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美國新軍事戰略
盧麒元
筆者首先申明,筆者此處使用的軍事戰略一詞,并非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軍事戰略(Military Strategy),筆者這里所講述的范疇,包含了政治、經濟、外交、文化、心理等非軍事范疇,一般可以稱之為總體戰略(Total Strategy)。顯而易見,研究總體戰略,遠遠超越了普通軍人的能力范疇。任何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定會有深思熟慮的總體戰略。當然了,作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擁有可以制訂和實施總體戰略的優秀人才。
筆者對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萊昂·帕內塔(Leon Panetta)(1938年6月28日-今)頗感興趣。要知道,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高齡的國防部長,今年已經74歲了。此人年逾古稀仍然出任國防部長,自然有其過人之處。筆查閱此人簡歷之后,感到震驚。原來此人竟然是一個優秀的財政專家。帕內塔,父母是來自意大利的移民,畢業于加州圣克拉拉大學。1960年代帕內塔曾經在美國陸軍服役,官至中尉。原屬共和黨,1971年轉入民主黨。1977年至1993年任國會議員,而且在財政撥款方面,頗有經驗,一度是國會眾議院財政委員會的主席,而且在克林頓任總統期間,擔任過白宮的財政辦公室主任??催^此人的簡歷,結合那份《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任務》,筆者似乎感覺到了一些東西。美國的軍事戰略即將開啟深刻的變革了。
筆者有一點兒佩服奧巴馬了。在人事問題上,奧巴馬確實很有水平。美國軍事戰略調整終于徐徐拉開了大幕。而操刀新軍事戰略的人,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財政專家。由此,我們也大體可以理解,美國新軍事戰略的本質特征了。美國人開始面對殘酷的現實了。帕內塔將開始美軍的一場歷史性的革命。筆者將這場新軍事革命的要點用兩個關鍵詞詞來概括:使命和效率。
帕內塔的出現,意味著四種轉變:
第一、美軍的使命將發生轉變(可參閱《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任務》)。
第二、美軍的結構將發生轉變(可參閱美國2010年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和《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第三、美軍的戰略布局將發生轉變(可參閱美軍的撤軍計劃和軍事基地調整規劃)。
第四、美軍的行動方式將發生轉變(可參閱與網絡中心戰相關的新軍事裝備研發計劃)。
由于美國軍事戰略的調整,全球的政治經濟形勢將會隨之發生劇烈變化。事實上,北非和中東的變局,已經初步顯示出這種變化的趨勢。至于相關的內容,筆者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提供相關的資訊。
筆者對冷戰結束后的美國軍事戰略嗤之以鼻。美國近二十年來的軍事戰略是美國建國以來最愚蠢的軍事戰略。其糟糕之處在于,美軍沒有因應冷戰結束后的形勢變化,迅速調整美軍的使命,以及與使命相匹配的資源配置。近二十年來,美軍嚴重消耗了美國的國家資源,美國為過去二十年錯誤的軍事戰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奧巴馬總統終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他義無反顧地開始了軍事戰略改革。奧巴馬將這個沉重的使命交給了財政專家帕內塔。
美國新軍事戰略,一言以蔽之,就是美軍開始實施戰略收縮了。美軍將放棄對所有非美國國家核心利益目標的軍事保護。簡言之,美軍將只保護與本國核心利益相關聯的重要目標。這就意味著,美國將放棄對主要軍事對手的全面軍事圍堵,轉而實施對美國核心利益的重點軍事保護(請注意,這與我國軍事專家們的判斷大相徑庭)。美軍的使命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美軍的責任將極大地減輕了。美軍的任務也由面控制,轉變為線控制。放棄了面控制,則美軍將不再依賴強大的陸軍實施軍事占領,美國陸軍將會大規模縮減。隨著,空海一體化作戰理念的提出,以空海軍為主體的作戰樣式將成為主流。美軍將圍繞著空海一體化作戰策略,深刻地變革其軍事力量構成。