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一則有關央美畢業展作品被指為“一堆廢紙殼”的報道在網上引發熱議。據悉,這位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生在畢業展上展出了一件作品《超級蜂窩》,遭到大眾吐槽,并引發了關于藝術價值和審美標準的廣泛討論。
黃河清老師對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當代藝術是邪教》,并發給了筆者。筆者今日繼續剖析這個話題,闡述一下為什么當代藝術會被認為是邪教。
下面這件央美畢業生的作品《超級蜂窩》,造價上萬,你相信嗎?
該作品在網上引發爭議后,作者本人發布道歉視頻稱:
“我只是想向大家道個歉,作品給大家誤會,讓大家對當代藝術產生誤解 。”并回應稱,所有的紙板都由自己剪裁設計結構,作品中設置了電機,是一個可以活動的裝置,總造價超過萬元。
有人替作者辯解,稱這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反映了人們對于審美標準的不同理解,所以不應苛責。不過,大眾并不買賬。把一坨垃圾紙板當作“美的藝術”,還造價上萬,真不知道這錢是怎么花的。也許,都是智商稅吧。
看看作品的介紹,虛構的所羅門王都出來了,而且表述上還是“東方一位君主”去請求可薩猶大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才杜撰出來的以色列大衛王之子——所羅門王(元始前990年-前931年)賜予一個座右銘。
在西史敘事中,所羅門王一生最大的功勛是修建所謂的“圣殿”,在其中安放上帝通過摩西和以色列人立約的約柜,使之成為以色列人的朝覲中心。
不過,大衛王和所羅門的故事是在猶太(Jew)、以色列(Israel)這兩個概念出現以后才誕生的,而上述兩個概念皆在19世紀晚期才正式出現,所以可以推斷所羅門是近代編造的虛構人物。關于猶太和以色列概念誕生的論證分析,詳見往期文章《猶太馬甲新解:有一定深度,慎入》《與猶太馬甲相關的事情,得繼續深入地扒一扒》。
筆者看到這個作品介紹,真是感慨萬千。
一個小小的座右銘,東方的君主竟然想不出來,東方的文化也不足以產生,居然需要遠隔萬里去向以色列君主求來,敢問東方是文化的沙漠嗎?敢問東方沒有知識嗎?
如果東方沒有知識,那中東地區至今廣為流傳的那句古訓名言“知識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又作何解釋?
以色列不也是在中東嗎?
既然以色列那么有知識、那么有智慧,歷史那么悠久,當地的民族又離得那么近,為什么他們不就近向以色列學習,而要跋山涉水不遠萬里來中國求學?
現在,一些數典忘祖的人卻偏偏助紂為虐,頻頻制造各種“文化垃圾”來混淆視聽,并散播(暗示)東方君主向以色列君主臣服、接受其統治的假象,這是什么居心?
也許,推出《超級蜂窩》的央美畢業生并不了解西方偽史,她只是被人灌輸了西方當代藝術的那種“有毒理念”,被人故意“誤人子弟”了。
黃河清老師在《當代藝術是邪教》一文中直言不諱指出,“當代藝術”還是國際統治集團的一種全球愚民策略,讓全世界人民心智幼兒化,審美低俗化。
筆者深以為然,并在此補充說明,國際統治集團就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可薩猶大財閥。
我們來看看他們在國外以“藝術”和“包容”之名推動的一些怪誕現象。
這是2024年美國東南部阿拉巴馬州(又譯作亞拉巴馬)的選美小姐大賽冠軍——莎拉•米利肯(Sarah Milliken)。
這位現年23歲的阿拉巴馬小姐是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周末第三次爭奪冠軍的。
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肯定會想對此說些什么。
但是,對不起,請不要說出口。
如果你在看到這張照片時說出你的想法,在自由帝國的最后日子里,它將被視為“仇恨言論”。這會給你帶來麻煩,造成“不同意見者之間的社會撕裂”。
無獨有偶,馬里蘭州選美小姐桂冠的獲得者——貝利•安妮•肯尼迪(Bailey Anne Kennedy)是一位跨性別者,即一位以女性身份生活的男人。
這種選美大賽是誰組織的?
