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我與CHENJING網友論戰,最后的一個焦點是中國會不會崩潰。依靠“國土整治”,消費升好幾級,GDP年增幾何,會平穩地過渡到發達國家,中國沒有崩潰的可能云云。竊以為國家的崩潰其實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民族的凝聚力問題。十月革命后的俄羅斯經濟苦難,但有凝聚的民心,20年后是超級強國,1991年的蘇聯經濟狀況要好得多,人心卻崩潰了。1949年的中國也是經濟崩潰,靠著民族的凝聚力20年后邁入先進國家,而現在民族的凝聚力安在?
翻翻中國歷史,看看被現在主流經濟學家普遍推崇的大宋。宋代不抑制兼并,鼓勵工商業發展,經濟文化發展到令人眩目的頂峰,據說其財政收入遠高于其后的明清。宋的政治面是三權分立,相互制衡,任期制,疊床架屋,高薪養廉,還有專門監督官僚的專門機構(御史臺)。皇帝也非常開明民主,不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的人。這樣的大宋怎能不使現在的人景仰。
大宋卻是“積貧積弱”的朝代,王安石逆市場經濟而行搞變法,不足20年告失敗。到宋徽宗時,這位皇帝開始想勤儉節約,不過當時著名的經濟學家蔡京(當然,當時沒有此稱呼)直斥皇帝“陋”(看起來皇帝很民主),也就是“老土”,勸說皇帝高消費,大興土木,這樣能促進經濟發展,稅收增加。這很好理解,皇帝的消費水準制約了宰相的消費水準,宰相又制約了下面的消費水準,使整個社會的消費上不來,制約了經濟發展。蔡京之流雖然犯過不少錯誤,他們觀察到一些現象提出過很多及時的有成效的建議,一般人是觀察不到提不出來的。這樣在主政者那里就有高于常人的信譽。這樣,蔡京之流的經濟學家們對宋朝的經濟建設過程有極其重要的發言權,深受信任,是合乎常理的。至少,在主政者看來,稅收大漲,一片繁華。清明上河圖就是描繪當時是何等繁榮昌盛的。
可以對照一下,幾十年前最高領導人只能坐紅旗,下面就只能坐上海了,再往下只能坐北京吉普,再下只能騎自行車了,壓制消費制約經濟發展的記憶猶新。最高領導人帶頭高消費,坐奔馳,一下子使中國的消費連升好幾級,可以看到尊重經濟學是何等重要。經濟的高速增長卻摧毀了民族的根干,國民的義務教育安在?民族工業安在?民族的未來安在?
繁華的背后是另一番景象,遍地虎狼,貪贓枉法,專門把好人逼上梁山。當時的岳飛出生在一個中農家庭,開始還略有節余,后來家境每況愈下,需要到大戶人家去做佃農,不抑制兼并就是好,能夠提供大量佃農的工作崗位,解決失業問題。后來岳飛又去做“游傲”,相當于今天的保安,宋朝因商業繁榮,保安的工作崗位也多。再到后來,實在不能糊口,改淪為“行伍賤隸”,去當兵了,當時兵的地位極其低下,不到萬不得已走不到這一步。這樣一個有才華的青年人都淪落到此地步,整個國家還能保持和諧穩定嗎?對照岳飛的經歷,看看現在,先是農民沒有工作,再輪到工人,現在大學生也找不到工作了,社會不和諧,所以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口號。
大宋的經濟實力大增,國力顯著增強,能夠用錢買回燕云,實現了大宋開國以來未曾實現的理想。但在北方的寒流沖擊下,這繁華瞬間灰飛煙滅,百萬宋軍土崩瓦解。這個時候想起來誅殺蔡京之流為時已晚,上上下下都是愛錢怕死之徒,整個國家已經腐朽不堪。出身低賤的岳飛留下了至理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太平”,攬狂瀾于即倒。
不過這句話是反人性的,違反了理性人的原則,應該天打雷劈,要求自己不愛錢可以,怎么能讓別人不愛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夢說是岳飛的幕僚。有一次,朱夢說隨岳飛入朝,看到朝廷“尚禽色之樂,多無用之物”,“上無良相,朝乏賢臣”,而根本不以“二圣播遷”,“中原陷沒”,“萬民涂炭”為意,就修書御史中丞辛炳,責備他不進行規諫。辛炳感到難以為情,他袖藏朱夢說的書信,上殿奏陳宋高宗。宋高宗看后,十分不悅,迫令岳飛辭退了朱夢說。看樣子宋高宗是民主的好皇帝,此決策肯定是滿朝大臣合議的結果。到后來岳飛被誅殺,除了韓世忠討了個“莫須有”外,滿朝大臣無人出頭,暗地里肯定說,死了好。岳飛死后,南宋更加繁華,有詩為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南宋最后的遭遇與北宋一樣,只是沒有當時的幸運,無人持干戈扶社稷。
現在的中國幾乎沿著同樣的軌跡前進,理性人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是治國的大綱,當作治國的真理來追求(幾天前,經濟學家厲以寧說要堅持他的“真理”不動搖,他已經實現了他的真理,成為億萬富翁,與歷史上的蔡京有一拼)。剛翻閱此間的日文報紙,介紹說中國官員的考核指標,1GDP的增長率;2財政收入;3引進外資多少。這與歷史上何其相似,大興土木奢華消費獲得GDP增長,可曾考慮過生產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圈地圈錢下崗教育醫療產業化提高財政收入。雖然歷史上沒有引進外資一說,但本質不變,納貢稱臣,因為這樣符合比較效益,自強自立代價太大,風險太大。為了完成這些指標,不惜破壞民族的根干和未來。完不成則浮夸注水處理,地方中央的數據大相徑庭,不知可信度幾何。據說中國已經進入了歷史上最好時期,太平盛世。有不有誰問一下這繁花似錦的背后,是什么樣的景象?
