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幣詢價系統即期交易匯率出現自匯改以來罕見的下跌走勢。除了市場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減緩、出口順差下降和國際熱錢外流等主要原因外,分析人士認為央行在利率仍未實現由市場定價的情況下,開始下調存準金率,這樣的做法與順差下滑相結合,導致無法阻擋的貨幣貶值。』
這純粹是有病亂投醫。
也有頭腦還算清醒的,『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向網易財經表示,或與做空情緒有關,同時人民幣貶值或與人民幣國際結算增加有關,她認為人民幣國際結算并沒有促進貿易增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套利的平臺,人民幣升值是投機炒作,而貶值是一種獲利的技術應用。』
這么簡單一筆賬,只有央行、銀監會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PIGs看不出來!
為了給大家掃盲,我就再辛苦一下自己的手指和鍵盤:
2005年7月21日,中國在美國壓力下啟動匯改。當時美元兌人民幣為1:8.3左右。看準了人民幣兌美元將持續升值的各國包括美國的炒家紛紛把熱錢通過各種渠道轉移進中國,兌換成人民幣,譬如說10億美元,兌換成了83億人民幣。熱錢進來干什么呢?絕不是幫助中國人民搞民生,謀福利的,而是進入到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投機。把房價炒到比歐美還要高了,他們紛紛獲利離場;把股價炒高到6000點了(后面幾波行情也都差不多),他們紛紛沽空離場。他們手里的人民幣可能已經變成了300億元!
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通過美國和西方政府施壓,在再利用央行、銀監會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那些早已被他們收買了的PIGs,和磚家們里應外合,升值人民幣的對外比值,也就是把美元兌人民幣一路推高到1:6.30。然后,這些國際炒家眼看著自己撈得盆滿缽滿了,股市已經徹底死掉,樓市因為泡沫大到了極限不得不打壓,于是紛紛兌換回美元——300億元人民幣可以兌換成47.6億美元,然后離開中國,上演了一場早已在我預料之中的“勝利大逃亡”。
國際炒家們在他們各自的官方勢力和中國漢奸勢力里應外合下,從中國(百姓口袋)里洗劫走了多少財富,通過上面一個簡單的算術,不明就里者也應該開竅了!郎咸平稱現在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商戰、貨幣戰是另一場鴉片戰爭,一點也不為過。
現在,炒家們手里的資產全部或者大部都已變成了美元而不是人民幣了,現在他們當然要打壓人民幣了!此時他們恨不得讓人民幣一錢不值呢!
看完了老夫又一次苦口婆心的解說,誰要是還不明白,那只能說你和央行、銀監會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PIGs有的一比。
人民幣兌美元罕見跌停 海外熱錢做空中國所致?
來源:中國經營網 時間: 2011-12-06 10:30 作者: 字體:大 中 小
12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即期市場繼續跌停,這已經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觸及跌停,這種情況歷史罕見。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12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即期市場繼續跌停,這已經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觸及跌停,這種情況歷史罕見。
人民幣兌美元罕見跌停
據新京報消息,12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3349元,較上一交易日貶值39個基點。但與此同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匯率“公價”卻仍處上升區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過去10個交易日中累計上漲206個基點。交易員表示,主要是對房價下跌和潛在不良貸款的擔憂,有跡象表明資本正持續流出中國市場。
事實上,除2009年9月份金融危機時期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出現小幅下跌以外,6年以來,人民幣一直都保持連續單邊升值。但自11月30日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就開始坐上“過山車”,出現了連續跌停。
在香港市場,由于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減弱,甚至出現了貶值預期,導致人民幣吸引力下降。10月份香港整體存款總額增加1.9%,但只有人民幣存款按月減少37億元至6185億元,下跌0.6%。這是自2009年10月以來,香港人民幣存款首次出現下跌。
據中新社消息,公價走高,現價跌停,這一現象已經引起市場關注。對此有專家表示,目前國際市場上美元流動性緊張,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低的主要原因。同時,連續的下跌也導致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有所減弱。
有中國媒體報道稱,自9月底以來,香港市場已經首先出現了人民幣貶值預期,機構大量拋售人民幣,導致香港市場上的美元報價比內地高數百點,大量投資者在內地買美元,在香港市場賣美元,令內地現貨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不時出現跌停現象。
業內人士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的美元3個月遠期報價為-30點,一年期遠期報價也僅為-70點,顯示人民幣升值預期已經減弱。
有市場交易員則表示,“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而央行仍通過維持較高中間價的方式抑制人民幣貶值預期,這是即期匯價連續處于跌停交易區間的原因之一。
對此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余永定5日表示,建立在升值預期上的人民幣國際化近期遭受挫折,恰恰是人為推動貨幣國際化的結果。他建議,暫停出臺人民幣國際化新政策,而匯率雙向波動是加速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機會。
緣何連現跌停?
