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離奇了!不以“倒逼”為恥反以“倒逼”為榮?!
如果是如此單純的認為國人“出國買馬桶蓋”是“倒逼”中國企業升級,不敢面對事實,而不是看到中國民眾對國內產品不信任,進而對深層次問題上的不信任,是公權力的信用逐漸在喪失,那么中國真的玩完了!中國真的沒有救了!
2013年開始,無論哪個層級都對其津津樂道,因此“倒逼”一詞入選該年度十大流行詞。時下“倒逼”也正在成為上下之美談。談論“倒逼”的這些人似乎完全忘了用詞的概念精準,因為“倒逼”終歸是一種被動行為,是一種“非常規”的方式。各行各業的問題經歷三十多年的改革之后確實是幾乎全部走到了倒逼的境地,中國的決策層似乎認為很多事情只有通過“倒逼”才走得通。因為在許多領域,的確是“倒逼”在“大顯身手”。比如群體性事件的爆發性增長,比如中國貧富分化造成階級對立進入到世界的重災區,比如房地產吃人現象的普遍性,比如轉基因主糧化遭遇全民性抵制,比如老百姓對霧霾的情緒失控,比如全民對飲用水污染的怨恨,均被當成“倒逼”。“倒逼”實際上是下級對上級進行的迫使,是仆從對主人的逼迫,把人民當成仆從,這種主仆意識的顛倒,一方面反應出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本質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決策層一些人物的政治思想正在開始蛻變墮落難以挽救。
對于決策層來說,對“倒逼”津津樂道,其實說白了是不敢承認決策的失誤造成時局的緊迫,是一種自我決策失誤之后的解嘲或者是自我安慰。霧霾,飲用水污染嚴重,轉基因的尷尬,大躍進房地產造成的房吃人現象屢禁不止,天量上訪群體,爆發性增長的群體性事件,無一不是決策性的公權力失誤造成。如果任由“倒逼”成為美談,只能說明決策層是不思進取,思想消極甚者可能成為反動。有一個再淺顯不過的道理是,在以往的專制社會歷史上,任何一個強盛的朝代,都是國師謀略者的積極性決策的順逼,帶來了社會的重大進步,決不可能是由于“倒逼”造成社會的真正進步。
借助霧霾之廣告而達成私有化之療效,意義不大。《穹頂之下》揭示“倒逼”還是無意進入到美國的七個月公關期的任務?
《穹頂之下》揭露了以往政府經濟改革的失責失策根源讓很多人產生震撼,這不是“倒逼”,而是激發了全民參政議政的能動力。能夠允許這樣的揭短,表露了現政府一定程度的豁達開明,確實讓人感動。但有必要搞清楚,讓全民參政議政是人民民主的一項,這是“順逼”,不是“倒逼”!
我所不明白的是,能源產業的國企與政府的關系,由于長期的權責不分,權債不明,造成了國企與相關監管部門的權利矛盾。《穹頂之下》把所有過錯推到國企頭上,實在是借助霧霾之廣告而達成私有化之療效,用情、用意太深,不過,也讓人相信,此地無銀三百兩啊!
除了南海的不緊不慢不張不隱的微妙強勢保持,美國邀請習近平九月份訪問美國,提前七個月大肆宣傳,稍微有點頭腦的就明白,還是由于習近平在俄羅斯問題上采取了民族正義立場,讓美國氣血攻心熬不住了。私有化(包括能源產業上的)國企,哪一次私混沒有混進美國能夠操控的外資企業?一旦讓美國操控中石化中石油,中國不可能進行沙特石油進口訂單減持警告沙特,甚至無法做好石油儲備。因此美國完全能夠做到讓俄羅斯石油經濟完全崩潰。如此弱智用情用意之廣告療效,至多只能騙騙沒有基本大腦思維能力的人,或許還能夠騙騙只有形象思維缺失抽象思維能力的人。
從類似于空手套白狼侵吞國有資產,極速發展出來的安邦等金融私有公司看,中國太子黨侵吞國有資產已經到了極其貪婪的地步!別說具有民族正義感的現在的國家領導人不答應,即使換一個弱智昏庸的上臺,也要考慮一黨制問題需要較大規模的公有制經濟總量博取公權力信用,還要考慮國家正常功能能夠運行也是需要公有制經濟的規模性。如果再向西方高福利國家看,其公有制經濟占據國家經濟總量比率也比現在的中國大。所以,《穹頂之下》柴靜及其背后人物以“霧霾”做廣告達成的私有化療效不會很強。
霧霾可以逆轉,有些東西時機一過就無法逆轉!
霧霾,通過政府切實整改,是可以收拾的。柴靜及其背后人物似乎忘了,中國很多亂象危機都是由于私有化帶來的結果,很多比霧霾的嚴重性更大,任由其發展,幾乎會喪失整改的可能性。醫療產業私有化帶來了毒膠囊、盜取人體器官謀財害命,盡管大量的這樣的新聞報道被封堵;教育私有化后帶來了嚴重的崇洋媚外,丟棄了民族尊嚴;金融私有化,不只是國家政治經濟權利被世襲,更大的危險已經出現,那就是美國亟需操控中國,毀滅俄羅斯,稱霸全世界。此前文章說的太多,不想累贅。在此,只提醒一句:有些東西時機一過就無法逆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