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朋友圈信息說:
“國務院調查報告:混運油車問題,經過持續多日發酵,情況越來越明晰:
(評:網絡搜尋,看到了國務院將對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啟動調查的消息,并未搜到調查結果)
中儲糧的運輸車無問題,中儲糧是賣方,其運輸車是自有專車。而網絡報道的混運車是自提車,買方是金龍魚。也就是說,中儲糧賣的油沒問題,是金龍魚自提車運輸管理問題。但是,此前所有的報道和輿論都將矛頭指向了中儲糧,攻擊中儲糧。
(評:這個結論對前期混油輿論的總結是大致準確的)
輿論的發酵起始于新京報,隨著國務院調查組開始調查,發現新京報是一家美資控股媒體,背后資本是貝德萊,而出問題的金龍魚益海嘉里背后資本也是貝德萊。
(評:國務院調查報告尚未發布,“發現”從何而來?其次,百度解釋“新京報”:“于2003年11月11日由光明日報和南方日報兩家報業集團聯合創辦。2011年9月1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新京報社主管主辦單位變更為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宣傳部。”
為何“美資控股”?多年來新京報多次牽涉謠言爭議,辦報風格繼承昔日南方報系。雖然都屬地方宣傳部門管理,但在國家網信辦成立之前,一篇流傳較廣的囂張網文,就南方周報等受到約束后,其成員紛紛轉移向網絡媒體一事,嘲諷國家宣傳部門忽視網絡是“抓了芝麻,丟了西瓜”,公開宣示以資本價值觀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稱“寧可十年不將軍,不可一日不拱卒”,公開與國家體制宣戰。今天網絡上反華反共怪事層出不窮,怎知不是十多年前的部署,每日不停的“拱卒”?這次民間信息將新京報描述為貝德萊控股媒體,是發現了更深層次的隱匿股權,還是對反華反共反公有制價值觀滲透到黨內,滲透到黨的喉舌的另一種隱喻和警告?)
益海嘉里2003-2023年,20年內多次與中儲糧爆發價格之戰,中儲糧是益海嘉里期貨市場的平抑國內食用油的主要對手,如果沒有中儲糧,益海嘉里將完全壟斷中國食用油定價權。
(評:這段描述按人們常識是準確的。同時以上信息引發對一個重要問題的思考:企業的股權動態信息,本來是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門掌控的信息,應該可以公開查詢,把經濟單位的控股詳情、所有制性質,外資特別是華爾街壟斷資本在華控股動態交給社會,作為公益信息以供公開查閱,公開監督,這本來不應有任何爭議,但實際上把政府公共服務轉讓給資本做生意,任由幾家私企壟斷收費,造成社會和公眾不便,實際上取消了社會監督權。這是國家政權的疏漏。把政府職責市場化,主要是先是受到“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理念影響,其次受到錯誤理解“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理念的影響。
上世紀80年代,曾經提出打開窗戶,還要有紗窗,防止蒼蠅飛進來。這個想法很美好。但是之前70年代末GDP理念的引進,并不是對我國原來的以物質財富為主的統計方式中缺點的改革,而是另起爐灶。GDP是庸俗經濟學創始人薩伊的資本、土地、勞動“三位一體”的擴展,是保護資本權益的庸俗經濟學方式,是世界通行的資本主義方式,為私有經濟量身定做,其隱匿剩余價值的核心,早就受到馬克思的批判。我們照搬GDP,就會鼓勵勞動力雇傭化,私有化,脫實向虛,后來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回顧看去,這是八十年代改革的主客觀分離。
GDP本身就是蒼蠅群,已經登堂入室,再設紗窗就沒有意義了。毛主席生前批評過經驗主義、實用主義、教條主義即修正主義,不讀書弄懂馬克思主義,照搬國外,再談“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就是一種錯誤的背書,至于簡單片面、一概地談“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忽視習近平同志的“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混淆了簡單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容易掩護新自由主義市場宗教,掩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基本矛盾,將其作為指導思想,并不利于對私有經濟的利用和對當前經濟堵點的解決。在一定條件下,這是庸俗經濟學滲透到黨內的反映,阻撓以人民為中心。企業所有制信息的市場配置,歪曲了政府服務,為資本開了綠燈,以收費屏蔽了決大多數中低收入者對生產資料所有權的知情權,這是片面的“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一個例證。)
5月份,美國表達中國對美國大豆和食用油進口不足不滿,6月中旬,中美農業對話,7月就出現新京報對中儲糧的攻擊,但對真正的始作俑者金龍魚卻只字不提。現在需要讓全國人民清醒時刻: 拒絕購買金龍魚!
(評:這是民間呼聲,人民群眾火眼金睛。)
2024.7.2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