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金門惡性撞船事件的解決陷入僵局,遇難家屬代表團與臺“海巡署”相關代表談了15輪也沒有談出個結果,3月4日臺“海委會”主委將到民意機構“內政委員會”接受民意代表們的質詢,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宣稱“甲級動員”,藍綠對嗆的火藥味很濃厚。管碧玲把她的專案報告標題改為“取締陸籍快艇事故案”,可謂先聲奪人。
管碧玲是一個連任過五屆民意代表的政客,她對民意機構的流程應該是很熟悉的,所以她不會慌亂。臺灣的政客都像演員,尤其是綠營的政客,都很會表演的,臺上一套臺下一套,作秀功夫都很了得。為什么藍營的民意代表都害怕跟綠營的黃捷對嗆?因為黃捷是女民意代表,她很會作秀與“碰瓷”,她會率先咄咄逼人地向藍營民意代表發難,如果你回擊那稍有不慎就會被她指控性騷擾,所以男民意代表都防著她,生怕惹一身騷。管碧玲也是一位女政客,在臺灣政壇也算“老油條”了,野心很大,下一步很可能在“九合一”選舉中競爭高雄市長,對管碧玲的狡猾,千萬不能小覷。
那么管碧玲會怎么演這出戲呢?我感覺她會兩手準備。第一手,以攻為守。管碧玲為什么拒不道歉,拒不賠償?因為她要保持一種“進攻”的態勢,強調“海巡署”這是在“執法”,即便是出了兩條人命,那也是“執法”中造成的,責任主要在大陸漁民,海巡船工作人員最多是“執法”中有失誤,或者說“執法過當”,她妄想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先聲奪人。她一再強調大陸漁船是“三無漁船”,大陸漁船“越界”了,強調“取締”,這都是“以攻為守”的策略。
那么第二手呢,對于大陸對民進黨當局的反制措施,管碧玲會打“悲情牌”,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捍衛臺灣所謂“主權”的英雄形象。綠營本來就對大陸充滿敵意,民進黨當局奉行的是“親美媚日抗陸”政策,管碧玲越是對大陸強硬,越能獲得深綠民眾的支持,奉她為“抗中英雄”。而中國海警、海監、漁政對于廈金海域的正當執法巡查,會被管碧玲污稱為對臺灣的打壓,從而博取臺灣民眾的同理心。3月4日民意代表對管碧玲的質詢會,一定會很熱鬧,表演的主角就是管碧玲,藍綠雙方會圍繞著她對金門撞船事件的處理反復拉鋸,這也是檢驗管碧玲到底有多“獨”的一個契機。
作為“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展現出少有的強硬,她的風頭甚至超過了蔡英文與賴清德,既不向遇難者家屬道歉,也不歸還逝者遺體和被扣押的漁船,她想干什么?管碧玲正是借此事件證明民進黨當局對廈金海域的所謂“管治權”,向世界展示大陸和臺灣是“一邊一國”,這才是她的險惡用心,當然管碧玲一定是“奉旨”而行的,她的背后是蔡英文和賴清德,還有美日外部勢力撐腰。如果有一天大陸把管碧玲列入頑固“臺獨”分子的黑名單,對于管碧玲而言,她一定認為這是對她的“獎賞”,原因很簡單,綠營的人,一直是把大陸對他們的制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