支配著一定社會有機體的產生、生存、發展和死亡以及為另一更高的有機體所代替的特殊規律。馬克思的這本書確實具有這種價值。”
馬克思在《資本論》序中說:“這位作者先生把他稱為我的實際方法的東西描述得這樣恰當,并且在談到我個人對這種方法的運用時又抱著這樣的好感,那他所描述的不正是辯證方法嗎?”
資本就是活的勞動凝結的資產價值,主要是貨幣、機器、科技能力及資源。任何構成社會生產力的有效成分都具有資本的價值。當管理具有人力資本價值時,資本就表現為人類所具有的調動生產能力的屬性。資本主義問題就在于榨取剩余價值本身扭曲了社會勞動意義,使得人類勞動異化,成為壓榨勞動者的工具。除此之外,資本總是傾向機器自動化的生產,從而減少人為因素影響;更加依賴于設備、機器自動化,以少的投入管理生產更多的勞動成果。因此,生產與所需形成對立,變成社會生產(武裝)對社會的統治。當人類創造的成果反過來壓迫、驅使人時,覺悟的人必定會重新解決這個問題。
榨取絕對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體系的一般基礎。它普遍存在于“現代化”的初期階段。隨著資本運動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內在規律的作用下,(即作為固定資本成份的生產資料投入越大,人員開支越少,剩余價值就越大)相對剩余價值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點綴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錦上添花的效果,它直接的效用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科技創造財富,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技術決定一切……技術剝奪人的過程是資本家控制社會的過程。社會主義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武裝無產階級、提高人類思想水平,在提高技術同時提高人類整體。當統治階級把資本變為壓迫人類的工具時,任何偽裝都不能使之變更為真正的社會主義。
資本應該是人的“燈神”;而不是相反。作為金融職能的資本是人類社會能量的積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