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實的英國也就只有英格蘭
英格蘭是英國的泛指,地理上屬于國人俗稱“英倫三島”的一部分,至今國人還是習慣稱呼為英國(其中愛爾蘭是獨立國家)。但眾所周知,英格蘭只是英倫三島的其中一部分。所謂英國,目前準確的構成是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北愛爾蘭。
有北愛爾蘭,當然就有更大的愛爾蘭,愛爾蘭由1937年宣布成立共和國并獨立。換句話說,北愛爾蘭是被英格蘭所征服侵占的愛爾蘭領土。
《維基百科》在介紹愛爾蘭歷史部分有那么一段:“愛爾蘭在1922年之前為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組成部分。1845年因為馬鈴薯欠收問題造成愛爾蘭大饑荒,英國政府在能進口美洲糧食的情況下卻未提供太多協助,造成愛爾蘭人口減少了四分之一。”
可見除了英格蘭本身之外,英格蘭從沒有拿三島被征服的民族當過平等人對待,完全是不一樣的地位與待遇。是屬于被英格蘭征服的殖民地(即便幾乎是在本土三島)。所以嚴格意義上說,那個英倫三島并不能表達為英國,英國只是英格蘭,只是三島里的一部分。
英倫三島里面還有一個蘇格蘭,據當地媒體報道,在最新的民調中,有49%的蘇格蘭民眾支持獨立,44%的民眾支持留在英國。
為何那么多蘇格蘭人執意脫離英格蘭(英國)呢?還是一個老問題,英格蘭從來就沒有把他們當成過自己人。在大英帝國鼎盛時期,海外殖民地遍布的1845年,掠取大量貨物進入英格蘭,而看著愛爾蘭人餓死了四分之一,二戰之后大英國帝國分崩離析,國力衰極,更加不可能對三島其它民族有所照護。
反之,上世紀60年代,在蘇格蘭海域發現“北海油田”,豐厚的油氣儲量帶給了英格蘭繁榮,使得英格蘭成為歐洲第三大產油國以及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這些收益都歸英格蘭中央政府所有,蘇格蘭每年還要向英格蘭政府交納近90億英鎊(折合人民幣近千億)的油氣稅。英格蘭是從來不會拿被征服的殖民地的人當平等的人對待的。
但奇事還是經常發生,連英國(包含現殖民地以及前殖民地的英倫三島)的人都照顧不好,卻把手伸到了萬里之外的中國領土,香港特區。
二,BNO護照
2021年1月29日英國BBC報道稱:“英國針對香港人的BNO簽證通道將于1月31日開啟。預計約有30萬人將會通過這一政策離開香港。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表示,這一舉措‘履行了’英國與這片前英國殖民地之間‘深厚的歷史聯系和友誼’。”
英格蘭什么時候對殖民地有過認真‘履行了’‘深厚的歷史聯系和友誼’?就算近在咫尺英格蘭殖民地愛爾蘭(現為獨立國家),當初被餓死四分之一的人有沒有對他們“履行歷史與友誼”?就在當前,掠走蘇格蘭石油是不是在“履行歷史與友誼”?
同日,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9日宣布,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所謂英國國民(海外)(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并保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英國罔顧香港回歸中國24年的事實,公然違背對中國的承諾,企圖把香港民眾變成英國的“二等公民”,徹底改變了BNO護照的性質。”
《維基百科》對BNO護照描述:“1987年7月1日起簽發。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之國籍為英國國籍,但并無居英權,惟在海外有領事保護權。”
說明先前這個護照連英國居住權都沒有,只是一個名義英國國籍。但現在將正如趙立堅所說“徹底改變了BNO護照的性質。”
BBC報道稱:“根據這項政策,成功申請并得到簽證的人士將可以在英國生活五年后申請永久居民身份,獲得定居身份12個月后可以申請英國國籍。”
顯而易見,這是為近年亂港分子、黑暴分子量身打造的一份護照,當然涉及中國主權,并且是一種惡意挑釁。中國宣布,“中方不再承認(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持該護照想出去,就不再是有效證件。
《德國之聲》對此報道說:“香港居民在離開香港時需要使用香港護照或身份證......他們唯一需要使用BNO的時候可能只是抵達英國或其他承認這一證件的國家時。”
換句話說,持有該護照是不能作為離開香港有效證件。
即便到了英格蘭(蘇格蘭獨立只是時間問題),估摸也沒有那么好過。
如果有人相信英格蘭首相約翰遜的吹噓什么,那還是聽一聽英格蘭外交大臣兼首席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在下議院如何對此表達,“我們將允許30多萬護照持有者和他們的家屬,以我描述的方式來到英國......若出現大批移民,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分擔’。”
拉布在人還沒到前,就已經擔心大批移民,準備扔出去,讓國際社會去“分擔”。
趙立堅說:“企圖把香港民眾變成英國的‘二等公民’”,但拉布這種想法,估摸是在“二等公民”之后,三等、四等什么的更有可能。
三,“大英帝國的迷夢”還沒醒
英格蘭從大英帝國,日不落帝國的寶座滾落下后,滾成了英國。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統一,蘇格蘭獨立,都只是時間問題,從英國將會滾成英格蘭。但這看起來絲毫也沒耽誤英格蘭繼續做著“日不落帝國”的迷夢,還沒醒。
興衰更替歷史周期律能夠饒過誰?
倫敦經濟學院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說:“把一段時間的技術優勢當成了文明的永恒優勢,于是就形成了西方文明的優越感!”
從這段話里面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英格蘭迷夢不醒,優越感本身就只是一種心態,很容易無視現實。
馬丁.雅克還說道:“英國經濟正處于長期衰退中,此刻是我們自工業革命以來經濟史上最糟糕的一刻......英國將走向何方?我認為我的國家需要對自己與世界的關系有一個更廣闊的視角。用戰略眼光來看,中國對我們來說才是決定性的國家......中國是一個持續增長的巨大經濟體......中國的科技領域正發生巨大變化。而我們現在所做的,恰恰是遠離全球經濟最關鍵的動力。對英國來說,這將是一條‘死胡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