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世界的認識都是基于自己的認知水平,要么是自己的生活經驗,要么就是道聽途說的“歷史”。這就容易在對人和事的評價方面陷入片面、孤立、靜止的誤區,就會犯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
這個問題在對偉人毛主席的理解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尤其是毛主席的晚年“那十年”的偉大實踐。我在這里結列舉偉人晚年的偉大實踐:
文化革命、干部參加勞動、“五七干校”、“教育醫療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讓哲學從課堂上解放出來,變成群眾手里的尖銳武器”等等。
現在我們一個一個來說說其實踐的動機和目的:
文化革命的目的和動機:我們的目的是斗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批判資產階級的反動學術“權威”,批判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改革教育,改革文藝,改革一切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以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干部參加勞動:干部不參加勞動就可能變成國民黨。很多問題,一參加勞動都可解決,至少可以減少一些貪污、多吃多占,尅向上反映一些真實情況,就能把我們的黨支部掌握在勞動者積極分子手里。
干部參加勞動是百年大計,是保證領導權始終掌握在勞動者手里的大問題。
“五七干校”、“教育醫療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讓哲學從課堂上解放出來,變成群眾手里的尖銳武器”:就是消滅“三大差別”,做好兩個“過渡”,為實現共產主義準備條件。從遠古以來,人類一直沒有什么社會發展的長遠計劃,但應該有個遠景計劃,這才是人類文明。我們講的這個人類文明就是共產主義!
對于毛主席晚年的這些偉大實踐,又有幾人能理解,很多不過是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研究經濟的從西方經濟學視角說,毛主席搞這些都是不懂經濟,是為了解決城市就不了業的問題。
研究政治的從西方政治學視角說,毛主席搞這些都是政治斗爭,是為了個人權力的斗爭。
研究歷史的從西方史學視角說,毛主席搞這些都是封建帝王術,是為了鞏固極權。
這就是所謂的專家學者的態度和治學水平。對于那些跟屁蟲、傳聲筒等,他們要么就以自己狹隘地“我就是那個年代過來的”自居,要么就是歷史也不看,馬恩毛原著也不讀”只是可憐地從上面那些專家嘴中嚼點殘羹剩炙,就開始罵毛,辱罵。
有幾人是從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從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視角出發來評價其人其事的呢?!
我們講那十年的經濟建設成就,毛主席最后這十年,中國到底發生了什么?(1966-1976的經濟建設客觀數據)他們就拿出社會問題和政治方面來詆毀;我們講那十年政治和社會建設成就,他們就拿出經濟建設所謂“一片混亂”,“瀕臨崩潰”云云來詆毀,謾罵。似乎不這樣,不足以否定“那十年”,不足以詆毀毛主席。但是再怎么否定,不能否定那個時期歷史上發生的一切,如經濟建設、科學技術,包括“兩彈一星”等的成績。迄今為止還有人在大報上、網絡上否定那個時期的糧食生產,說那是充滿饑餓年代,掛的是五谷豐登的年畫,可肚子卻餓得咕咕直叫。實際呢?實際上,那十年雖然確實有兩三年減產,但總的來說,十年糧食產量平均每年增加167億斤,人均產量每年增加74斤,分別超過了“一五”時期的125億斤和36斤,(以上數據參見《新中國經濟建設簡史》)怎么能說那是充滿饑餓的年代呢?這種說法表面上是在批評那十年的實踐,實際上是否定毛主席和幾億工農的勞動成果。
作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毛主席,思考問題絕不會像這些專家一樣,只是從單一方面進行考量,更不會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我個人的研究體會,毛主席做出的偉大實踐,都是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理論和實踐、從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高度出發思考和決策的。
文化革命是為了解決無產階級政權鞏固問題,解決人的世界觀改造問題,是為了從文化思想教育藝術等領域徹底進行人的世界觀地改造,為實現共產主義造就高道德水平的人。
“干部參加勞動”、“五七干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等等都是從消滅“三大差別”在社會主義歷史時期為共產主義準備條件的理論高度去實踐論證的。
這一問題,馬克思和列寧斯大林發現了,但是在實踐上都沒解決,沒有找到答案。
毛主席在讀斯大林《蘇聯社會追經濟問題》一書時批注:
兩個過渡,他都沒有找到方法,找到出路。他沒有找到一條道路,解決從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問題。書里說,要創造條件使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本質差別消失。說也說得好。但積三十年的經驗,沒有找到出路,從這封信中,也可以看出他很苦悶。
毛主席晚年的一系列重大實踐,正是從社會主義歷史時期為實現共產主義準備條件的高度出發,繼馬恩列斯之后,對共產主義理論的實踐和創新,找到了“兩個過渡”和消滅“三大差別”的方法和出路。
消滅工農差別
工農商學兵以及黨政干部,都來參加學習,都來參加勞動,一方面,從思想理論上認識清楚了資本主義制度、資產階級文化的腐朽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
消滅城鄉差別
制定和實施城鄉工農商品等價交換原則,致力于縮小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合理分配各種社會資源,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更加均衡。提出“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強調將醫療衛生、教育資源均衡分配于農村和城市。當時大力興辦的農村學校、赤腳醫生等等。在農村發展工業,辦城鄉一體化的企業。這就有了后來的鄉鎮企業,為后來的工業化開辟了新道路。
消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
毛主席號召青年知識分子“上山下鄉”,將教育與勞動結合起來,以促進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結合;讓哲學從課堂解放出來,變成勞動群眾手中的武器,這就是在實現知識分子勞動化和勞動者知識化的偉大實踐。
至于有人講干部參加勞動,將“五七干校”詆毀為“牛棚”等等。不都是以個人私心私利那點傷痕來污蔑毛主席嗎?