據中國經濟時報消息,是什么因素在左右人民幣即期匯率的走勢?有關專家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出口減少貿易順差收窄、人民幣升值壓力減小、資本外逃和市場炒作是人民幣即期匯率貶值的主要原因,應該把握當前匯率雙向波動的機會,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人民幣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的價格出現倒掛現象,尤其近日的即期匯率連續觸及跌停,顯示人民幣存在較大的貶值預期。
首先是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經濟增長面臨下行風險。第三季度數據顯示,中國GDP增速回落至9.1%,前三季度增速為9.4%。分析預測中國經濟明年會進一步回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預測,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回落至8.5%。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人民幣貶值預期產生的原因是,目前中國出口減少,貿易順差變小,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減小;還有中國經濟增長也出現了減速。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表示,人民幣的貶值預期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歐美國家債務危機,經濟不景氣,大量資金回抽,導致資本大量流出,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加劇。
據央行數據,10月份中國新增外匯占款近4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減少了248.92億元。中金公司估計,10月份資本流出達到1800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人民幣的匯率主要取決與市場的供求關系,現在離岸市場和NDF市場的炒作和投機比較嚴重。
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也持類似觀點。她于日前接受某周刊采訪時表示,人民幣現在被炒作得很厲害,有很多短期投機操作,并不是完全按照市場貿易支付供求來決定的。“目前,全球的貨幣都在被投機,中國每天外匯交易4萬億元,但中國全年進出口貿易只有3萬億美元,可見投機得多么厲害。人民幣國際化,就是把它變成一個投機貨幣。”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建議,面對外匯市場的跌停,建議央行順水推舟,擴大人民幣對美元波動幅度,同時審慎推進“藏匯于民”的政策。
余永定認為,當前人民幣匯率出現的貶值趨勢,盡管可能是短期的,可以看做是對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的某種預警,不應該掉以輕心。“但更重要的是,應該把出現匯率的雙向波動看做是加速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機會。”
據媒體消息,有觀點認為是因為國際熱錢外流,做空人民幣導致的。從央行發布的宏觀數據看,確實有跡象表明資本正持續流出中國市場。
對此,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盛宏清表示,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一方面,海外NBF市場做空氣氛比較濃,帶動境內資金市場貶值;另一方面,在境內市場美元便宜,而在境外套期市場美元顯得比驕貴,資金流向海外市場套利而出現的套期行為。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或與做空情緒有關,同時人民幣貶值或與人民幣國際結算增加有關,她認為人民幣國際結算并沒有促進貿易增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套利的平臺,人民幣升值是投機炒作,而貶值是一種獲利的技術應用。
新興市場貨幣頻現大幅貶值
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當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出現小幅貶值走勢引起高度關注之際,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對美元今年以來卻頻現大幅貶值。
據悉,從四五月份開始,巴西的雷亞爾、印度的盧比,半年來貶值幅度都超過10%。
與上半年擔心“熱錢”、擔心輸入性通脹不同的是,從8月開始到現在,巴西已經三次下調利息,向市場輸入流動性。以貿易市場的匯率價格計算,從5月至今,巴西雷亞爾7個月的時間貶值幅度達到14.6%。一位向巴西出口貨物的貿易商對雷亞爾的波動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焦慮:“對方總不給我及時打款,說是要等到雷亞爾穩定的時候再匯款過來。”
此外,印度、墨西哥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墨西哥銀行最近對比索的貶值“大動干戈”,表示將再次采取向兌換市場拍賣外匯儲備的干預性措施,以保證外匯市場充足的資金和正常運作。該措施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第二次啟用。
墨西哥銀行和經濟部組成的兌換委員會是在11月30日宣布的緊急措施:如果當天比索對美元匯率以2%的程度貶值,墨西哥銀行將向兌換市場出售4億美元,穩定市場價格。兌換委員會同時宣布,將暫時停止每月向墨央行出售美元的外匯累積機制。
新興市場國家剛對付完升值引來的“熱錢”,如今又在為貶值動用“糧草”。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近日在公開場合指出,美國正在讓全世界為其所發生的危機埋單。在金融危機中,美國太自我了,一些國家在這個時候卻沒有自我。事實上,回頭看一下,伴隨著美元貶值,其流入各個新興市場國家,而如今卻又伴隨著大幅升值美元向外流出,中間的時間跨度并不長。
