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人民公社系列:(五)陽光燦爛照“金橋”——記上海市上海縣七一人民公社

幽幽南山 · 2024-06-21 · 來源:五洲風雷激|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小農經濟獨木橋,走一步來搖一搖。

  互助組,石頭橋,風吹雨打不牢靠。

  合作社,是鐵橋,要上“天堂”上不了。

  人民公社是金橋,集體富裕路一條。

  這是大躍進的年代,在郊區農村廣為流傳的歌謠。它,生動地表達了社員群眾對人民公社這一新生事物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評價。

  今天,人民公社建立已經十五年了,當我們來到上海縣七一公社訪問的時候,就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這首民謠所包含的意境了。因為,我們在這里親耳聽到了公社飛躍前進的腳步聲,親眼看到了公社日益體現出來的巨大優越性!七一公社,是上海郊區第一個成立的人民公社。

  一九五八年秋天,地處七寶地區的干部、群眾,在毛主席發出的“人民公社好”的偉大號召下,滿懷革命激情,意氣風發地踏上了人民公社的康莊大道。

  十五年來,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七一公社的廣大干部、社員,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充分發揮人民公社的優越性,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全公社的農副業和社隊工業、商業等各種社會主義經濟事業,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一九七二年,全公社糧食平均畝產達到一千六百零八斤比人民公社化前的一九五七年增長了兩倍多。更可喜的是,這個公社出現了超雙千斤的大隊和生產隊。去年全公社出售余糧七十一萬五千多斤。今年早稻一季超《綱要》,畝產達到了八百九十七斤,比去年增產百分之十四。

  現在,全公社擁有集體儲備糧在一百五十萬斤以上。去年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皮棉畝產仍然超過了百斤。為城市人民生活服務的蔬菜生產,品種不斷增加,產量不斷提高,一九七二年平均畝產一百零九擔,全年上市量達到四十四萬六千六百多擔。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使集體經濟日益壯大,目前,公社有現金存款達六百四十七萬元。社員收入逐年提高,一九七一年社員平均個人分配數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長了百分之十九點七,比一九五七年增長了百分之六十六以上。

  (一)

  七一公社地處上海近郊。全公社有十一個大隊,八十八個生產隊,二萬多畝耕地。在舊社會,國民黨反動派濫征農田,挖戰壕,筑碉堡,使河邊路旁形成了高低起伏的“高亢地”。一些城市資本家也在這一帶購置墓地,大大小小的墳山就有幾千個。加上歷來開挖河道,堆土成丘,又形成了一塊塊四周高中間低的“箱子田”、“高亢地”、“箱子田”占全公社耕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左右。

  公社有條蒲匯塘,流經紅明、黎明、寶北、七寶、號上等五個大隊。蒲匯塘兩岸,高亢地和“箱子田”宛若丘陵,高低懸殊達五尺以上。解放前,這里旱了無水進,澇了排不出,糧食常年畝產不到三百斤

  “蒲匯塘,蒲匯塘,茅柴枯竹野草莊,斷頭河浜瘟神塘。”這是舊社會蒲匯塘蕭條景象的真實寫照。解放后,特別是人民公社建立后,

  為改造大自然創造了條件。全公社的干部、群眾依靠集體力量,年年平整土地,挖河修渠,為徹底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而艱苦奮斗。一九七〇年冬天,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鍛煉的七一公社干部和群眾再一次掀起了興修農田水利的熱潮,打響了“鏟亢填箱,重新安排河田”的新的戰斗。

  時令已是隆冬,北風緊吹,寒氣襲人。蒲匯塘兩岸戰高亢的工地上卻熱氣騰騰。黨員、干部積極帶頭;民兵戰士沖鋒在前;青年突擊隊一馬當先;婦女們顯示出“半邊天”的威力。當時有一位土記者寫了首快板詩,描繪了這熱火朝天的戰斗場景:“下雨如洗面,冷風當電扇。學習大寨要大干,英雄面前無困難。為了糧棉雙高產,要把重擔挑上肩!

