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相超微博截圖1
一、
上個月,山東建筑大學教授鄧相超在新浪微博上,辱罵毛澤東,對其一生進行了徹底否定,稱毛澤東做的唯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死了”,并說毛澤東“萬死莫贖,萬劫不復”。
鄧相超微博截圖2
后來在人民群眾的抗議聲中,山東建筑大學、省政府、省政協在輿論的重壓之下解除鄧的一切職務。事后,很多人竟然為他叫屈,看來鄧相超的心態代表的不是他一個人,而是現在很多“精英”們的共同心聲。
鄧相超事件只不過是因為山東當地人民的堅決抗爭,才引起了軒然大波。其實和鄧相超類似,在網絡空間,在微博里,在各種論壇上,很多所謂的“公知”、“精英”對毛澤東、對歷史上的共產黨、對中國革命詆毀的激烈程度,語言的污穢程度遠遠超過鄧相超。
可以說造謠抹黑,移花接木,顛倒黑白,乃至憑空編造,無所不用其極。為什么會這樣呢?
二、
去年畢福劍事件發生后,就有軍報發文說是因為什么信仰缺失,說了一大通就是沒有打中要害。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公知”們的各種言論,就會看出端倪:大肆攻擊抹黑歷史上的共產黨,為解放前的地主、大官僚資產階級平反,其邏輯上得出的結論無非就是解放前的“精英”們是高貴的、聰明的,是理所當然應該統治工人、農民的,而革命是罪惡的,不合法的,除了只會搞亂社會之外沒有什么好結果。
說白了就是剝削有理,反抗是罪。
你們這幫窮人受苦是應該,不許革什么命!
任何思想的產生都不能只從思想領域自身得到解釋,相反要從它賴以產生的社會經濟根源上才能得到闡明。
如果我們看看現實就會恍然大悟:原來經過這幾十年的改革,又有一批人成了既得利益者,成了“精英”。他們在這個社會結構中的位置和解放前的“精英”們很相似,當然在感情上更認同解放前的那些“精英”們。出于維護既得利益的本能,出于害怕再成為矛頭所向,極力詆毀革命,極力美化舊世界也就不可避免了。
鄧相超認同了新老“精英”們的視角。從他們這個利益集團的角度看來,毛澤東的確是把他們害苦了。因為他們一直想騎在大多數老百姓頭上,過人上人的生活,而毛澤東領導一幫工人、農民進行了革命,硬把他們拉下來過普通人的生活。經過這幾十年,鄧相超之流終于又爬上了“精英”的位置,過上了人上人的生活,心里恨毛澤東是不言而喻的。鄧相超之流不愿意承認的是,他們這些人以及背后支持他們的很多大資本家過的窮奢極欲的生活,才造成了廣大勞動者饑寒交迫、度日如年的生活。
鄧相超們能理解那些解放前備受凌辱的廣大農民、藏族農奴,維族的勞動者在打倒了地主、貴族,分得了田地,獲得了解放后的欣喜之情嗎?看來是不能的,因為鄧相超們認同的是貴族階級的視角。
這一點是他們不愿意承認的,他們肯定要否認其階級性,但正如魯迅所言:“文學有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中,文學家雖自以為‘自由’,自以為超越了階級,而無意識地,也終受本階級的意識所支配,那些創作,并非別階級的文化罷了”(《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魯迅說的是文學,但實際包括所有領域,鄧相超之流極力詆毀革命,否認階級,反而從反面證實了思想領域的階級分野。
三、
如果說直接否定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抹黑革命領袖是很容易被識破的拙劣小技的話,那么相較之下,他們對中國現實問題的攻擊點就更具迷惑性。
因為被他們攻擊的問題往往是真實存在的,比如老百姓貧困,深受醫療、教育、住房新三座大山的壓迫,沒有民主、自由等等。但他們趁機給出的解決方式卻更對底層人民不利。他們會說現在的中國或說過去的蘇聯,國企名義上是全民共有實際是當官的所有,這種批評有道理但它給出的藥方卻是所謂私有化,意思就是官僚們在公有企業搞特權、搞腐敗,因此就應該把整個企業都送給官僚們,變成他們的私人財產。
大家不要覺得荒謬,我們過去借口國企有問題而大搞“管理層收購”不就是這么一個過程嗎?私有化了當然就不存在貪污腐敗了,但問題是還有比把整個企業都吞進肚子更大的腐敗嗎?攻擊公有制名不副實,不是為全民服務那你就應該把它變成名符其實為全民服務的企業嘛,為什么把它送給私人?這和他們對社會主義體制的攻擊是一樣的,攻擊官僚凌駕于百姓之上是對的,那就應該主張在公有制下人民起來監督官僚,把他們變成實際為人民服務的人嘛——不行就換人,為什么趁機主張把官僚變成大老板讓他們以另一種形式魚肉人民呢?
