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比美國人還愛美國?
云淡水暖
如果說美國是當今世界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典范,恐怕無人會反對。所以,美國培養了大批自由主義市場拜物教信徒,也在情理之中。
金融風暴發生之后,美國土生土長的、在美國身處其境的自由主義經濟學精英們或多或少都在對自身的理論和思維做一些調整,或者找理由繼續圓說,或者尋找其它的思維方向。
但在中國卻有一群比較奇特的人物,他們對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經濟的膜拜,已經到了超越美國人自身的地步。
張維迎最近在紐約參加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紐約辦事處和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共同舉辦的研討會。
《華爾街日報》采訪了張大師并且刊登了一篇報道“張維迎:中美均需更自由的市場”,《華爾街日報》尊稱張維迎“因積極主張自由市場而在中國被稱為‘“市場先生’”,照標題的字面理解,似乎“市場先生”張維迎認為,中國和美國的市場都還不夠“自由”,他很著急。
張維迎說中國的部分基本是老調重彈,重點是這段“中國目前的情況與1989年…后所面臨的局勢相似,當時中國領導人猶豫不決,改革陷入停滯。他指出,如果不是鄧小平1992年南巡時對改革大力推動,中國就不會重新開始嘗試改革。…中國面臨的另一項重大挑戰是政治改革。他說,如果中國不開始政改,經濟體制就沒有完善的空間,企業家就不太可能去努力工作、生產和創新。”
但是,“市場先生”張維迎恐怕有健忘癥或者視力障礙,“不記得”金融風暴恰恰是美國引發的,“看不見”發生嚴重債務危機的是歐洲諸國,而這些國家的政治制度,如果沒有猜錯,正是張維迎希望中國“政改”改過去的樣子,難道美國、歐洲也是“經濟體制就沒有完善的空間,企業家就不太可能去努力工作、生產和創新”?所以才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經濟危機?
這種二極管泛政治化思維,恐怕連美國、歐洲的政客都不好意思到處講。
恰巧《華爾街日報》還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是美國服務業雇員國際聯合工會會長,哥倫比亞大學里士滿中心高級研究員Andy Stern先生,標題也很有意思“中國有計劃經濟 美國也應該有”,文章說:
“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恩格爾曾說,在中國為下一代制定五年規劃的時候,美國人卻只在規劃下一次選舉。”
“誠如格魯夫(英特爾老總)如此有先見之明地在2010年7月1日期《商業周刊》上發表的文章所言,中國、新加坡、德國、巴西和印度的經濟表現已經證明,就業創造規劃必須是國家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在設定主次、為實現這一目標安排必要組織力量的過程中,政府必須發揮戰略性作用。”
“偏向保守主義、奉行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股東至上的模式在20世紀取得了極大成功。而到了21世紀,這一模式卻逐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在每一個國家都需要成為‘經濟運動隊’的年代里,美國隊的成績慘不忍睹:10年間失業高企;30年間中位數工資停滯不前;貿易逆差;中產階級萎縮;只有最頂層的那1%的人的財富大量增加。”
“這應該觸動領導人進行反思,而不是在經驗上已經失敗的自由市場極端主義上增加賭注。…我們駐中國的代表目睹了中國重慶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重慶是中國西部一座人口3,200萬的城市,市委書記是有雄心、受歡迎的共產黨領導人薄熙來。地平線上一排排的啟重機,每天建成建筑面積達150萬平方英尺的房屋。人家還告訴我們的代表,其中包括每年70萬套保障性住房。”
Andy Stern先生寫文章的宗旨是“我們當中熱愛祖國的人相信,美國要維持世界頭號經濟引擎地位,所需要的資產樣樣不缺。但這些人憂心的是我們沒有一個規劃,有的只是對政府的妖魔化,對自由市場的膜拜,而當前恰好又是一個要求反思這兩種信條的歷史時刻。”,顯然Andy Stern先生是愛自己的祖國的。
但以張維迎先生的說法,似乎他比Andy Stern先生更愛Andy Stern先生的祖國——美國。張維迎與Andy Stern先生的觀點恰好相反,張維迎先生基于以下兩點:
一、美國經濟現在還不夠“自由”,因為“中國和美國都過于依賴其政府來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中美兩國目前正面臨一場信任危機,原因是它們過于相信政府在解決經濟問題和創造就業方面的能力。”
二、中國經濟沒有前途是因為沒有“政改”。
但是,張維迎先生顯然被Andy Stern先生所說的“偏向保守主義、奉行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股東至上的模式”洗腦了,乃至于黑白顛倒、正反莫辨。難道華爾街金融巨頭在惹出2008年金融風暴之前還不夠“自由”?難道美國政府出手干預經濟不是由于自由市場本身已經無法自拔而不得已而為之?
連美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恩格爾都認為“在中國為下一代制定五年規劃的時候,美國人卻只在規劃下一次選舉”,道出了選舉文化對社會發展、經濟運行的扭曲,張維迎先生還在咬死“如果中國不開始政改,經濟體制就沒有完善的空間,企業家就不太可能去努力工作、生產和創新”。
基于以上對比,恐怕只有一種解釋,張維迎比美國人,比美國政府、比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恩格爾、比美國服務業雇員國際聯合工會會長,哥倫比亞大學里士滿中心高級研究員Andy Stern先生還要熱愛美國,后者根本沒有看到美國政治經濟制度的問題是“不自由”,而張維迎卻看到了。
比美國人還愛美國的張維迎先生很著急,為美國著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