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年伊始,人們對未來普遍懷有美好的期盼。然而,“恐怖襲擊”不期而至:
1月7日,法國諷刺雜志《查理周刊》在巴黎的總部遭襲,致12人死亡,7人受傷,其中4人是重傷。法國一些知名漫畫家在這場災難中喪生。9日,巴黎再次發生“連串恐怖襲擊”事件,至少有一名女民警喪生,一人遭槍擊受重傷,另有4名超市顧客被劫持為人質后死難。三天中共有17人喪生,3名恐怖分子均被擊斃。
巴黎“恐怖襲擊”牽動了整個世界——特別是西方世界的神經:
英國負責安全事務的軍情五處負責人8日警告說:“基地”組織正在策劃對英國發動巴黎式的恐怖襲擊。雖然近幾個月來已挫敗了三起恐怖襲擊陰謀,但“我們不能指望阻止每一次襲擊。”(見《參考消息》2015年1月10日)
西班牙的安全部門隨即緊急動員,迅速提高反恐警報等級。
美國“外松內緊”,立馬派司法部長赴巴黎,要與法國進行“反恐對話”。
┄┄
美歐西方世界,雖擁有高科技的全球“反導”安全系統,卻保證不了它們的安全,已把自己置于高度惶恐與不安之中。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什么時候恐怖分子會搞新的“恐怖襲擊”?什么時候恐怖分子還會搞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日本奧姆真理教徒制造的沙林毒氣襲擊)進行恐怖襲擊?!
世界怎么會變成這樣?不妨也聽一下恐怖分子的聲音,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干:
“我們已為先知報仇!”“安拉至大!”這是襲擊巴黎《查理周刊》總部恐怖分子的喊出的口號。
“別管我們穆斯林!”“你們會永無寧日!”這是巴黎“恐怖襲擊”罪犯庫利巴利,在被擊斃前錄音中留下的理直氣壯的“抗議”。
從《查理周刊》曾因多次刊登有關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遭致伊斯蘭教團體抗議,到從恐怖襲擊者呼喊的口號與“抗議”來看,這應該是伊斯蘭教同西方基督教長期對立,西方一些人褻瀆伊斯蘭教教主穆罕默德的尊嚴所引發的政治報復事件。
如果僅從現象看問題,人們似乎確實隱約地感覺到:文明沖突!
人們只要認為:恐怖主義是伊斯蘭主義的產物,那么,人們就一定會擁護“反恐戰爭”;只要人們擁護“反恐戰爭”,其結果一定會進一步引發伊斯蘭世界的更深的仇恨;——如此惡性循環,必將永無終結。
“文明沖擊論”的荒謬
一種錯誤的理論,也許能引導毀滅一個世界。
人類具有群居的特性,這就決定人類必然會有一種“羊群效應”。在羊群中,只要頭羊在前面走,群羊就會在后面跟——不管頭羊走向何方。
羊群效應的正面效應,可以讓人們團結一致,“力往一處使”,克服困難,使人類走向光明;其反面效應,則是它的盲目性,尤其是當頭羊把人類引向毀滅時,甚至還不知其害。
羊群效應可使一些謬誤變成“真理”,也會把一些真理當作謬誤。比如,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什么鬼神,事實上人這一輩子誰也沒有見到過。盡管如此,但當社會主流相信其存在的時候,于是你就很難推翻它的存在。反之,明知私有制是萬惡之源,然而,當剝削階級主政時,在它們掌握著政權、控制著輿論的情況下,真理就很難立足,謬誤仍能統治世界。
比如,中國傳統上有一種封建迷信的“祖墳風水論”。認為:祖墳風水攸關子孫的興旺發達。皇家祖墳如果坐落在“龍脈”上,就能“江山永固”,皇位就能在子孫中代代相傳;反之,如果祖墳風水遭到破壞,王朝就會立馬崩潰。明末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朱家王朝,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利用了這一“祖墳風水論”。
1635年李自成農民軍攻下鳳陽,掘了明皇室的祖墳,焚毀朱元璋曾經出家的“皇覺寺”。此后,明王朝果然一蹶不振,加上天災,民心思亂,很快衰敗。究其原因,客觀上是農民軍以封建迷信的“祖墳風水論”,破了能維護王朝統治秩序、同樣是封建迷信的“天命論”——歪打正著,成了明王朝垮臺在思想領域的一個重要原因。
“文明沖突論”,就是這么一種邪惡的謬誤理論。如果聽其流行,信以為真,不批判這一謬論,必將禍害世界,永無寧日!
