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說毛澤東》前言:人民的禮贊
(代前言)
林炎志① 楊慶祥②
我們紀念毛澤東,因為他使馬克思主義真理跨過了差別巨大的國情與洲界,和最古老最富于個性的文化結合、和最富于智慧的民族結合、和最有獨立傳統的社會結合,一舉解決了幾億人的革命道路問題。沒有馬克思主義的這個發展,就沒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實踐;沒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實踐,就沒有馬克思主義在今天的發展。毛澤東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也發展了中國的思想文化。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和中國國情的成功結合,既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發展潛力,又證明了中國社會、文化傳統的開放性和發展潛力。毛澤東思想是中華民族思想發展史上非常杰出、非常文明的一頁,毛澤東思想使馬克思主義從“外來文化思想”融入了中國文化思想之中,滲透在中國社會里。毛澤東使中國文化思想水平通過這次巨大成功的開放,吸收了人類世界最先進最科學的思想成果,又重新站到了世界思想發展史的前沿。
我們紀念毛澤東,因為他在一度一盤散沙的舊中國組織了一支堅強的隊伍。這支隊伍經受住了最嚴峻的幾經挫折的考驗;這支隊伍創造了最可歌可泣的斗爭史詩;這支隊伍曾經和最廣大的勞動人民打成一片,天翻地覆地改造了這個積弱百年的大國;這支隊伍形成了整套先進的組織原理、組織方法和組織作風。依靠這支隊伍,這個國家形成了自己的脊柱和骨架,這個民族有了自己的神經中樞。
我們紀念毛澤東,因為他運用最先進的思想,依靠最堅強的隊伍,率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國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制度,解決了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屬于最一窮二白的國度獨立和解放的問題。這曾是一場偉大的戰爭,留下了無數精彩、壯烈的戰例;這也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留下了無數值得學習的經驗;這又是一項艱深的課題,說明了無數問題,又引出了更多的問題;這更是一部無比豐富、無比燦爛的素材,給后人留下了一處珍貴的挖掘創作靈感的寶藏。
我們紀念毛澤東,因為他最后走過偉大的曲折。歷史巨人的跌倒也是向前撲的,如果我們能夠在他身后盡可能正確地爬起來,就會從原來跌倒的地方再向前邁進一大步,甚至能進幾大步。這取決于我們的理論的創新,遠見卓識和開拓進取的導航能力。
我們紀念毛澤東,是為了發掘歷史財富。他太急了,他領導的一代人一生做的事情太多了,歷史的跨度太大了。很多歷史段落可能是被壓縮了。有的事情可能是把阻遏因素估計過高產生了用力過度的問題。現在或者今后,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使歷史的內應力釋放出來,讓中國社會更加平穩地前進。我們過去急急忙忙地跟著他趕路,很多事情來不及總結。現在經過了幾個反復,歷史長卷在折疊之后,就更有利于比較,更有利于回顧與總結。當好事后諸葛亮,才可能做事前諸葛亮。能夠當好事后諸葛亮就是大智大勇者,是很不容易了。
我們崇拜過他,迷信過他,因為他過去的正確太多了。我們很多人熱情地跟著他走入過誤區。省悟和總結時,在心底無法分開我們和他。他的失誤也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偉大的失誤之后往往緊跟著偉大的進步。如果我們尊重這些歷史的聯系,就不會浪費我們跟著他付出的學費。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這個總結一直沒有停止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已經使我們用加倍的進步在補償過去的損失。我們紀念他,正是為了明天,為了前進,為了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了讓偉大接著偉大。
我們紀念毛澤東,因為他是一名無畏的斗士,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嘔心瀝血,出生入死地戰斗了一生,就像所有偉大的戰士一樣,他留下的這份“遺產”屬于這支隊伍,需要處理,需要在紀念過程中,或抵擋,或辯解,或反擊。而反擊發酵了的無良誹議,最好的方法是堅守正確的自我,而不是放棄對信仰的忠誠和對真理的追求。
從20世紀30年代起,在中華大地上,出現了頌揚偉人毛澤東的詩詞。從此,隨著毛澤東的功高至偉,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贊歌,越來越多,高潮迭起,氣壯山河,日增其華,意氣浩然,朗照華夏。這些酷似浩海的詩篇,清新昭遠,奮發進取,光彩奪目,映射著鮮明的時代精神;自豪自信,自強不息,超越舊我的主人精神;扣動大愛的心弦,愛國、愛黨、愛人民的民族精神;承祚博大精深思想傳統的人文精神。頌詩的主體是人民,客體是毛澤東。主體在客體上表現自己的本質,謂之美。
