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上,中國游泳健兒是怎么勇破紀錄,美國又是怎么借興奮劑問題抹黑中國的,大家都看到了。根據我們對美國的一貫了解,美國指責別人的,往往都是自己歷史上曾經做過或現實中正在做的事,還很可能是為了掩蓋自己的惡行。是時候好好查查美國的“含藥量”了。
▲公平競爭不應該只有中國選手面對海量的檢測。(漫畫丨陳霞)
一
“家族遺傳”:藥物濫用的鼻祖
世人皆知,沒有人比美國人更懂得嗑藥。且不說興奮劑,就連常人聞之色變的毒品在美國也橫行無忌。每年有十萬美國人死于藥物濫用,不少城市街頭彌漫著刺鼻的大麻味道。
在這個“嗑藥帝國”,一些人靠毒品續命,另一些人則以藥物保持競爭力。
早在1904年圣路易斯奧運會上,美國馬拉松運動員托馬斯·??怂咕涂恐叹毑粩嗵峁┦康膶帲⊿trychnine)和蛋清的混合物,獲得了職業生涯中唯一一枚奧運會金牌。
▲1904年圣路易斯奧運會比賽中的托馬斯·??怂梗ㄖ校?,他幾乎是被訓練員架著走過終點線的,當時他的雙腿還前后擺動著,仿佛還在跑步。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合成類固醇之父、美國舉重隊隊醫約翰·齊格勒與制藥公司合作,將合成代謝雄激素類固醇推向美國市場。
1977年,美國總統奧運委員會(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Olympic Sports)在一份報告中反思,美國運動員在使用藥物方面的落后“應當被視作國家制度上的失誤”。
近幾十年來,國際機構對藥物濫用的檢測和懲罰措施日益嚴格。然而這非但沒讓美國戒掉藥癮,反而被掌握了前沿制藥科技的美國當作戰勝競爭對手的工具。
美國運動產業高度商業化,冠以各種名字和“療效”的新藥不斷涌現,監管機構的檢測水平往往跟不上藥物的研發速度,等你剛查出違禁,他已經換了新藥。贊助商、投資人乃至運動員也與藥企的“科研創新”不斷綁定,形成了盤根錯節的利益共同體。
▲2024年2月,媒體報道PayPal聯合創始人、硅谷億萬富翁彼得·泰爾正在投資"全藥運動會"(Enhanced Games)鼓勵服用興奮劑以研究如何突破人類極限。
同時,美國還鉆起監管制度的空子。大量美國運動員以哮喘、多動癥、心臟病等醫學上不建議從事高強度運動的病癥為由,“合法用藥”參加國際體育賽事,而這些運動員的申請、健康狀況被視作“個人隱私”完全保密。
▲2024年6月,曾代表美國隊贏得2016年里約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吉爾·羅伯茨因再次檢測出興奮劑陽性,遭美國反興奮劑機構禁賽8年。2017年,他首次檢測興奮劑陽性后,成功利用規則漏洞,聲稱是因和女友接吻導致從而躲過處罰。2022年,他曾因使用兩種違禁藥物被禁賽16個月,如今卻堅持嗑藥,最終再次事發。
俄羅斯黑客組織“奇幻熊”曾攻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的數據庫。根據他們的揭秘,2016年里約奧運會期間,美國游泳隊中超過70%的成員、田徑隊中超過74%的成員因“患有疾病”申請藥物豁免,菲爾普斯、拜爾斯、威廉姆斯姐妹等美國名將也赫然在列。有網友精辟總結:美國人有病不去醫院治療,而是去練游泳田徑,還越練越強。
前有“病人軍團”身殘志堅,今年巴黎奧運會上又驚現一批“紫薯怪”。不少美國游泳隊員在比賽結束后面部和手掌呈現詭異的紅紫色,不僅與同場競技的他國選手差異甚大,還與數年前本人的賽后膚色截然不同。若說這里面沒有什么新的科技與狠活,你敢信嗎?美國隊是不是該出來給個合理的解釋?
▲圖為美國游泳名將麗根·史密斯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和2024年巴黎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半決賽的現場轉播畫面。
▲網友看到美國游泳隊“紫薯怪”后,紛紛聯想到美國漫威漫畫人物滅霸,以及日本漫畫《圣斗士星矢》里的童虎。
二
“霸權癌”擴散:長臂管轄戕害國際體系
維護霸權是美國的最大執念。體育霸權也是霸權,而且事關昂撒人高人一等的“尊嚴”。凡是可能對此構成威脅的,美國必要伸出“長臂”除之而后快。
2020年12月,美國通過《羅琴科夫反興奮劑法》,宣稱對世界各地的興奮劑問題擁有管轄權,并對包括中國在內參與國際賽事的運動員頻頻發難,以政治驅動的“跨境調查”打壓不聽話的國家。
2021年4月,東京奧運會前夕,中國23名游泳運動員被驗出對曲美他嗪呈陽性反應,中國代表團迅速封存樣本,及時報告情況,最終被WADA裁定為一場由食物污染導致的烏龍事件。
照理來講,WADA是遵照美國“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創立的國際組織,當時執委會15名成員中,4人來自“五眼聯盟”國家,9人來自北約成員國,基本都是自己人,美國應該接受WADA的結論。但時隔三年,美國司法部居然提出要對“中國游泳運動員興奮劑檢測陽性”事件開展刑事調查。如果可以,美國恐怕還想搞出一個“孟晚舟事件”。
▲辦公室位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于1999年11月10日在瑞士洛桑成立,是國際奧委員會下設的一個獨立部門。
無獨有偶。2024年7月,有美國國會議員提出《恢復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信心法案》,該法案擬賦予美國國家藥物管制政策辦公室永久性權力,在不信任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獨立性時,允許扣留其經費。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不聽話,就斷奶”。
除了“威逼”,美國還暗地持續追加本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的預算,以“利誘”的方式對其開展工作進行全面干預。據俄羅斯媒體披露,美國反興奮劑機構擁有其他國家機構兩倍的預算,收集的樣本數量卻是德國同行的一半。
眼下,美國一些人還拿WADA副主席、中國冬奧首金得主楊揚說事,誣陷WADA“被中國滲透”。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目前WADA董事會中沒有美國人,白宮國家藥物管制政策辦公室又毫不掩飾地表示美國“在WADA的管理機構中保持持續存在至關重要”,到底是誰想滲透、又是誰想操控WADA呢?