“文明沖突論”,是已故美國學者薩繆爾·亨廷頓的“研究成果”,他因提出“文明沖突論”而聞名于世。
亨廷頓認為,世界歷史上有過許多文明,均一一消亡(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6000年的人類歷史上,至少出現過26個文明形態)。現存的只有七至八種文明:基督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印度教文明、儒教文明、日本神道教文明、拉美文明和非洲文明(按:這種概括完全缺乏歷史的科學性,更多的反映了他的主觀隨意性)。
亨廷頓斷言:21世紀國際政治角力的核心,就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未來不穩定的主要根源和戰爭的可能性,是來自伊斯蘭文明的復興和東亞社會尤其是中國儒學文明的興起(按:暗示中華民族的復興將成為世界的“禍害”);只有建立在文明基礎上的世界秩序(按:所謂“先進的”基督教現代文明——即美國霸權主義主導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戰爭的最可靠保證。
這是一種把現實國際政治問題宗教化、民族化、意識形態化的謬論,目的是要掩蓋社會階級矛盾和霸權主義對外侵略、控制世界的實質。小布什當初發動的“反恐戰爭”(他一度就喊出了“開展一場新的十字軍東征”口號,后又被迫收回),就是這一理論的具體實踐。
亨廷頓是一位資產階級學者,盡管中國的公知精英把他捧上了天,但他的所有學術成果,無一不是為美國大資產階級服務的。他的“文明沖突論”——說白了,就是為掩蓋美國國內的社會階級矛盾,為對外發動霸權主義侵略戰爭提供理論依據,是徹頭徹尾地為美國的世界霸權統治服務的。
有了這種所謂的“文明沖突論”說詞,就可以殘酷鎮壓國內被統治階級的反抗(如鎮壓“占領華爾街運動”,鎮壓“黑人抗暴運動”等);對外“愛打誰就打誰”——只要打出維護、推行“先進的”“普世價值”文明的旗號,從而可以為它的霸權主義侵略政策披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占領“道德”的制高點,變非正義戰爭為“正義”。
當今恐怖主義的根源
恐怖主義自古有之,根本不是現在的新鮮事。聽說過“荊軻刺秦皇”的故事嗎?在漫長的世界歷史上,像這類“恐怖襲擊”事件,可以說在各個國家、各個歷史時期,都屢見不鮮。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由塞爾維亞的愛國者因刺殺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所引起。美國總統肯尼迪被政敵暗殺,難道不是一起典型的“恐怖襲擊”嗎?
恐怖主義是一種畸型的、極端的政治斗爭方式。它是斗爭弱小的一方,由于力量過于懸殊,同時對正常的政治、軍事斗爭喪失信心所采取的一種無奈的、絕望的政治手段。當今所謂的“伊斯蘭恐怖主義”,實質上是二戰后西方帝國主義政策的產物,也是“巴以沖突”長期斗爭的惡果。
西方世界的基督教,阿拉伯世界的伊斯蘭教,均源于巴勒斯坦古老的猶太教的基本教義。歷史上,先是有基督教同猶太教之間的矛盾——這完全是羅馬帝國的統治者造成的,導致整個中世紀歐洲的反猶主義,并延續到近現代。及至11世紀末發生十字軍東征(歐洲封建主打著“宗教”旗號所進行的掠奪東方的戰爭)——此后斷斷續續歷經長達兩個世紀的戰爭,這才有了伊斯蘭教同基督教的矛盾,但仍不存在阿拉伯民族同猶太民族的矛盾。
只是到了近現代,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展,失去民族國家、在中世紀屢遭迫害、排斥的(主要靠經商存活下來的)猶太民族得以浴火重生,重新崛起。其后雖又歷經了納粹法西斯反猶主義血與火的錘煉,但猶太復國主義勢力已不可阻擋,在美英等西方猶太人——主要是猶太資產階級的大力支持下,產生了“猶犬復國主義”,到1948年5月以色列終于在阿拉伯人的土地上(巴勒斯坦地區)重新建國。從此,巴以沖突形成。
在巴、以沖突的斗爭過程中,美歐西方世界出于控制中東戰略要地的現實政治需要,長期推行偏袒以色列一方的政策。經過五次(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和1982年)中東戰爭,巴勒斯坦的問題始終未能解決,反使巴、以之間的積怨越來越深,這就是現今伊斯蘭世界同西方世界之間真正的深層次矛盾。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在以色列(背后有整個美歐西方的全力支持)強勢高壓面前,至今仍未能真正建國,更談不上收回被以色列占領的家園與解決難民回歸問題。在屢戰屢敗的殘酷現實面前,越來越感到無奈與絕望,這使他們更多地采用了以恐怖主義手段進行現實的政治、軍事斗爭,這本身就是人類的一個極大悲劇。