  在這場戰斗中,大隊之間、生產隊之間互相支援,協同作戰,“龍江”之花遍地開放。經過連續兩個冬春的奮戰,蒲匯塘兩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號上大隊改造了“高亢地”、“箱子田”二百多畝,開了兩條長達一千八百米的河道,平整了一千三百多個|日墳山,填了八條死水浜,擴大耕地面積二十多畝。

  一九七二年大隊糧食平均畝產達到二千二百十五斤。寶北大隊原來“駝背地”占了全大隊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由于土地坎坷不平,很少種水稻,只能種棉花、黃豆等喜旱作物。現在這個大隊的干部和群眾挖掉舊墳山上百個,填平死水浜數十條,平整了高低不平的土地,種植水稻的面積擴大到九百四十畝。一九七二年,寶北大隊糧食平均畝產達一千四百六十八斤,皮棉平均畝產達一百一十斤。

  從一九七〇年到一九七二年,全公社共平整土地三千多畝,填平浜斗近百只,挖掉墳山五千多個,修筑拖拉機道二十多條,擴大耕地面積二百畝。

  在大力開展農田水利的建設中,七一公社的廣大干部和社員群眾,努力向田園化的新目標邁進。公社黨委制定了改明渠為暗渠,逐步實現地下排灌和園田化的建設方案。他們靠著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的雄厚力量和社員群眾的集體智慧,在全公社鋪設了長達五十公里的地下渠道。其中寶北、東風、號上、新龍、七寶、友誼、九星等七個大隊已先后實現了地下排灌。初秋時節,走在七一公社的田野上,看到地下渠道出水口,噴珠吐玉,引來清清的河水灌溉著遠近萬畝良田,滋潤著綠里泛青的稻禾,我們的心中怎能不激起喜悅的浪花,又怎能不贊頌公社社員這巧奪天工的安排?這時,我們也不由地想起了一位社員寫的詩歌來:

  “七一”人民力量大,擒來“龍王”埋地下。

  拔開“龍牙”甘泉涌,豐收喜訊傳萬家。

  (二)

  如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長過程一樣,七一人民公社在前進的道路上也經歷了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激烈斗爭。在這個斗爭中,七一公社的干部、社員牢記黨的基本路線,頂妖風,戰惡浪,使人民公社沿著社會主義方向闊步前進。

  一九五九年,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嘟嚷著:“公社不如高級社,高級社不如初級社,初級社不如互助組,互助組不如單干好。”七一公社的廣大干部、社員用鐵一般的事實給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以迎頭痛擊。

  七一人民公社一成立,就充分顯示出她的無限生命力。當年,全公社秋熟作物獲得了大豐收,棉花、水稻平均畝產都比上年增長了百分之六十左右,蔬菜平均畝產比上年增長了百分之三十三。

  一九五九年,幾項主要農作物畝產又比一九五八年普遍有了提高;麥子增長了百分之五十六,水稻增長了百分之十三,棉花增長了百分之六,蔬菜增長了百分之三十一。廣大干部,社員憤怒地批判了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無恥讕言,嚴正地指出,他們這一伙是“閉著眼睛說瞎話,存心不看事實,一心想復辟資本主義!

  一九六二年,我國國民經濟遭受暫時困難的時期,有人又跳了出來,妄圖搞垮人民公社,拋出了“三自一包”的修正主義黑貨;一些不甘心失敗的地主、富農分子也興風作浪,蠢蠢欲動,鼓吹“自留地上一把蔥,要抵大田幾個工”,妄圖破壞人民公社的集體經濟。

  面對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七一公社的廣大干部和貧下中農反復學習了毛主席在農業合作化時期,為虹南鄉(號上等大隊的前身)所寫的光輝批示:“當然還有許多戰斗在后頭,還要努力作戰。”增添了無窮的力量。廣大貧下中農斬釘截鐵地說:“要我們走回頭路,受二茬罪,辦不到!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走定了!”他們打擊了資本主義自發勢力,抵制了“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黑貨,激發了極大的社會主義積極性。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他們克服了自然災害帶來的困難,自一九六三年起,全公社糧、棉獲得了持續大豐收。

