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工人階級占極少數、農民為主要人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思想上入黨”的方式,大批改造農民小資產階級入黨,首次解決了如何在農民為主要人口、工人階級數量極少、封建因素極端濃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組織的問題。
在這一黨的建設實踐中,毛主席創造性的實行了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開展思想斗爭,解決思想問題”的整風運動的方式,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糾正“三大不良作風”?(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發揚“三大優良作風”?(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確立“一個不殺,大部不抓”的審干原則,全面的、創造性的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黨建理論?! ?
1、毛主席講關于中國共產黨員的優秀模范標準的問題
1、真正的懂馬克思主義。
2、又紅又專,有工作能力。
3、不怕犧牲,做英勇斗爭的模范。
4、能獨立自主解決問題。
5、在困難中不動搖。
6、對無產階級忠心耿耿,公正無私。
7、不要個人英雄主義和宗派主義。
8、不要消極懶惰。
9、不要自高自大、宗派主義。
10、襟懷坦白、誠實、服從大局、個人利益服從階級利益,照顧全局,照顧多數。
11、堅持正確原則,同不正確思想斗爭,鞏固集體生活。
12、密切聯系群眾,鞏固黨群關系。
13、堅決執行無產階級的革命路線,注意有紀律,做貫徹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模范。
14、做人民的朋友而不是上司,做人民的學生和先生(先做學生),不做官僚主義的政客。
15、對于落后的人民不要輕視,必須親近、團結、說服,鼓勵他們前進,除了不可救藥者。
??2、毛主席論干部政策
1、識別干部,看干部的全部歷史和工作。
2、使用干部,領導者主要責任是出主意、用干部。一切計劃、決議、命令、指示,屬于“出主意”;一切主意見之于行動,必須團結和引導干部,推動他們去做,屬于“用干部”。
必須善于識別干部。對于干部長短優劣的識別,不但看他的表現,而且看他的本質,不但看他的一時一事,而且看他的全歷史與全工作,這是識別干部的正確方法。在這里,粗心大意,任情逞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必須善于使用干部。領導者的責任與工作,歸結起來,只有兩件事:出主意,用干部。一切計劃、決議、命令、指示、文告、著述、講演等等,都屬于“出主意”一類。使這一切“主意”見之實行,必須團結干部,推動他們去做,都屬于“用干部”一類。——毛澤東
3、愛護干部,指導他們,第一,讓他們放手工作,使他們敢于負責,又適時給以指示,使他們在黨的政治路線下發揮有創造性的能力;第二,提高他們,給他們理論學習的機會,重視思想理論教育;第三,檢查他們的工作,發揚成績,總結教訓,糾正錯誤,對犯了錯誤而且接受教導的同志采取批評教導的方法,照顧他們的困難。
必須善于愛護干部......第一,指導他們。這就是讓他們放手工作,使他們敢于負責,不怕犯錯誤;但同時,又適時地與恰當地給以關于工作環境、工作方針與工作方法的指示,使他們能在黨的政治路線下發揮其創造性。第二,提高他們。這就是給以學習理論與方法的機會,教育他們,使之在思想上在領導能力上較之過去提高一步。第三,檢查他們的工作。不是每天檢查,而是適時檢查,幫助他們總結經驗,糾正缺點,擴張成果。這是必要的,有委托而無檢查,及至犯了嚴重錯誤,方才加以注意;不是愛護干部的辦法。第四,改造他們。這就是對于有缺點的、犯錯誤的、有不正確思想的干部,用主要的說服方法,不得已時則用斗爭方法,使他們改變過來。在這里,耐心是必要的。在并非大的原則錯誤又非說而不服的情況下,不適當地輕易地給人戴上“機會主義”、“小資產階級意識”等等大帽子的方法,不適當地輕易地采用“開展斗爭”的方法,都是不對的。第五,照顧他們的困難。干部的疾病問題、生活問題、家庭問題等事,黨的領導機關應給以熱忱的親切的同志的關心,漠然置之冷淡不理的態度是不對的。疾病必須醫治調養,生活求其切合工作需要,家庭問題在可能范圍內也須助其解決。一切這些,在物質與環境許可的限度內給以照顧,對于激勵干部的工作精神,團結全黨為一體的目的上,是有重要意義的。——毛澤東
3、毛主席論民主集中制
1、注意紀律,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加強紀律教育。使一般黨員遵守黨紀,也要發動廣大的一般黨員監督干部遵守黨紀,要制定比較完善的黨規,統一各級領導機關的行動。
2、發揚黨的民主,發動一般黨員進行民主管理、民主檢查,一切黨員都要有創造力和負責精神,敢于提問,敢于發表意見,批評缺點,一般黨員和干部互相監督。
?所謂發揮積極性,不能只是一句空話,必須集中表現在領導機關、干部與黨員的創造能力,負責精神,工作的活躍,敢于與善于提出問題,發表意見,批評缺點,以及對于領導機關與領導干部從愛護觀點出發的監督作用,等等上面。沒有這些,所謂積極性就是空的。——毛澤東
?4、毛主席論反對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取消思想斗爭,主張無原則和平,結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風泛濫,渙散組織、松懈紀律、混亂思想、使革命失去嚴密組織和紀律,政策難以貫徹,脫離群眾、脫離實際。
自由主義的表現:
1、因為和一些人的感情關系,明知不對,也不做原則上的斗爭,任其下去,求得和平親熱。
2、不負責任的背后批評,而不是積極的向組織建議,開會不說背后亂說,心里沒有集體生活。