國家的崩潰源于吏制腐敗,法律制度形同虛設,國家沒有信用。看看中國歷史,王朝崩潰莫不如此。在核時代,外來戰爭的風險雖然不大,但金融風暴強勁,中國能經受住沖擊嗎?貪贓枉法,不擇手段,化公為私,能指望蛀蟲支撐起民族的脊梁,參與國際競爭?!偷來的鑼鼓敲不得,隨著WTO金融開放,中國能逃過一劫?
看到一篇從國內公開媒體上收集的案例后,有感而發,草草寫下了上面的文字。
指鹿為馬將股市根本問題從濫發股票圈錢轉為股權分置
中國股市走到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股權分置,最大的問題就是濫發股票圈錢。明明是本屆的責任偏要將責任推給前任。結果是誰都不肯承擔責任。
每一屆證監會主席上臺,都是將發行股票作為自己的最大責任。股票發行的數量和融資數量成為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標志。而股市的執法卻根本不與國際接軌。
2004年度上半年以中小企業板塊為名迅速發行大量股票,結果出了一批高價股,有的上市不久就出事。外加了個收受賄賂的王小石。而且按照申請上市公司的資料數量來看,用小學數學計算,審批人員根本來不及看這些資料。這種結果不說大家心理也都明白。下半年確來了個競價發行,把上半年買高價中小企業股票的人都套牢。
中國企業的上市是公然藐視三公原則,亂開綠燈,濫圈錢。
當年以吳敬璉為獨立董事的中金公司促使中石化上市,中石化未到達預定的業績,鼓吹與國際接軌的許小年怎么不公開道歉,這是證券法規定的啊?一個公然藐視國家法律的人也配談與國際接軌。中金公司介入二級市場遠不如介入發行股票,當然是股票發得越多越好,反正地位特殊總能拿到項目。二級市場死活才與他們無關呢。
長江電力的發行本身就是通過特殊通道上市,成立未滿一年,而且是領導專門探望的數學家楊樂的岳父、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曾堅決反對造成2003年損失83億,禍害40年的三門峽工程而飽受打擊)所堅決反對的三峽工程。長江電力融資確公開在報紙上公報要入股二十億到建設銀行?這算什么,建設銀行借此降低不良貸款比例再上市?這不是公開挑戰誠信原則是什么?
陳久霖的中航油事件根本就是中國證監會的失職,當初中航油在新加坡上市根本沒有經過中國證監會審批,這種藐視國家法規的行為以保護國有資產的名義居然得到事后認可。古人云:亡羊補牢。這就是亡羊補牢的方式?結果是國有資產全部損失。中國證監會對此應負什么責任,當時的證監會主席是誰?
在國內奴大欺主,公然藐視國家法律、倫理道德,而且到國外也這樣,不僅是損害國家名譽,而且是公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接下來中國公司要在外國上市付出的代價就更高了,這成本應該由誰承擔責任啊?