  在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批修整風運動中七一公社的干部、社員狠批了修正主義路線,進一步提高了社會主義覺悟,促使革命、生產蓬勃發展。一些先進的單位繼續大步向前,后進的單位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滬星大隊原來是個比較后進的單位,糧食畝產多年徘徊在一千二百斤左右。貧下中農決心要徹底改變大隊的面貌。在公社黨委的幫助下,隊里揭開了階級斗爭的蓋子,調整了領導班子,干部、群眾團結一心,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滬星三隊,共有四百十五畝土地,只有一百十多個勞動力。干部、社員們學習大寨貧下中農改天換地的英雄氣概,發揚大干、苦干的革命精神,奪得了農業豐收。一九七二年糧食畝產比一九七〇年增長了百分之三十四點七,達到一千六百二十二斤。

  (三)

  近幾年來,七一公社的廣大干部和社員在毛主席“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偉大方針指引下,堅持大辦農業、大辦糧食;同時,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發展社、隊企業。

  為了奪取糧、棉、蔬菜等作物的高產,廣大干部、社員大搞科學實驗活動,認真探索農業生產的客觀規律闖出了許多科學種田的新路子。如將原來的二熟制改為三熟制;對種子堅持提純復壯;用微生物防止作物病蟲害及提高作物單位面積的產量,等等。現在,公社能生產“五四〇六”、“九二〇”、“春雷霉素”、“殺螟桿菌”等農藥,而且基本上能滿足全公社二萬多畝農作物的需要。

  人民公社不僅為大搞科學實驗活動提供了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解放了人的思想,一大批從有實踐經驗的社員群眾中培養出來的農業技術人員,正在茁壯成長,現在全公社各生產隊有科研小組,大隊建立了科研領導小組,公社設有一所農科所,從事農業科研工作的人員就有九百四十三人,初步形成了三級科學實驗網

  在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中,七一公社的干部、社員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目前,全公社多種經營項目達十三項之多。養殖業有:豬、雞、魚、奶牛;種植業有:蘑菇、藥材、杞柳、蘆竹、水果、樹木等。此外還有運輸和手工編結等副業生產。

  為了大力發展養豬事業,七一公社黨委根據以公養為主、公私并舉的方針,認真落實現階段人民公社的各項方針政策,調動了三級集體養豬和社員私養的積極性。一九七二年,全公社生豬飼養量達二萬二千多頭,每畝達到了一點一頭豬。

  公社農民以農為主,也要辦些小工廠。七一公社積極發展社辦工業和隊辦工業。現在全公社已辦起了農機廠、綜合廠、噴漆廠、蓄電池廠、修建隊和農橋隊等各種企事業。一九七二年社辦工業總產值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六點七。

  遵照毛主席關于“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的偉大教導,七一公社還成立了由干部、技術人員和貧下中農、農具廠工人參加的三結合農機具試制小組。他們從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出發,試制了滾梳式拔秧機、脫粒機、各種飼料粉碎機等,大大加快了農業機械化的步伐。

  目前全公社有大小拖拉機八十八臺,電力灌溉站十三座稻麥兩用脫粒機二百多臺,插秧機三十七臺。全公社百分之九十左右的耕地面積實現了機耕,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農田實現了機電排灌。社員們興高采烈地說:“現在是田里冒煙囪(拖拉機),河里蓬蓬蓬(抽水機),屋里亮通通(電燈),場上隆隆隆(脫粒機)。真是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呵!”

  當我們即將離開這如花似錦的人民公社的時候,公社的同志又向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資料:一九六五年全公社商業營業額只有三百四十六萬元,一九七二年猛增到四百七十五萬元,這反映了人民公社有著豐厚的物質基礎,也反映了人民公社社員購買力在不斷提高。這一切不正是對騙子污蔑農民“缺吃少穿”的有力駁斥嗎?!

  望著人民公社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我們不禁從內心迸發出熱烈的歡呼:“人民公社好!

  《文匯報》通訊員、記者

  (載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文匯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克言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字幕特黄一级日本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97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 亚欧一区深夜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