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的中國香港行在鬧出不小風波后,在除夕夜終于得到結果,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再來中國了。對于職業生涯已近暮年的梅西而言,除了國內一廂情愿的粉絲,也沒有更大的遺憾,讓筆者感興趣的是,很多媒體介紹梅西的時候用了球王的頭銜,比如球王來港,比如球王怎么怎么。
筆者當然知道FIFA在前年阿根廷奪冠用了GOAT(山羊胡子,指代歷史最佳)的字眼。梅西之前,近百年的世界足球運動,比較公認的球王,大概就是貝利、馬拉多納,范圍放寬一點,還有所謂殿堂五老的說法:貝利、馬拉多納、克魯伊夫、貝肯鮑爾、迪斯蒂法諾,被公認是足壇熠熠群星里,最閃亮的明星。那么,梅西,要越過他們加冕球王?FIFA社交媒體認證可以一錘定音嗎?這我們看數據。
貝利,三個世界杯,其中62年算躺贏(受傷);
馬拉多納,一個世界杯,HOLD住全場,被公認世界杯舞臺最震撼的個人演出,一個亞軍;
克魯伊夫,無世界杯,一個亞軍,金球獎;
貝肯鮑爾 ,一個世界杯冠軍,一個亞軍,一個第三名;
迪斯蒂法諾,沒有參加過世界杯;
梅西,一個世界杯冠軍,一個亞軍。
綜合看世界杯成績,梅西僅次于貝利,和馬拉多納,貝肯鮑爾持平,毫無疑問,2022年阿根廷的世界杯奪冠大大的加大了梅西競逐球王的砝碼,考慮到貝肯鮑爾只是中后場球員,對整體局面的把控,和場上觀賞性的貢獻遠不如前場球員,可以說球王的范疇在國家隊這個層面已經大大縮小到貝馬梅身上。所以“皇帝”從來沒有被列入球王的范疇。
而梅西2022年之前在世界杯上的硬表現,即使加上洲際大賽的表現(那個美洲杯不說也罷)絕對不足以支撐起球王的期待,關鍵的2022,梅西贏了,我們不否認他的表現,但是一路走來的五個點球以及更多爭議(后文會略述),會讓這個球王帶著更多“欽點”的色彩。
再看俱樂部。
貝利,沒有旅歐,拜巴西混亂的賽制所賜,全國冠軍還是州聯賽冠軍倒是一大堆(單算巴西全國聯賽有五個冠軍),解放者杯兩個 ,和歐洲俱樂部的對抗的洲際杯兩個;
馬拉多納,區區兩個聯賽冠軍,一個歐洲聯盟杯冠軍;
克魯伊夫,10個聯賽冠軍,三個歐冠,一次洲際杯冠軍;
貝肯鮑爾,9個聯賽冠軍,三個歐冠,一次洲際杯冠軍;
迪斯蒂法諾,13個聯賽冠軍,五個歐冠,一次洲際杯冠軍;
梅西,12個聯賽冠軍,四次歐冠 ,三次世俱杯。
綜上,貝馬最弱,迪斯蒂法諾最強,梅西很接近。
綜述上述成績,是不是我們就可以認為梅西就是曠古未見的球王了呢?
