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烏政府宣布即將攻克叛軍首府頓涅斯克,西方媒體彈冠相慶,認為烏東部武裝已走投無路, 烏克蘭政府軍勝利在望。米國在國內的狗狗們也集中在中華論壇上很是激動了幾天。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8月下旬短短十幾天,烏克蘭東部局勢發生巨大轉折。
據鳳凰軍事報道,烏東部武裝以眼花繚亂的連串打擊,連續包圍殲滅烏政府軍多支部隊。截至9月1日,烏克蘭東部武裝已基本殲滅烏第72機步旅、24機步旅,大部殲滅第1坦克旅、第51機步旅、25空降旅、第80空降團。
在伊洛瓦伊斯克包圍圈內,烏內務部的頓巴斯營等數個志愿者戰斗營已遭殲滅性打擊,大批戰斗人員被俘,僅有少數殘余部隊還在抵抗。
在阿莫羅夫斯卡包圍圈內,烏克蘭第8集團軍軍部及直屬部隊、第30機步旅、第95空降旅主力及第25旅一部,被包圍在寬不過10余公里的狹窄范圍內。
在北線,東部武裝終于攻克盧甘斯克機場,第80空降團基本被殲,第1坦克旅大部被殲。在南線,東部武裝大舉南下,攻克海濱城市新亞速斯克,在馬里烏波爾包圍了烏內部部隊數個志愿者營。
烏克蘭東部武裝在此次“八月大轉折”中,一改過去的打法,體現了出色的戰役戰術指揮水平。軍事專家一眼發現,這是毛澤東戰法的復活: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以一城一池的得失論輸贏,而集中優勢兵力消滅烏軍有生力量。從戰役布局上看,東部民兵武裝在北線以防守為主,在南線則誘敵深入,將貿然深入的烏軍主力分割包圍,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對南部政府軍一一加以解決,有效消滅烏政府軍有生力量。打得政府軍暈頭轉向,膽戰心驚。
波羅申科是在美策劃的政變中扶持上臺的兒皇帝,處處聽從米國調遣,毫無總統尊嚴而言。打馬航客機栽贓東部武裝,急于加入北約,炮轟殘殺東部平民,鎮壓民兵組織,為實現美的戰略利益,不惜把烏國引入戰亂,不得國內民心。可惜的是,雖有大批美歐軍事顧問和源源不斷的新式武器,美歐在支持烏內戰上不惜重金,但由于政出多頭,烏克蘭政府軍無所適從,打法上純粹以“攻城略地”為主,試圖以“兩路夾擊”切斷東部武裝防區以占領重點城鎮。但兩路進攻部隊統統陷入包圍,后續支援部隊也打成了“添油戰術”,救火不成反而也被燒。進攻最為活躍的“頓巴斯”營等志愿者戰斗營,一路都是打頭陣,下場也最為凄慘。這正是攻其所必救,殲其所救者,重現了毛澤東圍城打援的戰例。
從目前整個戰局上看,烏軍投入總兵力約5萬人圍攻東部民兵武裝,東部民兵武裝在各條戰線的總兵力也只有1-2萬人,要想打退烏軍整體包圍尚需時日。但烏克蘭政府軍的南部防線已實實在在被戳破了一個大窟窿,東部武裝的前鋒直插黑海海濱,而烏克蘭當局在南線幾乎已無可戰之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