中國人的崇洋被許小年、史美倫這些與國際接軌的人發揮到了高峰。怎么樣,不是很崇尚在國外上市的公司嗎。網易被處罰,丁磊下臺;新浪被起訴、中國人壽被起訴、中航油垮掉、香港一大批內資上市企業被控詐騙、創維被控;這比例也太高了吧。中國銀行從王雪冰到黑龍江案,這么長時間都沒有整治好,居然公開在報紙上說不影響上市,難怪中國的上市公司不怎么樣,大家都要搞QDII投資外國公司。腦子里法律這根弦有沒有與國際接軌啊,出國投資前有沒有了解過啊。當年首鋼收購國外礦的時候,有沒有了解國外的工會啊,當人家的工會是國內那么好欺負啊,虧了幾年啊。
98年棱光事件使大家看到了如何掏空上市公司,接下來就是大面積掏空上市公司,然后打成壞帳核銷。這樣的國有股你如何減持,這不是詐騙是什么。
國有股減持只要企業回購注銷就可以了,國家可以拿到錢的,當然上市企業已經沒有錢了。當年股市要為國企三年扭虧服務,現在又要為銀行減少不良資產服務了,很多企業上市就是為了將錢還給銀行,是不是現在要為央行行長服務了。那么在處理不良資產時,參股中金公司的摩根斯坦利公司是如何一下子就將以8%面值買入的不良資產又以18%面值賣出呢,這可是公開的新聞啊。吳敬璉先生既然是中金公司的董事,應該透露點吧。讓老百姓也享受一下這10%的差價啊,這可動則上億啊。
98年大家都看到了君安高層是如何用國家資金進行MBO的,現在大家都在學如何將國有資產中飽私囊。連曝光了的張裕這種公然侵吞上市公司的事情都無法處理,當年張弼士先生為了振興民族企業的遺產就這么按北大張維迎教授的還給別人還給侵吞者?還要加上張維迎先生的赦免原罪,不犯法?變成合資企業?
企業的強大是先強后大,沒有精確的統籌和對資金的調度是無法搞好的,不是圈了錢就能夠做大做強的。
社保怎么辦啊?2001年不是國有股減持充實社保的嗎,現在這些人怎么不喊了?當年根本不是為了社保,而是為了沖銷銀行的壞帳。一邊撈一邊沖銷,何時是個盡頭啊?
2000年是偉大的基金年,洪磊先生的基金事件都看見了,高位接盤無所謂的,反正有中國證監會的保護,用新股盈利就看不出基金虧損了,自己還能增加收入。現在高位虧損接盤中國證監會也未必敢查?
2001年,劉姝威女士當選十大經濟人物,藍田事件爆發。中央電視臺王志先生的面對面一直在問是誰泄露了是劉寫的文章,這是寫在內參上的,銀行高級干部才可以看的。你看連劉女士都不敢回答,根本不能有結果的,說了劉女士就真的保不住了。這樣處理將來誰敢講真話。這個結果大家都可以泄露國家機密了。我們真應該查一下君安公司的檔案,看看是誰早在兩年前就寫出了藍田的問題,怎么君安的內部就不泄露呢。中央電視臺這么做公然是將國家的軟弱暴露在外了。
項懷誠2001年作為國家財政部部長公然將高價減持國有股說成利好,中國的利好就是股市狂跌,與國際接軌還是該說與秦朝趙高的指鹿為馬接軌啊。2004年在中國十大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出現,這是對建立國家誠信體系的公然挑戰。
十年前以《商戰》為名為鄭州亞細亞商場的大躍進鼓吹,2000年又為梁定邦的超常規發展鼓吹,還為打擊內需擴大教育腐敗的湯敏的教育產業化鼓吹(導致中國建立的從平民中選拔人才的科舉制的徹底崩潰),還要為文物買賣弄虛作假作托。有這樣的電視臺還指望建立國家誠信體系?
老百姓是納稅人,國家有義務為老百姓建立安全穩定的社會生存環境。銀行是企業,企業是上稅的,國家也有義務為企業建立安全的生存環境。不是不能,而是亂出點子,專出壞主意,就像讓企業上市轉嫁風險,反而導致國家信用體系崩潰,社會動蕩。
我們所看到的是各級官員競相將手伸向銀行。巧立名目以企業名義向銀行貸款。為何不能將銀行壞帳率與黨政官員的政績掛鉤呢,難道銀行大區制就能解決這問題嗎?