很遺憾,除了PPT球迷,很難支持這個結論。
球王沒有百分百的標準,但是力挽狂瀾的表現,伴隨一支球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締造傳奇人生,毫無疑問會得到更多的加分。
遺憾的是,梅西擁有數據,但在傳奇性上,和對俱樂部的整體地位提升上是其中最弱的(僅局限于殿堂五老的比較)。
桑托斯,圣保羅邊上的港口小鎮,貝利之前只有一個圣保羅州冠軍,貝利之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球王的球隊。
那不勒斯,擁有馬拉多納的七年,那不勒斯拿下了兩個意甲冠軍,要知道那可是小世界杯的年代,連濟科也只能委身烏迪內斯,普拉蒂尼,荷蘭三劍客,德國三駕馬車,哪個不比那不勒斯財大氣粗,哪個組合能力不超過那不勒斯,虎口拔牙,讓那不勒斯成為了馬拉多納的城市,90年世界杯半決賽(意大利對阿根廷)在那不勒斯舉辦,馬拉多納驕傲的說出了,我很高興在這一天,意大利南北有了共同的目標。
貝肯鮑爾、克魯伊夫之于拜仁慕尼黑、阿賈克斯同樣如此,在他們升入球隊之前,兩者在全國浮沉已久,隨著他們的加入,球隊完成了從地區球隊到歐洲豪門的涅槃,球隊成績也達到了最高峰,迄今無人超越。
迪斯蒂法諾,之于皇馬,意義沒有那么重要,但是歐冠五連冠,同樣后無來者。
梅西,不管數據如何,顯然沒有達到這種我來我見我征服的境地。作為西班牙唯二的豪門,巴塞羅那歷史上就群星熠熠,庫巴拉、克魯伊夫、馬拉多納、萊茵克爾、舒斯特爾先后效力,孜孜以求的歐冠,在92年憑借著科曼的進球一錘定音,06年的第二個歐冠,是小羅扛著球隊拿下。
09年的歐冠,梅西居功至偉,但是亨利、埃托奧的重金加入,顯然不能忽視。11年歐冠,是梅西個人發揮的高峰,但是2015年的歐冠,MSN的組合里,內馬爾蘇亞雷斯的轉會價格超過了1.2億英鎊,梅西是鉆石上的明珠,但是巴薩雄厚且不顧一切砸錢的魄力,顯然也作用不少。殿堂五老,何曾有過如此待遇,可以說,梅西的俱樂部生涯足夠偉大,但并沒有偉大到傲視群雄的地步,站在巨人的肩上更進一步,可以說是對他更好的評價。
球王是球技是人品更是個性,一個呼風喚雨的職業球員永遠不可能是道德完人。以十全十美要求一個球員純屬有病,但是場上場下的球品,對待球迷的態度,對待社會事務的參與感,足以影響我們的觀感。
提及貝利、馬拉多納,公認的球王,但是比起貝利來,馬拉多納親切得多,馬拉多納吸毒、拋棄私生子,用氣槍打記者,但是馬拉多納永遠是那個馬拉多納,看博卡(馬拉多納主隊)比賽馬拉多納赤膊上身揮動博卡球衣和球迷一起助威,在各地訪問很容易就融入當地氛圍,與球迷與社會互動,老球迷記得馬拉多納九十年代來中國比賽,在北京向小球迷鞠躬,在成都騎著三輪車到處跑,可以說獵奇,但是能走到哪里融入哪里,這也是一種極高的天賦。
為梅西辯解的人,總是用他不善言辭,內向來開脫,問題是如果兩個地方兩種嘴臉,難免就會讓其他地方有微詞。
香港之行爆發的關鍵,就是商業賽下半場,不上場不熱身不互動,場下發生了什么,球迷無從關心也沒法關心,但是巨貴的球票(是日本的兩倍)得到這種待遇,顯然難以遏制。說一個在超級商業氛圍里浸泡了十多年的頂級明星,不清楚球迷的期待,我是完全不信的。看合同,或許有受傷不能上場的條款,但是適當互動,化解尷尬,任誰也說不出不字。
作為如此商業化氛圍里成長起來的梅西,反華不至于,否則的話,這趟就不能成行,握手特首違反什么規范,更是搞笑,邁阿密國際一個美國球隊,大把的美國人上去握手也沒看到FBI有啥警告,要下一個定語,就是純粹的傲慢、冷漠,加上足夠商業化操作的銖錙必較。