答案是“環球小姐”(The Miss Universe Organization)。
2018年,該組織迎來了第一位跨性別選手——西班牙小姐安杰拉•龐賽(Angela Ponce)。
環球小姐、美國小姐和美國青少年小姐比賽目前都是同一個老板,據說此人來自泰國,是一個變性人,于2022年購買了上述選美比賽。
讓變性人做“企業家”,這個工具人選得不錯。
這種所謂的“當代藝術”,其本質是LGBT的一種表現,是在挑戰大眾的審美底線,——如果接受了,可能還會有更突破認知和審美底線的怪誕之象出來,其目的就是為了搞亂大眾認知,以丑為美,滅絕文化傳統,人為制造分裂,進而消滅歷史、消滅其國,為可薩猶大的愚民統治服務。
當然,光靠這種愚民手段還不夠,還得有“毒民手段”。
看看這款史無前例的巨型THC軟糖,設計者應該是花費了不少心思,——為了讓人吸毒,就不那么丑了,反倒有點“可愛”。
這款歷史上最大的合法化的THC軟糖,含有3000毫克的強效Delta 9,超過15000毫克的Delta 8 THC,以及超過20000毫克的大麻素,非常適合派對、活動和聚會。
大麻植物含有100多種天然存在的大麻素,這些分子與大腦中的特定受體發生反應。Delta-9-四氫大麻酚(Delta-9 THC)是最常見的令人陶醉的精神活性大麻素。
服用Delta-9 THC會經常出現一些副作用,如腦霧、焦慮、偏執、口干和紅眼等等。
至于其他大麻素,如Delta-8-四氫大麻酚 (delta-8 THC)和Delta-10-四氫大麻酚 (delta-10 THC)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研究正在進行中。
通常而言,Delta-8 THC是由植物中最常見的非精神活性成分——大麻二酚(CBD)生產的,使用熱和酸的化學反應就會產生Delta-8 THC。
上述愚民手段、毒民措施,其基礎理論皆源于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提出來的——“奶頭樂”戰略,這一理論最早出現于《全球化陷阱》(2006年11月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第2版,由漢斯-彼得·馬丁編寫)一書中。
布熱津斯基提出的理論認為,隨著生產力的提升和競爭的加劇,世界上80%的人口將被邊緣化,同時80%的財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即可薩猶大財閥)手中。為了安慰社會中“被遺棄”的人,避免階層沖突,方法之一就是讓企業大批量制造“奶頭”——恰如嬰兒啼哭時,往嘴里塞一個奶嘴會馬上停止哭泣,轉而沉溺于吸允奶嘴的快感之中。
換言之,即通過采取娛樂化、低智化、游戲化、低成本、輕易就能獲取刺激性快樂的辦法,通過充滿感官刺激的產品,包括但不限于網絡、游戲、短視頻、腦殘劇、各種娛樂八卦花邊新聞等等,以此填滿人們的生活空間、占據其時間,轉移其注意力和不滿情緒,令其沉浸在人為制造的“快樂”中,不知不覺喪失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能力,分化瓦解成一盤散沙,無心也無力挑戰可薩猶大財閥的世界統治,最后心甘情愿走向被奴役的道路。
在此基礎上,可薩猶大財閥就可以通過“比德伯格俱樂部”來順利實施凱樂奇計劃。
上世紀50年代,荷蘭最早發起并成立了“比德伯格俱樂部”。自18世紀以來,可薩猶大逐漸滲透、控制了共濟會,并通過這個馬甲成功控制了荷蘭。
比德伯格俱樂部是個“精英俱樂部”,他們有個凱樂奇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瓦解每個國家的主要民族,創造混血兒,抹去主要民族的記憶和歷史,最終創造一個沒有國界、沒有種族、沒有道德、沒有歷史、沒有文化的新物種。
凱樂奇計劃源于1924年基拉克《現實的理想主義》一書?;嗽跁袑懙?,歐洲的白種人應該被消滅,取而代之的是“歐亞非混血兒”,因為他們很容易被精英統治。
長期以來,他們在其他國家的安排,也是按上述兩大計劃執行和滲透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