美軍正式提出“1+”作戰模式,就體現了作戰策略的調整。我們一定要注意帕內塔出現的意義,他意味著美軍將要出現一場效率革命,美軍將會變得十分小巧靈活,而美軍的快速反應能力將更加強大。筆者預計,這種調整,將在2012年至2016年內全面實施。此后,美軍將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筆者認為,美國2010年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和《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已經為美國新軍事戰略調整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準備,而《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任務》,則為美國新軍事戰略提供了系統闡釋。今后四年中,美國將會開始大規模的軍事系統的內部變革和軍事布局的外部調整。筆者擔心的是,我國有關部門,包括軍事部門和非軍事部門,對美國新軍事戰略都缺少起碼的敏感。而我國的民間人士,對此問題存在嚴重的誤讀。筆者非常憂慮,由于缺乏對總圖戰略(Total Strategy)的研究和規劃,我國可能采取錯誤的軍事戰略,進而影響我國大國崛起的歷史進程。我們應該吸取德意志帝國和前蘇聯的歷史教訓。
筆者預計,美軍實施戰略收縮之后,全球熱點地區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混亂。區域性大國將開始填補美軍遺留的軍事真空。歐盟已經開始介入地中海和非洲事務;俄國開始介入中東、西亞和遠東事務;印度開始加強對印度洋的控制并開始對南太平洋進行滲透;日韓在加強對于東亞海域經濟利益的爭奪;東盟也開始強化對南中國海的控制。全球軍備競賽將開始迅速加劇。局部軍事沖突將會進一步升級。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將面臨全球運輸線的安全問題。其中,糧食和能源的供應將會發生階段性困難。糧食和能源問題,將會以金融危機方式不斷沖擊新興經濟體,導致新興經濟體內部矛盾加劇和外部沖突加劇。筆者認為,今后四年,伴隨著美國新軍事戰略的實施,全球將陷入無序和混亂之中。中國將面臨嚴重的內部和外部的挑戰。
筆者在帕內塔出任國防部長之后,高度關注我軍的人事變動和我軍的軍事戰略調整。首先,解放軍不能誤判形勢,必須對自己的使命做出準確的定義。其次,解放軍必須調整已經嚴重落伍的軍事思想,盡快開啟新軍事戰略的變革。老實說,筆者樂見帕內塔式的人物出現在中國國防部。
筆者建議解放軍盡早開始自己的軍事戰略變革。解放軍需要重新規劃自己的使命;解放軍必須大力提高自己的效能。
第一、解放軍的使命應發生歷史性轉變。我軍應由國土防御向全球軍事存在轉變,我軍必須大力縮減用于國土防御的資源,我軍必須強化全球軍事存在和境外軍事打擊的能力。解放軍應主要承擔反封鎖、反恐怖、反制裁等軍事任務,以及有效實施對敵阻斷、封鎖、打擊等軍事任務??傊?,解放軍應為中國經濟全球化提供有力的軍事支持。
第二、解放軍應將領土、領海、領空等所有國土防御性任務移交武警部隊。與此同時,解放軍應將相關的海、陸、空防御性部隊移交武警部隊。換句話說,解放軍至少應該裁軍70%以上。解放軍應完全轉型為專職外線作戰的靈巧的戰略打擊力量。解放軍的太空作戰力量、解放軍的網絡作戰力量、解放軍的第二炮兵力量、解放軍的遠程空中打擊力量、解放軍的遠程海上打擊力量、解放軍的遠程陸上打擊力量等等,應進行重新組合和最佳配置。我軍在保障戰略威懾的同時,必須在三年內形成“1+”的境外軍事打擊能力。
第三、我軍必須盡快在全球戰略要點形成軍事存在;我軍必須盡快對涉及我國生死存亡的交通線形成反控制與有效控制的能力。我軍必須在美軍戰略收縮的同時,與我國準盟友和潛在盟友在重要區域形成新的軍事穩定機制。我軍必須確保我國糧食和能源運輸線的絕對安全;我軍必須對我國可能遭遇的金融威懾提供軍事反威懾。總之,解放軍將承擔并履行嶄新的軍事使命。
第四、我國軍事裝備的研發和裝備必須實現跳躍式發展。我軍應該借鑒美軍的軍事變革,體現小、快、靈的特征。我軍必須避免與周邊國家進行傳統的軍備競賽。解放軍必須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非對稱優勢。解放軍將不再是一支傳統的國防軍。我軍將發展成為一支高效率的全球軍事威懾和境外軍事打擊力量。
最后,誠懇地建議我國最高決策者,盡快建立新的軍事智囊機構和新的軍事決策體系。主體性和創造性是一個民族的生命。我國需要自己的帕內塔和總體戰略(Total Strategy)。我們對于涉及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再也不能無動于衷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