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昨天舉行飽受爭議的“全民公投”,多數觀察家都相信,克里米亞的“獨立”已經不可阻擋,只要莫斯科點頭,它“回歸”俄羅斯懷抱就將成為歐洲新的政治現實。
聯合國安理會15日就美國提交的烏克蘭克里米亞公投問題決議草案強行表決,俄羅斯行使否決權,中國投了棄權票。
中國的“棄權”就是一種明確態度。它反映了中國政府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一貫立場,同時也包含了中國對克里米亞問題“事出有因”看法的重申。克里米亞問題不是非黑即白的,西方之前對烏克蘭局勢的干預已經攪亂了這一地區,俄羅斯的反彈早在預料之中。問題是,西方與俄羅斯應如何化解,而不是繼續升級它們之間的對抗。
西方現在不斷提高威脅的嗓門,甚至揮舞制裁大棒,但華盛頓和它的盟友應當清楚,這樣做不可能讓普京就范。前者如果以為它們可以毫無底線地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莫斯科除了逆來順受別無他擇,那么西方終將把它們與莫斯科的角力搞得險象環生。
曾讓西方惶恐不安的蘇聯當年轟然解體,幾乎整個東歐頃刻倒向了北約和歐盟,原蘇聯的多個加盟共和國加入北約,這一地緣政治突變所產生的壓力,絕大部分都由俄羅斯承受了。西方的錯誤在于它們從未設身處地想一下莫斯科的感受,而是得隴望蜀,以幸災樂禍及乘人之危的態度對莫斯科步步緊逼。
烏克蘭上個月發生的事情,很容易被俄羅斯人定義為一場“顏色革命”。西方輿論早有分析認為普京不會“坐視不顧”,但是西方昏了頭的政客們沒有警告受到他們支持的烏克蘭那一派應當克制。
西方現在想起了維護主權國家領土完整的重要性,但它們早干什么去了?1999年科索沃戰爭前,西方強迫主權國家南聯盟從它的那個自治省撤出軍隊,北約在沒有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對南聯盟實施了70多天的空中打擊??扑魑知毩⑼耆褪寝Z炸出來的。
西方還支持了車臣分離主義運動,歐美輿論經常把西藏當成“國家”描述,在克里米亞獨立運動之前,西方實際已針對尊重主權國家領土完整的國際法則挖了數不清的陷阱。
從克里米亞公投到俄羅斯“吞并”這個1954年之前屬于俄羅斯的半島,還有一段距離。莫斯科在是否接納它“加入”的問題上仍保持了一定模糊性,普京尚未就此公開表態。
克里米亞危機首先更像是烏克蘭及周邊局勢對基輔“顏色革命”的反彈,“擴大俄羅斯版圖”不像是莫斯科經過周密編織的計劃。要讓俄改變對克里米亞及烏克蘭的態度,恐怕西方要從根子上反省擠壓俄羅斯的戰略。俄與西方的緩和及妥協只能是相互的。
冷戰結束后美國和西方不斷發動軍事打擊和制裁,未遭到強有力的挑戰,這養成了它們強為人師、號令天下的惡習。俄羅斯這一次像是狠狠回了它們一巴掌,當然莫斯科這樣做是否在國際法上完全講得通,是有一些小辮子能被抓住的。
世界需要講理、講國際法,但要徹底這樣做,讓講理講法成為國際社會堅定不移的至高原則。不能讓雙重標準肆意泛濫,什么對西方有利,對華盛頓有利,什么就是應當遵守的理和法。通過克里米亞危機,整個世界,尤其是西方要帶頭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這場危機的最終結果不應成為西方利益至上的又一最新兌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