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教授談醫療改革,最近火了,火了的原因很簡單,有些人不知道有啥目的,一直在推她,致使你總是能看到她的講話;火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她確實講了老百姓愛聽的話,那就是全民免費醫療。有些號稱自己是愛國或左派的人就完全否定她,說她和耶倫吃過飯,從這個角度去罵人,我認為很不妥當,她講的話題,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讓更多人參與,我認為就是一個很大的功勞。
有很多粉絲很少的主播,往往只有幾百個贊的那種,反而能提出很好的且能落地的醫療建議,只不過大家看不到,這說明了一個不好的風氣,平臺為了流量,一方面喜歡推送名人講話,另一方面喜歡推送極端的爭議話題。因此但凡看到熱炒的話題,要冷靜下來想一想,不要盲目跟風。
李玲教授是同志還是反賊,先不要去定性,她有的說的很對,比如說到醫療行業的腐敗、醫保資金的浪費問題,還有私人醫院、以及各種藥店套取醫保的事,十年前就一直在講,比如請客送禮、往返接送請老人住院,藥店里洗衣粉、酒水、茶葉都可以刷醫保等等,看到這個問題,誰都可以提出來,但是怎么解決,說的人就很少。
我一直認為私人醫院從頭到尾就不應該納入國家醫保,它得走高端醫院的路子,如果你沒能力做高端,那你就別開醫院,這種私人醫院它應該走商業保險。至于藥店的管控其實很簡單,發現一次亂來,直接關門就行了,你給人家整頓的機會,人家一定會屢教不改、屢錯屢犯。
李玲說到的“三明醫改”,她是比較推崇的,但是也有人說,三明醫改后,去他那兒看病的人反而變少了,有些人都去別的醫院看病了,這恰恰說明,中國需要高端醫療,你做成普惠醫療之后,一部分有錢人就不愿意去了。三明模式并不是什么新東西,我說說建國后一開始的城市醫院情況吧。
市場化改革之前,醫院的醫生是定級工資,和醫院的收入沒有任何關系,你開一百噸藥,你的工資也不會漲一分錢,要是過度給人開藥,不但不獎勵,還會被批評。醫生只是工人的身份,想要發大財,根本不可能。當時富人家庭孩子就不愿意當醫生,國家也無所謂,開醫學院招窮人家的孩子上去,窮人孩子還是在乎鐵飯碗的。
三明的模式就是這樣,這導致好的醫生就跳槽了,我們現在存在的問題是,那些個奸商開私人醫院沒本事掙富人的錢,總是搶公立醫院的飯,他們也有國家醫保定點的醫院資格,因此一肚子壞水。
給私立醫院踢出國家醫保,讓他們走商業保險,你只要提高醫療水平,專門去掙富人的錢,公立和私立多年的爭論早就可以熄火了。
李玲教授說來說去,后來都給自己整迷糊了,前后矛盾的太多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就是西方留學回來人的通病,任何改革、立法、定規章制度的,都是從西方經濟學的角度算賬,老是圍繞著撥款啊、投入啊、產出啊之類的糾纏不清,結果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
社會上的任何問題,要去解決它,靠的是人和物,而不是錢!若是從錢的角度出發,1949年之后的十年,中國人豈不是要等死,那時候哪有錢?
毛主席說,這不簡單嘛,分三步走,第一步,發動群眾,搞愛國衛生運動,群眾力量真大,導致除四害做過了頭,把麻雀都消滅了,雖然過程中走了極端,滅了麻雀。但是那些血吸蟲等環境不衛生帶來毛病確實給消滅了。第二步,預防為主,治簡單的病,全國培養赤腳醫生深入農村;第三步,建立正規高水平醫院,但也要分層級,有專攻疑難雜癥的,也要有治基礎病的。
市場化改革之后,越搞越復雜,醫藥集團和醫院糾纏不清,算經濟賬,希望大家多生病。美國模式就是這樣,醫藥集團還參股糧食企業,沒病都給你整出點病來。三明模式走了老路之后,就是復雜的事情簡單化,但為什么不能全國推廣,甚至還被很多人抵制呢?