作者群中既有開國元勛、老帥、老將、老師、老作家和國士俊才,也有一代英豪、工農兵和少年、青年、婦女、老人以及愛國華僑華人。他們從心底迸發出的沖天火光,流金溢彩,氣韻沉闊,才華恣肆,學問功底,筆下波瀾,思想光芒與日月同輝。
這些詩詞源于歷史,從事實本質講,誰也不能把毛澤東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這段奮斗史分開。 “造神”、“制圣”不屬于黨和人民。
這些詩詞是新中國的一種記錄,是歷史進程的一個回顧,是智慧的積淀,是現代文明的瑰寶,是頌詩頌詞的展覽館,也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教材。有些經典之作魅力無窮,不僅屬于一個時代,也屬于歷史的永恒。“詩魂壯國魂”,它是共和國的“國魂”、“國頌”、“國寶”、“國唱”。搜集、整理《詩說毛澤東》,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在編輯工作中,我們有意未錄“反右”斗爭和“文革”時期的頌詩。這兩個時期,是頌詩的巔峰期,但昧于時政,其中大部分詩詞難免有些特殊年代的政治印痕,雖然不乏上乘之作,但分辨良莠,需時需功。這是一項后人評說的大工程,十分有意義。但我們尚力所不能及。
當我們把六卷集的《詩說毛澤東》這部大書奉獻給讀者的時候,正是全國人民歡欣鼓舞慶祝建國60周年的時候。為此,我們援引60年前熊謹玎先生《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典禮》的名詩,作為小結。
“開國歡騰典禮隆,
紅旗高舉蔽天空。
躬逢我欲來歌頌,
筆墨無能寫壯雄。”
林炎志 楊慶祥
————————
注釋
①林炎志:(1948——)清華大學物理學學士,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無產階級革命家林楓之子。歷任清華大學教師、清華大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清華大學校團委副書記、清華大學校團委書記、全國學聯主席、共青團北京市委書記、共青團中央常委、北京市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兼黨組書記、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共北京市委委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黨組書記、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和宣傳部長、河南省社科聯主席、中共吉林省委副書記、吉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和黨組副書記等職。主要著作有《樹堅不怕風吹動》、《沒有個人功利的追求》、《國有資本人格化》、《笑迎挑戰》、《不辱使命》等。
②楊慶祥:(1934——)榮譽大法官、作家。歷任吉林日報編委、《城市晚報》總編、吉林省政府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兼省人事廳廳長、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人大代表、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等職。現任中國法官學院兼職教授、吉林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法學專家研究所研究員、吉林省文聯和作家協會權益保障委員會主任、吉林省法官學會名譽會長、吉林省老記協顧問、《中國周刊》首席法律顧問、《夕陽紅》雜志顧問、吉林省及長春市“十大藏書家”等。著有《哲學大綱》、《婚姻與家庭》、《買賣與糾紛》、《損害與賠償》、《談法論德》、《心路花香》、《我們為了誰》、《雨滴集》、《中國·吉林》、《中國老干部百科全書》、《中國政府百科全書》等。發表各種論文千余篇。
給《詩說毛澤東》出版懇談會的賀電
《詩說毛澤東》在林炎志、楊慶祥同志的主持下,經過幾年來的艱辛勞動,把散落在幾百種報刊、雜志、詩集、詩選中的頌揚毛澤東的民歌、民謠、詩詞歌賦中收集起來,編輯成的《詩說毛澤東》,使其傳承世代,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并有相當高的文獻價值。我們由衷的表示祝賀!謝謝你們又給文藝百花園中增添一株耀眼燦爛、光彩奪目的新葩。
最后,道一聲心里話:同志,你們辛苦了!
原中國人民大學副書記,博士生導師 沈云鎖
中國人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許征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