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消除負面新聞乃破壞輿論生態》
2012年2月16日,《京華時報》發表評論員魏英杰的文章:《消除負面新聞乃破壞輿論生態》。這是繼這前一天該報發表的《中國質量新聞網被指收錢斃稿》一文發表的評論。前一天的文章的副標題是:“工作人員稱繳會費可享受消費投訴內部消化、國家質檢總局介入調查”,文中稱:“昨日,北京一廣告公司收到一封郵件,內容為希望該公司能介紹客戶,加入中國質量新聞網,成為其會員可享受減少負面新聞等回報。但需繳納最高10萬元的會費。有人質疑中國質量新聞網‘收錢斃稿’”。文中還公布了“中國質檢網,中國質量新聞網文件”,其中會員繳費細則等就不抄了,有興趣的同志請直接查閱15日的《京華時報》第A10版。
16日《京華時報》發表的評論員文章稱:“正常的輿論生態,是對現實社會的反映,該‘正面報導’就正面切入,該輿論監督就負面展現。若果因為人為因素作用,導致一些負面新聞消失,那么輿論生態就被破壞”。“ 在實際中,這種人為因素屢見不鮮。有的宣傳部門被稱為‘滅火隊’,出現本地的負面報導就要到媒體去攻關滅火。在互聯網環境下,商業化公關公司‘滅火隊’蜂起,刪除一貼2000元之明碼標價已非常普遍。………。”“有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輿論生態破壞了,侵犯的是公眾知情權,擾亂的是社會發展秩序……。一些媒體的‘有償新聞’‘有償不聞’就是靠其它媒體不留情面的監督下才得以曝光的。在各種壓力和誘惑俱在的情勢下,媒體如何堅守這種良知、捍衛媒體品格,值得各類媒體深思,更值得時時自我檢視。”詳情請查看報紙上的原文。
這一篇評論員文章,揭示了當今新聞腐敗和新聞霸道的一塊毒瘤,寫得好啊……!“有償新聞”“有償不聞”,生動、形象、有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貢品,“世界特產”。
一些同志在媒體揭露金龍魚被抓、揭露腐官員被判、采訪負面新聞的記者被打被關……;以至吳官正同志一任中紀委書記在下任時愧疚得幾次哽咽,深感“無能為力”。走資派靠手中之權樹造了一些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民公仆”、特殊公民、持殊黨員; 某些監管衙門和“公安”“保安”確保了指鹿為馬獨來獨往,確保了反毛、反黨、反社會主義暢通無阻;而捍衛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的寸步難行,甚至進了牢房、“截訪黑監獄”、“被精神病”……。
今天終于看到了《京華時報》這篇代表正義的評論員文章,持寫這段文字,希望同志們一讀。并建議齊心協力揭露“有償新聞”“有償不聞”這一腐敗透了的“貢品”。
惲仁祥
2012年2月16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