三
精神分裂:經典美式雙標
美國一方面對自己人嗑藥包庇縱容,另一方面卻試圖挑戰WADA的檢測體系,對中國運動員動輒卡壓,把合則用、不合則棄演到極致。
巴黎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官員承認,為了“讓某些國家的運動員安心”,中國游泳隊成了接受興奮劑檢測最多的隊伍。而在開賽前,中國游泳隊31名運動員就被檢測了近200次,每人平均每天多達5到7次。而美國游泳隊即使賽后變“紫薯”,整個賽程興奮劑檢查可能才3次。
美國對中國運動員誤食遭污染漢堡事件胡攪蠻纏,而涉及到自己人就立馬綠燈放行。被譽為“新博爾特”的美國田徑新星埃里揚·奈頓在2024年3月的賽外檢測中被查出群勃龍(Trenbolone)陽性。作為一種蛋白同化制劑,群勃龍可極大提升力量和爆發力,絕非常見的食品污染物質。USADA卻拖延兩個月才開展調查,而后宣稱是由“食用了受污染的肉類”引起的,決定不對奈頓實施禁賽處罰,并允許他參加巴黎奧運會。
▲2024年8月6日,中國反興奮劑中心發布關于美國奧運選手埃里揚·奈頓類固醇陽性的聲明,指出USADA表現出典型的“雙重標準”。
追根究底,美國從來就沒有統一的反興奮劑立法和管控體系,也從未頒布反興奮劑綜合立法。美國事實上長期游離于WADA監管之外,USADA屬于獨立機構,與WADA僅保持合作關系。美國職業體育聯盟和大學體育聯盟以及多個美國職業體育聯賽聯盟自行制定反興奮劑標準,既不受《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管轄,也不接受USADA的檢查,更不受WADA統一管理,形成了巨大的體育暗箱。
WADA主席班卡曾表示,美國運動員是世界上接受興奮劑檢測最少的運動員群體。90%美國運動員,包括職業和大學體育運動員都沒有遵守WADA相關條例。其中31%的運動員過去一年都沒有接受過興奮劑檢測。
四
煽風點火:認知戰顛倒黑白
污人清白、殺人誅心,這種事上從來少不了美國的身影。美國人不懂得追求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干凈的金牌,也容不下一個平靜的泳池。
2024年4月,巴黎奧運會倒計時100天之際,《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就開始翻炒“中國游泳運動員興奮劑檢測陽性”的陳年舊事,企圖打響認知戰、心理戰,干擾中國運動員的競技狀態,甚至鼓吹取消相關運動員的參賽資格。
此后,美國還興師動眾開了一場國會聽證會,把菲爾普斯、施密特兩名前奧運金牌得主找來宣誓作證,惺惺作態聲稱“無法知道真相”“不再相信WADA”。
7月底,就在潘展樂奪冠前一天,《紐約時報》又發文妄稱,中國以受污染漢堡為由,為2022年兩名運動員檢測陽性洗脫罪名,想方設法讓中國陷入“自證陷阱”,卻故意絕口不提中國運動員今年以來接受的巨量興奮劑檢測。
針對這些無端指責,WADA多次駁斥并且開展了獨立調查,重審結果也是“處理無偏頗”。WADA首任主席龐德直言“對美國反興奮劑機構的蓄意謊言、歪曲事實的做法深感失望和厭惡”。
美國媒體只顧著給中國潑臟水,卻不揭自家短。WADA總法律顧問溫澤爾舉例說,2014年美國也發生了一起涉及10多名運動員的重大案件,WADA接受了USADA做出的無過錯污染的類似結論,沒有運動員被指控違反規定,但此事如今在西方媒體報道中被故意忽略了。更荒唐的是,USADA還曾經表示,此類無過錯案件不應被公開揭露。
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賽場上,中國隊奮勇奪金,粉碎了美國隊40年的不敗神話。網球項目中,中國收獲1金1銀,不僅實現金牌“零的突破”,更歷史性位列網球獎牌榜第一。這樣振奮人心的例子還有很多。
中國人已經用自己的汗水與奮斗證明,無論在賽場、實驗室還是宇宙太空,突破美西方所謂的天花板都不是什么“人類做不到”的事。白人、昂撒人并不比別的人種高貴,不要再搞明目張膽的種族歧視了。
中國、亞洲乃至整個“全球南方”一直在美西方設定的“國際規則”之下,踏踏實實用自己的努力改變著世界。不管美國喜不喜歡,都要趁早學著習慣,學會輸得起,學會同各國在平等遵守同樣規則的基礎上公平競爭。
▲ 維護霸權是美國的最大執念。體育霸權也是霸權,而且事關昂撒人高人一等的“尊嚴”。(漫畫丨劉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