布隆博格近日發布的一份對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進行的預測性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認為印度貨幣盧比將成為金磚國家中表現最強勢的貨幣,未來4個月內盧比兌換美元將升值6.7%,其次是巴西貨幣雷亞爾,未來4個月內雷亞爾兌換美元升值幅度可能高達5.5%,排在第三位的是俄羅斯貨幣盧布,預計未來4個月內盧布兌換美元將升值2.5%。而人民幣的升值速度可能會減慢。
美元、歐元、人民幣將三足鼎立
據中國企業報消息,就在幾天前,中國人民銀行在其每日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中,新增了澳大利亞元和加拿大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報價。至此,中國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可交易的外幣已升至9種。
從承諾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到中外客商開始在跨境結算中主動使用人民幣 ;從最初的固定匯率到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從僅在本國流通到一些國家將其納入儲備貨幣籃子中……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特別是2005年啟動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正愈益成為國際貨幣市場的“明星”,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人民幣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根據當初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我國要逐漸取消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在入世后的幾年里,我國即積極履行承諾,不斷放開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目前,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已無障礙。
入世10年來,在中國經濟總體平穩健康運行的背景下,人民幣幣值保持穩中有升的健康態勢。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升值超過30%。在面對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人民幣更是扮演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穩定錨”角色,有力地提振了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堅定信心。
人民幣的良好表現,助推了其在“走出去”乃至“國際化”過程中的步伐。雖然在本世紀初,東南亞周邊國家居民在邊貿過程中已開始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作為貿易中的硬通貨,人民幣被周邊國家譽為“小美元”,但流通范圍僅限于東南亞國家,并且規模十分有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為應對復雜的國際金融形勢,我國加快了人民幣“走出去”的步伐。隨著2009年7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開啟到今年開始在全國推開,這一過程中人民幣已日益受到相關貿易國家的青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顯著增加。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15409.8億元,同比增長6.9倍,較開展跨境貿易結算之初的數額更是翻了數倍。
目前,人民幣走出去的步伐正進一步加快。今年10月份,商務部發布《關于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國人民銀行也發布了《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管理辦法》,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來華投資正在開閘試水。
“從結算貨幣到投資貨幣再到儲備貨幣,是一國貨幣走向國際的三個步驟。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值得肯定。”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表示。
人民幣“走出去”的步伐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世界銀行在《全球發展地平線2011》報告中預計,美元獨霸的國際貨幣體系正在面臨變革,未來將可能出現美元、歐元、人民幣三足鼎立的局面。
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正在進入一些國家的視野中來。日前尼日利亞和泰國已表示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籃子”。與此同時,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已與中國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以促進投資貿易的進一步便利化。
從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到增加人民幣直接交易幣種,再到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伴隨中國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步伐,人民幣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穩步前行走向世界。(編輯:海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