3、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也不斗爭,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4、個人意見第一,無組織紀律。
5、不是為了團結、進步、把事情弄好而向不正確意見斗爭,而是個人攻擊、鬧意氣、泄私憤、圖報復。
6、聽了不正確意見也不否決,甚至都不揭發反革命分子。
7、見了群眾不宣傳不關心,漠然對待,脫離群眾。
8、見損害群眾利益行為也聽之任之。
9、辦事不認真,無計劃,無方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10、自以為對革命有功,擺老資格,大事做不來,小事也不做,工作隨便,學習松懈。
11、知錯不改,自己縱容自己。
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積極精神,克服消極的自由主義。一個共產黨員,應該是襟懷坦白,忠實,積極,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無論何時何地,堅持正確的原則,同一切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作不疲倦的斗爭,用以鞏固黨的集體生活,鞏固黨和群眾的聯系;關心黨和群眾比關心個人為重,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這樣才算得一個共產黨員。——毛澤東
?延安整風的基本方式:干部、黨員閱讀相關重要的理論和歷史文件,進行學習交流討論,開展廣泛的互相批評和自我批評。
5、毛主席論糾正黨的主觀主義作風
中國共產黨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情況相結合。
主觀主義的缺陷
1、研究現狀方面,主觀主義者對當時國內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收集的材料還是零碎的,研究的工作還是不全面系統的,缺乏系統、周密、詳細的調查研究實際情況的作風,就會粗枝大葉、夸夸其談。
2、研究歷史方面,主觀主義者對中國歷史了解不足,不懂中國實際國情的變化,認真研究歷史變化情況的空氣不濃。
3、學習馬克思主義方面,主觀主義不是為了革命實際需要,而是單純為了“學”而“學”,不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具體的分析和解決中國實際問題。
4、不了解中國實際情況,生吞活剝外國理論、照搬教條、不懂解決新問題和創造新事物的主觀主義者就開始發號施令,嚴重危害革命。
兩種態度對比
1、主觀主義態度
對周圍環境不作系統的周密的調查研究,單憑熱情工作,不了解中國現狀和歷史,學習馬克思主義單純為了學而不是為了用,把興趣放在了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研究上。投入實際工作,也不注意客觀情況的研究,往往單純憑主觀熱情,把感覺當政策,忽視客觀實際。
2、馬克思主義的態度
理論和實際、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研究中國實際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現狀和歷史,理論聯系實際。
對周圍環境作系統周密的調查研究,把革命氣概和實事求是結合起來,懂中國的歷史和今天,有目的地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具體的發展馬克思主義。
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找出實際存在之間的內部聯系(規律),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的分析材料,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得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正確的結論。
?這種態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度。“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所以要找這根“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的。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毛澤東
?毛主席提出的建議:
1、系統周密是研究周圍環境,詳細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進而再制定并實施政策。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2、聚集人才,研究中國歷史,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中國過去和當下的情況。
3、教育方面對工作,應該以研究中國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為指導,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實際情況緊密聯系起來。
4、關鍵是要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創造出新的理論來,從歷史和革命實際中總結規律,依據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釋中國歷史、中國現實具體實際情況的問題,做科學說明,找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
5、精通為了應用,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說明中國實際問題、解決中國實際問題,就必須參加到實際的調查研究、深入實際情況之中,理論實際相統一,反對主觀性和片面性?! ?