2022年世界杯,四分之一決賽,荷蘭對阿根廷,梅西送上了偉大的助攻,打進了點球,賽后留下的梗是什么?是梅西對扳平的荷蘭球員韋霍斯特說的,我送你倆窩窩,其實原話是QuémiraboboAndapaallá大(概意思是:傻瓜你看啥看,你走開!),梅西受到了什么傷害嗎?當然有,被犯規,難免的。可是那場比賽中,梅西故意手球被裁判無視,阿根廷球員帕雷德斯怒射荷蘭替補席,只跟激動上來的荷蘭隊長范戴克一起吃了張黃牌。至于什么點球爭議,就不提了。
可是賽后的輿論是啥,是荷蘭粗魯,是荷蘭罪有應得。給你兩窩窩,是球王的真性情。一年多過去,再次翻出這場比賽的爭議判罰,在著名的球迷論壇里,輿論倒轉,阿根廷的犯規、阿根廷的得利被大量討論,可是荷蘭被淘汰的命運能夠改變嗎?當然不會。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以博斯曼法案為開端,足球商業化不斷加速,各路資本懷著形形色色的目的進入商業足球圈,某種意義上,如今的足球比賽更像場秀。既然是秀,那么當然要把最好的待遇,留給最有流量的球員和俱樂部。梅西的職業生涯,裁判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
從2009年,著名的斯坦福橋慘案,到著名的普干爹說(時任歐足聯主席),到2022年世界杯的5個點球,征服歐洲征服世界的征程中,雜音不斷。資本保駕還是機構護航,霧里看花,但是得利不可更改。
可以肯定的是,當代職業體育中,球迷更是伴隨著這樣被操控或者說微調的比賽,在情緒中不知不覺被資本操控,成為流量變現的砝碼。梅西作為當今足壇唯二的流量王自然受益不少,回到荷蘭和阿根廷比賽,一年多后為荷蘭鳴冤的聲音里真心是看到裁判的不公嗎,很大部分當然不是,有的只是對多年被壓制后,借機的集體造反,不過如此而已。放縱流量,然后被流量反噬,球迷如此,身居高位操縱的fifa等機構同樣如此。
回到開始的話題,球王這個名譽到底對誰更重要?對梅西當然重要,這是蓋棺論定的比較,但對某些人或者機構、資本顯然更重要,因為這關乎著超級利益。
FIFA說需要球王于是就有了光,世界杯就是一場封王的盛宴,結束后就是流量的收割,球王登基,馬上轉身前往北美,別說錢不如沙特,這個遙遙領先的全球第一大市場,成熟卻不被足球把控,梅西去那里,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梅西成為了足球商業化的標桿,拿到了超級合同,2017年時,梅西與巴薩簽下一份4年總價值5.5億歐元的足壇史上最大合同,平均年薪稅前1.38億歐元。2021年前往巴黎,2023年登陸北美,中東資本、北美資本都以擁有梅西作為最大的流量砝碼,至于剛拿了世界杯,狀態還能在歐洲踢高水平比賽的球王就到了美國大聯盟,職業生涯斷崖式扶貧,不好問也不好說,問就是厭倦了。
回報球迷的是什么,是一臺超級商業機器,以香港為例,外傳除了和邁阿密國際簽合同外,還需要和梅西團隊簽合同,不然梅西就不配合演出。問題是,香港付出的是650萬美元的出場費,如果沒有梅西,誰愿意給這種邁阿密國際這種不值錢的美國大聯盟新軍高額出場費來海外演出?梅西或許有理由抱怨,但是20天四個國家六場比賽,俱樂部極限壓榨的同時,自己也需要極限收割,最終受傷的是誰,只能留給那些不明就里的癡心球迷。
FIFA、UEFA、俱樂部聯手還在源源不斷的開發新的賽事,世界杯擴容,歐洲杯擴容、世界俱樂部杯擴容,目的是什么?當然是更大的轉播合同,更多的受益,至于球員的健康,球迷的觀賞惰性,有誰會認真考慮?
點頭有價格,握手有價格,微笑有價格,揮手有價格,過去的球王還有流露出的真性情,現在徹底歸屬為高效的商業機器,這是當代職業體育造星的悲哀,更是足球的悲哀,這項運動的悲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