巴以沖突只能通過公正的國際政治方式——在1947年“聯合國的181號巴、以分治決議”基礎上,以“土地換和平”原則進行解決。不切實有效地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僅僅靠譴責恐怖主義,或是靠霸權“反恐戰爭”是不可能化解伊斯蘭世界同西方世界的矛盾的。
其實,所謂的“人體炸彈”,實質上何嘗不是當年日本“順風敢死隊”的翻版?一味譴責巴勒斯人搞“恐怖襲擊”也是不公正的。早在以色列建國前,猶太復國主義者也同樣搞過恐怖主義。1946年8月,后成為以色列首任總理的貝京,就專門領導過一個恐怖主義團體,并策劃炸毀了耶路撒冷最大的高層建筑——達比都國王飯店大廈(英軍司令部所在地)。猶太人的恐怖活動把英國統治者搞得焦頭爛額,1947年2月,英國才把巴勒斯坦的統治權交給了聯合國,一走了之。
不是文明沖突,而是社會矛盾激化
巴以沖突,從政治矛盾演變成為民族矛盾、宗教意識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美歐西方世界渲染“文明沖突論”誤導的苦果。在這一荒謬理論主導下,2001年,小布什發動了入侵阿富汗戰爭,其后,又是入侵伊拉克戰爭、入侵利比亞戰爭。所有這些戰爭,都是在“反恐”、“人道”、“民主”、“文明”的旗號下進行的。其結果卻是,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數以十萬計生命的死難,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流離失所,無法估量的財產損失。更為惡劣的是進一步制造了國家分裂、民族仇恨,刺激了恐怖主義的流行,隨之恐怖襲擊越來越多,形成“反恐、反恐,越反越恐!”的局面。
“9。11”事件之前,全世界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純屬偶然;如今,從世界范圍看,幾乎是“每天、必然”。從表象看,這似乎在證實“文明沖突論”的預言;實則,掩蓋了世界性資本主義危機背景下的不斷激化的社會矛盾。
當今世界,恐怖主義所以不斷蔓延,“恐怖襲擊”不斷增加,歸根結底,不是“文明沖突”,而是世界范圍各國社會矛盾不斷尖銳、激化的結果。
從世界歷史看,每當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時,社會矛盾必然激化。為了轉移國內視線,緩和階級矛盾與斗爭,資產階級政府總要想方設法制造民族矛盾,發動對外戰爭,以便轉嫁危機。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經濟危機形勢下,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霸權,不斷挑起對外戰爭的結果。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很快波及至整個世界,各國經濟形勢不斷惡化,至今仍未走出困境。經濟衰退,失業人數增加,稅收下降,政府財政危機,這些都促使當今世界各國社會階級矛盾的不斷激化。
以美國為例,銀行倒閉,經濟衰退,失業人口不斷增加,貧富兩極分化加劇,社會階級矛盾激化。為維持世界霸權,美國政府窮兵贖武,致債臺高筑。2014年聯邦政府債務已高達18.01萬億美元,已超過該國名義GDP的103%!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貧困率為15.1%,貧困人口達到4620萬人,為52年來最高!與此同時,社會財富高度向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少數富有的美國人集中。有數據顯示,最富有的5%美國人擁有全國72%的財富。
2011年9月,美國爆發了“占領華爾街”運動。這場運動很快波及美國120多個城市,參加人類達到數十萬人,成為席卷全美規模巨大的群眾抗議運動。即使在愛達荷州博伊西,一個人口只有20.5萬人的小城市,也舉行了示威活動。受美國影響,包括布拉格、法蘭克福、多倫多、墨爾本、東京和愛爾蘭科克等城市,也組織了支持活動。亞洲的日本、韓國等地也都分別舉行了各自規模不同的“占領活動”。資產階級政府出動警力實施強制清場,最后以演變成為流血事件、抓捕7000多人而告終。
歐洲國家境況不比美國為好,許多國家如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的形勢更為嚴峻,已頻臨破產邊緣。社會動蕩,罷工不斷。
拿歐洲核心國家之一的法國來講,截至2013年2月底,法國本土登記失業人數連續22個月上升,達到318.7萬(已逼近1997年1月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319.55萬)。政府的公共債務已升至1.95萬億歐元,占GDP之比升至95.1%!
