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又提出黨內有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以后就搞了“文化大革命”,走到了“左”的極端,極左思潮泛濫。“文化大革命”實際上從一九六五年就開始了,一九六六年正式宣布。從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搞了整整十年,黨內的骨干差不多都被打倒了,這場“革命”的對象就是這些老干部。
——《鄧選》第三卷改革是中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大多數老一輩的革命家都被打倒了嘛。
——《鄧選》第三卷《立足民族平等 , 加快西藏發展》( 一 九 八 七 年 六 月 二 十 九 日 )
我們有過大民主”的經驗,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是一種災難。
——《鄧選》第三卷《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像“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大民主”不能再搞了。
——《鄧選》第三卷《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二日)
應該讓群眾有充分的權利和機會,表達他們對領導的負責的批評和積極的建議,但是“大鳴大放”這些做法顯然不適宜于達到這個目的。因此,憲法有關“四大”的條文,根據長期實踐,根據大多數干部和群眾的意見,黨中央準備提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審議,把它取消。
——《鄧選》第二卷《目前的形勢和任務》(1980年1月16日)
學習體會:文化大革命的革命對象是老干部,不是人民群眾。采用的革命方式是大民主(“四大”)。以后,大民主(“四大”)不能再搞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