大型超市無休止擴張、貸款、占用生產商資金本身就是應該拒絕貸款的對象(建議銀行、國家行政部門聯手插手監管,加快超市的還款進度,防止連鎖性崩潰),連鎖企業是企業信用等級制度的首選審查對象,因為其連鎖性所涉及的面過于廣,對于企業擴張計劃要嚴格審查,尤其是審查其以前的付款狀況,從相應的供應商一個一個查。這樣還可以增加審查人員,促進就業,免得老是企業倒閉要國家花錢解決遺留問題。
銀行對企業往來賬號是否按規定和協議付款嚴格審查,主動計入信用等級,而不是被動等待,逐步解決三角債問題。將惡意拖欠的企業信譽與個人信用掛鉤(掛鉤的制度要要詳細,有些是經營失敗可以不掛鉤),并與其出國護照掛鉤,尤其要注意類似承兌匯票的滯后匯款來偽造信用。銀行除了項目審查,還要對企業高級人員的消費狀況進行審查,尤其在公款消費過度的要作記錄。
由于銀行貸款壞帳效應的滯后性,應設立嚴密的制度與黨政官員的升遷相掛鉤,不能人升上去了,壞帳過一年顯現出來了。垮地區發生的壞帳要雙向掛鉤,嚴厲懲罰乘企業破產之際,欠款企業賴帳或將收回的款項說沒有收回,作為壞帳核銷中飽私囊。
限制股票發行數量和速度,將所有申請上市企業的文件公布于網站,設立獎金制度,凡是查出與實際不符合的,從申請上市的企業保證金內給查出錯誤的舉報人頒發獎金,頒發程序保密。這樣就大大加快審核的力度和速度了,更能防止企業一上市就出問題了。
好企業開始回購注銷股票,回購資金歸屬國家財政部。既然是直接融資,除了發行股票,還可以發行企業債券,為什么可以發股票,不敢發企業債券啊,擺明了做賊心虛。債券是剛性的,是要還的,股票可以賴的,反正國家法律保證不了的。
必須明確上市公司分紅的制度,禁止連續融資。保證股票的可投資性,否則讓保險公司找死。
嚴令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藍軍(不是老歡喜用軍隊比喻企業嗎,那就給你個藍軍做演習)決策制度,對于所有藍軍提出意見必須建立檔案,決策必須考慮藍軍提出疑問,以備上級,以便銀行考查決定貸款狀況,限制一把手權力過大。
調整官員的考核指標,根據地區不同設立地區穩定指數、地區可持續發展指數。地區穩定指數中應不僅包含法案率、破案率,更應該包含社會救助度、就業率、破產企業穩定和裁員穩定等各種地區穩定措施。地區可持續發展指數則應包括科技水平發展、應用指數,地區環境指數(沿海地區的污染排放也應列入),根據地區氣候、地理環境不同來設置,像祁連山和青藏高原更應該注意對生物種群的穩定設立指數,因為鼠兔對草原地區的破壞是毀滅性的,巴基斯坦人偷盜祁連山游隼對地區破壞很大,天山雪蓮也快被毀滅了。例如:像上海和北京地區,作為國家科技中心,就必須設立以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和應用數量作為考核指標之一,其發明必須是中國國籍的,不允許用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的專利來充數,也不許用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來充數(否則老是爭科技中心有何意義,就是為了爭國家科研基金亂花嗎)。熱帶農村地區沼氣應用和太陽能應用,非礦物能源的應用等;煤礦地區應嚴查可開采量與儲量是否符合原設計標準,不能濫彩濫挖導致可實際開采的不達標和地質下沉,煤層氣應該是應用的能源,而不是炸死人的;中國獨有礦產如稀土和鎢等必須以國際價格升降作為指標,對導致國際價格連年下滑的地區應該嚴肅查處地區官員。
像讓日本伊藤忠入股黑龍江黑煤集團這種引進外資應該對有關地區官員嚴肅懲處,我們能源不足,日本攪亂了我們東北的石油管線,我們還讓日本人參股我們的能源企業,簡直瘋了,這是賣國還是招商引資的政績啊,連日本報紙都登了中國是以引進外資作為政績的。賣國就是政績?
指標的設立應公開討論,符合地區實際情況,分層分級。有些屬于瀆職犯罪范圍的應于嚴厲懲處,不能以不達指標解職了事。富裕地區應設立扶貧指數,對口資金、技術支援貧困地區。
在國家輿論宣傳上要允許反對派,現在居然是馬立誠公然在報紙上發言,反對他的人不能在報紙上發言,荒謬絕倫。居然還有張五常這種藐視法律(美國法律)的逃避法律審判的人跑到中國宣揚馬克思最愚蠢。我們到底是什么國家啊。
中央電視臺要公開為反對湯敏、張維迎言論的人提供講話的地方。要為反對高價購買《出師頌》的人提供講話場所。中央電視臺既不是研究經濟學的,又不是鑒定專家,憑什么只允許這些人講話啊。
國家法律要為市場撐腰,要迅速查處南方周末、上海財經電視臺所說的侵吞國有資產者。連這么公開侵吞都不查處,那很多人還不一擁而上啊。當年北京吳晗繞開鄭振鐸打報告給周總理挖掘定陵,結果是保護經費不夠,人文環境差,文物沒有保住,全國打報告挖給周恩來帝王陵墓。一失足成千古恨。由于法律的缺失,導致整個足球市場的崩盤,股市也差不多了。
嚴肅處理以吳敬璉為獨立董事的中金公司的違法行為,堅決打擊中金公司用特殊身份為外國投資者牟利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