像英、法、德這類西方“發達”國家,還有一個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是人口老化,面臨勞動力缺乏,離不開外來移民(就像美國早期需要黑人奴隸、現今仍需要源源不斷的新移民那樣,歐洲資本同樣不能缺少奴役剝削對象——外來勞動力);另一方面,由于經濟不景氣,又引發排外情緒,致使社會矛盾更趨復雜化。歐洲極右勢力,則在扮演大資本家打手角色,不斷鼓吹排外民族主義,促使民族矛盾不斷激化,力圖以民族矛盾掩蓋階級矛盾。
民族斗爭實質是階級斗爭
法國有穆斯林人口約600萬,約占總人口的1/10,英、德兩國也有260萬與400萬,總人口占比要比法國為低,但也在1/23與1/20之數。這些歐洲穆斯林移民,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下層,他們在就業、教育及住房等方面,普遍遭受歧視,其平等權利并無保障。
當經濟危機來襲的時刻,穆斯林移民首當其沖地遭到沖擊。失業,民族歧視,權利受損,生活下降,等等,所有這些因素,往往會引發穆斯林青年們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極易受到極端思想的蠱惑,直至走上恐怖主義的道路。據有關資料顯示,當前至少有2000名法國年輕人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參與“伊斯蘭國”的行動,在英國也存在約600名伊斯蘭“圣戰分子”。
“恐怖襲擊”活動,反過來又促使歐洲極右政治勢力不斷坐大。從德國的新納粹主義、法國的“國民陣線”,到英國的獨立黨,無一不鼓吹排外民粹主義,主張對移民“開刀”,迫使政府收緊移民政策,這些進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
《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當前歐洲人最大的危機已不是伊斯蘭極端分子的威脅,而是右翼極端勢力徹底撕裂多元社會帶來的危害。據英國衛報報道,法國已發生了多起針對穆斯林的爆炸和槍擊事件。在德國,反移民和伊斯蘭教影響的大型集會在東部城市德累斯頓舉行,集會人群自稱是“反西方伊斯蘭化愛國歐洲人(Pegida)”。
1963年8月,毛澤東在《支持美國黑人反對美帝國主義種族歧視的正義斗爭的聲明》中指出:
“民族斗爭,說到底,是一個階級斗爭問題。在美國壓迫黑人的,只是白色人種的反動統治集團。他們絕不能代表白色人種中占絕大多數的工人、農民、革命的知識分子和其他開明人士。”
在剝削制度的社會里,民族內部是分階級的。不管是什么民族,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他們共同遭受著資本的剝削與奴役,他們同統治階級的利益才是根本對立的。統治階級所以要挑起民族矛盾與斗爭,目的是要分裂被統治階級的團結,以利于他們的反動統治。
歷史早已證明,在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里,不管是前蘇聯還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國內從來不存在什么民族矛盾與斗爭。為什么?因為人們之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關系完全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是不會出現像《查理周刊》雜志那樣去干侮辱、褻瀆伊斯蘭教先知這樣的事情的),因此,民族關系是和諧的。新中國的毛澤東時代,因為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平等、互助的關系,因而,中國境內的56個民族的關系都是和諧的。在西藏盡管出現過一次達賴農奴主的叛亂(這是階級斗爭的表現),卻沒有民族之間的矛盾與斗爭。
只要推行剝削制度,只要存在剝削與壓迫的社會關系,人們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就一定是對立的,你死我活的斗爭就不會停息。在當今21世紀的高科技時代,特別是在霸權主義對外政策主導下,在“文明沖突論”的鼓噪下,這種斗爭終將把人類引向毀滅。
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唯有團結起來,共同反對本國的私有剝削制度,實行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制度,人類才會有光明美好的前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