6、?毛主席論糾正宗派主義
宗派主義,也就是搞一部分人的小圈子,危害黨內團結,危害國內團結。
1、批判宗派主義鬧獨立性、只顧眼前局部利益不顧整體長遠利益,忽視黨的集中性、紀律性,強調要顧全大局,以全黨全國利益為出發點,反對拉幫結派的幫派獨立和極端個人主義,要建設一個集中的統一的黨。幾個部門之間必須團結,加強團結教育。
2、各地區革命工作中,外來干部要向本地干部學習,了解當地實際,本地干部要向外來干部學習先進的工作方法。如果有沖突,外來干部要負主要責任。
3、軍隊干部和地方干部要團結,軍隊積極幫助地方,積極自我批評,互相諒解。如果有沖突,軍隊干部要負主要責任,軍隊必須謙虛。
4、老干部有經驗、成熟,但是保守;新干部對新事物敏銳,熱情積極,不過缺乏經驗或理論水平不足。新老干部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防止分裂。關系弄不好,老干部要負主要責任。
5、宣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敢于揭發身邊同志錯誤,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的是團結、進步。
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獨特的“三大作風”。
7、?毛主席批判黨八股
黨八股的八個罪狀:
1、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套話又空又長。
2、裝腔作勢,借以嚇人,以“真理”偽裝空話,怕人家反駁,裝樣子嚇人,缺乏科學嚴謹態度。
3、無的放矢,不看對象,宣傳卻讓被宣傳的群眾聽不懂。
4、語言無味,像個癟三語言不夠生動活潑(要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人民的語言來自實際生活,生動活潑。要吸收國外語言中有益的成分、古人語言有益成分)。
5、甲乙丙丁,開中藥鋪,盲目羅列1234或ABCD……不提問題,也不分析和解決問題。寫文章要帶有指導性,提出問題、加以分析,然后綜合起來概括,指明問題性質,給以解決的辦法。
6、不負責任,到處害人,自己錯了還給別人看。
7、毒流全黨,妨礙革命。
8、傳播出去,禍國殃民。
整頓文風、宣傳,文章要讓人民看得懂:
1、調查研究實際情況,講述人們看得見的事實。
2、說明人民的斗爭為的是切身利益,說明階級利益問題。
3、讓人民感受到實際好處,知道共產黨人在幫助他們。
4、學會說群眾聽得懂的話,通俗生動。
5、看問題、考慮事情要全面,力求寫的文章真實。
6、不能寫不出來硬寫,寫出來就要負責。
7、文章求精不求多,寫就寫好。
8、不要生造除自己以外誰也看不懂的形容詞。
9、文章要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讓人民愛讀。
不能開八股會
1、八股會,一開會,二報告,三討論,四結論,五散會,報告內容一國際,二國內,三邊區,四本部。
2、要有新的開會方式,例如大會報告的草案先給大家討論,提出意見,綜合意見,之后做總結報告。
8、發動群眾審查干部
審查干部過程中,發動下級檢舉審查上級、發動普通黨員檢舉審查干部。形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整風模式,形成上下互動模式。延安整風實現了五千年未有的中國干部高度群眾化、群眾高度組織化革命化,這一偉大實踐和建國后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建道路密切聯系。
“對于任何工作任務……的向下傳達,上級領導機關及其個別部門都應當通過有關該項工作的下級機關的主要負責人,使他們負起責任來,達到分工而又統一的目的(一元化)。不應當只是由上級的個別部門去找下級的個別部門(例如上級組織部只找下級的組織部,上級宣傳部只找下級的宣傳部,上級鋤奸部只找下級的鋤奸部),而使下級機關的總負責人(例如書記、主席、主任、校長等)不知道,或不負責。應當使總負責人和分負責人都知道,都負責。這樣分工而又統一的一元化的方法,使一件工作經過總負責人推動很多干部、有時甚至是全體人員去做,可以克服各單個部門干部不足的缺點,而使許多人都變為積極參加該項工作的干部。這也是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一種形式。例如審查干部,如果僅僅由組織部這個領導機關的少數人孤立地去做,必不可能做好;如果通過某一機關或某一學校的行政負責人,推動該機關該學校的許多人員、許多學生,有時甚至是全體人員、全體學生都參加審查,而上級組織部的領導人員則正確地指導這種審查,實行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審查干部的目的就一定能完滿地達到。”——毛澤東?
9、根本上結束錯誤路線、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1.以改造思想、糾正路線、實現團結為總結歷史教訓的主要目標,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甚至“一個不殺,大部不抓”,為了團結而批評。
“關于研究歷史經驗應取何種態度問題。中央認為應使干部對于黨內歷史問題在思想上完全弄清楚,同時對于歷史上犯過錯誤的同志在作結論時應取寬大的方針,以便一方面,徹底了解我黨歷史經驗,避免重犯錯誤;又一方面,能夠團結一切同志,共同工作。”——毛澤東
2.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客觀的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其產生的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而不是過度追究個人責任。
“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反對陳獨秀錯誤路線和李立三錯誤路線的大斗爭,這些斗爭是完全應該的。但其方法有缺點:一方面,沒有使干部在思想上徹底了解當時錯誤的原因、環境和改正此種錯誤的詳細辦法,以致后來又可能重犯同類性質的錯誤;另一方面,太著重了個人的責任,未能團結更多的人共同工作。”——毛澤東
“這兩個缺點,我們應引為鑒戒。這次處理歷史問題,不應著重于一些個別同志的責任方面,而應著重于當時環境的分析,當時錯誤的內容,當時錯誤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實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借以達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這樣兩個目的。對于人的處理問題取慎重態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損害同志,這是我們的黨興旺發達的標志之一。”——毛澤東
3.以實踐中的勝利為確立正確路線的事實基礎,以遵義會議以來革命軍隊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和空前的發展為依據說服大多數同志,從而徹底孤立教條主義分子。策略上,先開展整風整頓思想、做好歷史決議,后召開中共七大,形成全黨的團結統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