再有就是所謂“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要靠繼續深化改革來解決”,這種邏輯無異于“吸毒中出現的身體衰弱問題要靠加大吸毒劑量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這種操縱更加隱蔽,不容易看出來。由于中國的私有化進程不斷深化,資本對工人、農民工以及小資白領的壓迫越來越大,導致普通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但中國又是一個披著某外衣的國家。于是在鄧相超們這里,中國私有化進程中所導致的問題都被歸結為“私有化得還不夠”,都被歸結為中國還是一個非西方國家,解決的藥方當然是要繼續深化所謂改革開放了。
很多網絡上曬的所謂“資本主義國家的高福利”的文章,就是這種意識操縱的文章,它利用了人們對福利的向往,暗示福利是資本主義本身的特色,若要得到福利必須深化資本主義,它隱藏不說的是這些福利并非資本主義制度固有,恰恰是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斗爭迫使資產階級所作的讓步,恰恰是二戰后風起云涌的共產主義運動迫使一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緩和階級矛盾而采取的措施。西方國家在全球資本主義鏈條中的高端位置又可以讓他們把從落后國家榨取的高額利潤拿出來一部分搞這些福利。中國勞動者為什么壓力高、福利少,原因就在于中國的私有化體制相比西方來說在全球產業鏈條中的位置更低,這就更加劇了中國勞動者的悲慘境遇。
很多被壓迫的人對這個社會的壓迫本能地不滿,對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不滿,然而去對主張深化私有化改革的人推崇有加,一說到深化改革就本能地興奮。然而他們卻不知道每一次深化改開,都是對自己所在階層的剝奪,中國工薪階層在社會主義時期所擁有的分配工作、分配房子(不是所有)、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等等權利不都是被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的名義這樣一步步地改開掉了嗎?向往西方那樣的高福利,又反對社會主義,反對共產主義運動,這就連西方那樣向資產階級施壓的東西都反對掉了,這不就是爬到樹上去找魚嗎?
四、
現在中國社會矛盾急劇激化,出現很多問題,鄧相超之流打著“反官方”的旗幟暫時占據了道義優勢,很容易贏得人們的認同,因此當他們在欺騙人民時就更難被發現了。中國的私有化進程導致階級矛盾越來越尖銳,而當局又披著某外衣,于是青年本能地會覺得這是由于中國殘存的計劃體制導致的。
在推行私有制剝削和壓迫的同時,教科書等地方繼續掛著被閹割了的馬克思主義,于是青年們就覺得馬克思主義是個壞東西,就對真的馬克思主義也就反感痛恨了。這些青年們已經很反感,聽到鄧相超、張千帆、賀衛方們的忽悠當然會痛恨所謂“專制”,當然會更加向往所謂西方自由社會制度,當然期待更加深化改開了,于是就上了當成了“小右”——擁護了一種完全和自己階層利益相反的主張的群體。
俗話說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說的就是個群體。
如同他們痛恨現在的“執政黨”就本能地對國民黨有好感,即覺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卻不知道現在執政黨的問題恰好在于它變成了和歷史上的國民黨性質相近的東西。當你全面擁抱了民國范兒,極力詆毀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的時候,不是你發現了歷史的真理,恰好是掉進了意識形態的陷阱里,擁抱了跟自己利益相悖的政治立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