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55年1月15日,在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上,毛澤東邀請錢三強、李四光等科學家商談核武器研發問題。毛澤東對核原理很感興趣,問錢三強:“中子和質子構成了原子核,那什么構成中子和質子呢?”錢三強告訴他,國內外研究表明,還沒有比這種東西更小的物質。毛澤東說,從哲學的觀點來看,物質都是一分為二的,中子和質子也應該是可分的。果不其然,不久,美國科學家便證實了毛澤東的這個推測,比質子更小的物質是反質子。
1977年,在世界第七屆物理學會議上,諾貝爾獲獎者格拉肖提出了“毛粒子”之說。他肯定了毛澤東“物質無限可分的辯證思想”,并建議將尚未發現的更小的物質統稱為“毛粒子”。他還說,這是中國毛澤東的思想,他的哲學思想為物理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他是一位十分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十分寶貴。
哲學是人類社會最高位的科學。它可以解釋社會,也可以剖析自然,是社會實踐和科學研究的最銳利的武器,是指引人類進步的明燈。毛澤東掌握了它,并很好地運用了它,才有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四個現代化建沒的堅實基礎。社會科學家需要它,自然科學家需要它,老百姓也需要它。它可以使你腦筋開竅,取得成長的進步和事業的成功。我們都來學點哲學吧,特別是毛澤東的哲學,這是一件終身受益的事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蝸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