這里就以毛主席實踐干部參加勞動從消滅“三大差別”高度為例來具體說明。
1958年11月,在第一次鄭州會議上,毛主席在講到“消滅三大差別”時說,工農差別、城鄉差別的消滅比較容易,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的消滅,就不那么容易。這兩者的差別,人類社會分工最早出現,共產主義社會也可能最后消滅這個差別。
因此,共產主義社會建成的標志之一是消滅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
毛主席說,如何消滅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一個是要不斷提高勞動者的文化水平,一個是要知識分子通過參加體力勞動工農化。社會主義社會人們在勞動中的相互關系,其中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有工程技術人員、熟練工人與普通工人之間的關系,而最主要的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體現了他們之間的平等關系。廠長下車間和工人一道參加勞動,生產就大大提高,沒有改變所有制,沒有改變分配制度,只是真正體現了平等互助關系就產生了新的生產力。消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差別,不斷提高文化水平很重要,但僅靠提高文化水平還不夠,還要采取其他許多措施,如干部參加勞動,群眾參加管理,堅持社會主義教育,不斷提高干部、群眾的共產主義覺悟和道德水平,在社會主義社會,決不允許無償占有他人勞動,這是最起碼的道德要求。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深遠目標之一就是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逐步消滅舊的社會分工,逐步把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在一切勞動過程中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實現共產主義的一個必要條件。
正如恩格斯在描述共產主義社會時所說:“舊的生產方式必須徹底改革,特別是舊的分工必須消滅。在新的生產組織中,一方面,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這個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中所應參加的部分推到別人身上;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給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展和表現自己全部的即體力的和腦力的能力的機會。這樣,產勞動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產勞動就成一種負擔變成一種快樂。”
毛主席的任何決策都是從實現共產主義的理論高度考量的,從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實踐來決策的。
不理解毛主席,剩下的就只有詆毀、污蔑、譏笑。
不被理解的毛主席,可想而知,晚年的心境是何等的悲涼!
就像1976年七月下旬的一天,毛主席讓秘書張玉鳳找來他早已讀熟的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庾信的《枯樹賦》,讓她慢慢地讀著,自己微閉著雙眼,體味著賦中所描繪的情景。張玉鳳讀完了一遍,毛主席讓她再讀一遍。然后,他讓張玉鳳對著書檢驗他背誦。
主席以微弱而吃力的發音一字一句地背誦道:“……顧庭槐而嘆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至如白鹿貞松,青牛文梓,根柢盤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銷亡?桐何為而半死?……若乃山河阻絕,飄零別離。拔本垂淚,傷根瀝血,火入空心,膏流斷節……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毛主席晚年喜歡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也跟別人說,他此時此刻的心情是風云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這也正是為何越研究毛主席,越理解毛主席,越理解毛主席越覺得毛主席深刻,越覺得毛主席深刻,越熱愛毛主席,越熱愛毛主席,越覺得毛主席的孤獨與悲壯。
再者,我們再理解毛主席,一定沒有當時毛主席的親密戰友理解他老人家的思想。
周恩來曾對薄一波說:“一波呀,毛主席下決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對,但不要輕易表示反對。在歷史上,有幾次,我曾認為主席的決策不對,表示反對,但過一段時間都證明他的決策是對的。以后我就謹慎了,不輕易表示反對了。但后來又有一次,我確信主席錯了,我堅決表示反對,但實踐卻又證明是主席對了。因此,對主席的意見和決策,你可以反對,但不要輕易反對。”
“讓紅軍走出死亡之谷是因為聽了毛主席的話,而不是因為聽了什么集體智慧。是因為有了毛澤東思想,才使集體有了智慧。中國領袖沒有那個人都無所謂,但沒有毛主席,革命勝利早著呢。每當革命危機時刻,都是毛主席的思想和路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而不是什么集體智慧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
難道我們還比毛主席當時的戰友更加理解他嗎?
再回頭看看當年林說的那段話,我想絕不是吹捧之詞:
我們同志對待許多問題,實際上經常出現三種思想:一種是毛主席的思想,一種是“左”的思想,一種是右的思想。當時和事后都證明,毛主席的思想總是正確的。
我深深感覺到,我們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時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夠順利貫徹的時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擾的時候。如果毛主席的意見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的干擾的時候,事情就要出毛病。我們黨幾十年來的歷史,就是這么一個歷史。因此,在困難的時候,我們黨更需要團結,更需要跟著毛主席走。
站在無產階級革命實現共產主義高度來理解,我想王震將軍晚年說的:毛主席比我們早看五十年啊!也正是此意。
因為,作為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心里不只有中國勞苦大眾的解放,而是全世界勞苦大眾的解放,是全人類何去何從的大問題——公者千古真意在此。
因為,只有實現共產主義,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徹底得以保證和鞏固。
因為,只有實現共產主義,才能徹底結束人剝削人、壓迫人的階級社會,才能有真正的人類之愛。
站在這樣的高度,毛主席不被理解便是正常,只有勞苦大眾理解他。而資產階級和反動敵人自然不理解他。就如“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我們作為毛主席的學生,就要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自己和人民群眾,一起“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不被理解的毛主席,隨著理解的深入,實踐的豐富,時間的拉長,將會更被理解:
如果聽毛主席的話,體會毛主席的精神,那么,彎路會少走得多,今天的困難會要小得多。
謹以此文迎接202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