有三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醫生的收入,他們不滿足,等于拿死工資了;第二是有錢人不滿意,懷疑你醫生水平不咋樣;第三個,醫藥集團討厭,大量的藥廠生意要下降。按照李玲教授說的,所有的公立醫院都免費,這個路子也是走不通的。
李玲教授說,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醫療都是免費的,甚至非洲國家也是免費的,她說的也不完全錯,但是非洲的醫療,比我們以前的赤腳醫生水平還低一點,涂點紫藥水,開開藥片的層次。歐洲做的好一點,做的最差的是美國,美國的醫療和教育一樣,窮人是散養的,應付一下就可以,他們好的醫療都是留給有錢人的。
如果把所有的醫療問題都歸結于經濟問題,是得不到正確答案的。醫療的發展,如果說要免費,也是可以的,我個人覺得可以分層級,人的身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亞健康,屬于初級診治階段,這交給鄉鎮醫院去做,可以做到完全免費,為什么說交給鄉鎮醫院,你免費了,城市人還未必愿意去呢!第二階段是生小毛病,感冒發燒的,城市社區醫院也可以做到全免費。第三階段是疑難雜癥了,自然要交給三甲公立醫院了,這個時候,就要拿出醫???。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病不分大小,全部免費,那醫院可以變成家了,待在醫院里,誰愿意出來呢?三明醫改是可以,但不能在所有醫院推廣,醫療體系不分層級來免費,最后導致所有的醫生水平會下降。另外我們不需要所有的醫生都是頂尖的,頂尖的醫生是專攻疑難雜癥的,大部分醫學院出來的,都能夠處理簡單的毛病。
中國的醫療有沒有問題呢?有,肯定有。中國政府其實一直在分層級上下功夫,但現實情況是社區醫院沒人去啊,無論什么毛病,全都擠在三甲醫院里,什么原因,我也不是很懂,是不是老百姓認為,不管到社區醫院還是三甲醫院,反正都是要收費,我不如去三甲醫院。那么找個省份去試點一下,干脆社區醫院全部免費,再看看效果。
李玲教授有一點說的是對的,她講這個改革難,其中這條產業鏈上,太多的錢被院長、科室主任、以及牽涉其中的醫藥代表,醫藥公司等等搞掉了,但是這個,是全世界每個國家都存在的問題,美國、英國都干脆放任不管了。
這牽扯到反腐敗的問題,不要和免費醫療混為一談,所謂的免費醫療,最終的結果還是國家買單,這個過程中該貪污的還是要貪污。我認為法律界人士,是最沒有資格抨擊中國醫療的,經濟廢死案是你們搞的,大家貪污積極性變高了,反正不死嘛,要是逮一個殺一個,這個社會就清靜多了。
在醫療問題上,對群眾的宣傳也要做到位,反正據我的觀察,感冒了,你不讓老百姓去三甲醫院,他得跟你拼命,然后在那兒排隊排了半天又開始罵人?,F在醫療的矛盾是質和量的矛盾,是集中和分散的矛盾。要質就沒有量,要量就沒有質。我的希望先把社區醫院和鄉鎮醫院全免費了,讓他們專做一些基礎病的診治。
這些鄉鎮社區的醫生的來源于哪里,就是每年高考招定向醫生,愿意接受定向專業的孩子,基本能接受5-7千的鐵飯碗工作。你讓三甲醫院醫生幾千塊死工資,給你搞全民免費,整個中國醫療那就徹底完蛋了,有時候,我們也要換個角度考慮問題。
不過這種分級診療在中國還會有另外一個問題,比如我免費給你檢查了,也治了你的簡單病,結果3年后,你得了大病,去了三甲醫院,然后回頭告社區醫院,說就是你當年沒把我檢查出來,讓我小病變大病,你得賠我100萬,這又是一個新問題,我暫時想不到什么方法規避。
有人說李玲教授鼓吹公立醫院全民免費,然后搞私立醫院,把公立醫院醫生挖走,我覺得有點陰謀論了,中國并不禁止大家開私立醫院,完全是私立醫院自己不爭氣啊,掙不到富人的錢,專門詐騙窮人和坑醫保的錢!我倒是希望有高大上的私人醫院出現在中國,把富人分流走,這樣普通人去公立醫院就不用老是排隊了。
至于李玲教授說的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免費醫療,那是小病靠自愈,大病等排期,是乏善可陳的,沒有必要去參考一些失敗的案例。談到醫療,我又要扯到別的話題了,還是勞動者勞工權、以及食品安全問題上,要減少勞動時間,嚴控食品安全,在社會上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好,人民的幸福感上去了,自然生病也就少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