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多媒體競相報道,甘肅省正寧縣一家私立幼兒園的校車,在早上接送孩子們上學的路上,與一輛運煤大卡車相撞,校車嚴重受損變形,其中20人死亡,44人受傷,校車當中的兒童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校車涉嫌嚴重超載。
多家媒體在報道這則消息時,都特別強調兩條信息,一是幼兒園私立,二是校車嚴重超載。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家幼兒園屬于李軍剛個人創辦,其校車核定載客為9人,但其內部座位已被全部拆除,出事當天容納了63人。
媒體的邏輯很簡單,因為私立,所以老板利欲熏心,為了賺錢必定會不擇手段;因為超載,所以出事,導致18個孩子與2名員工頃刻斃命。這樣簡單的推導邏輯,非常符合教育主管部門的愿望,他們正盼望著全社會都能這樣地簡單地思考問題。如果全社會都對私立幼兒園義憤填膺怒火萬丈,則正好為教育部門重拳出擊收拾民辦幼兒教育提供了民意基礎。
不過,我不這樣看,我愿意為私立幼兒園老板一辯,不是同情私立幼兒園的老板,而是出于對中國民辦教育的擔憂!
私立幼兒園出事的概率更高嗎?表面上看是成立,我們常常聽到私立幼兒園的負面報道,我們很少看到公立幼兒園的類似消息,但這種認識是非常膚淺的。為什么?因為,公立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的競爭條件完全不一樣,用天淵之別來形容也不為過。
公立幼兒園有國家的財政撥款,設施齊全,收費低廉,每到報名之時就水泄不通,他們不肯也不會提供接送孩子的服務,或者提供加時照看孩子的服務,甚至響鈴之前15分鐘他們連大門都不開,任由家長孩子在炎熱的夏日或者寒冷的冬天焦急等待。他們不僅設施財政買單,人員公家調配,而且還能憑著優勢巧立名目增加收費,因而不愁吃不愁用,悠然自在,當然有條件把一切風險因素排除在外。
私立幼兒園則沒有這樣的運氣,他們面對的都是沒有條件進入公立幼兒園的學生,而這樣的學生,不僅家庭經濟條件更加拮據,居住也更加分散偏遠。為了能讓這些孩子入園,就必須提供校車接送,必須提供規定時間之外的加時服務,他們每天開門很早關門很晚,甚至還為孩子提供住宿服務。只有真正地為那些人手不夠的家庭解決了燃眉之急,私立幼兒園(尤其是農村幼兒園)才能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
雖然公立幼兒園的負面新聞相對較少,但這并非公立幼兒園的管理水平比私立幼兒園的管理水平技高一籌,更不是公立幼兒園的領導比私立幼兒園的老板道德水準更上層樓,而是約束條件不一樣,導致的結果自然也就不一樣。說白了,私立幼兒園做了公立幼兒園不愿意做的事,或者說做了教育部門力不從心的事,尤其是農村私立幼兒園更是幫助打工一族真正地解決了后顧之憂,他們的功過是非一目了然,大家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校車超載了嗎?我看未必。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車輛超載與車輛超員是兩個概念。超載是指車輛的載重量超過了車輛的設計限度,這是萬萬不可以的,因為它會使車輛的正常性能受到損害,比如車輛剎車失靈、車輛轉彎靈活性降低、車輛底盤不堪重負等等,這將會給行駛中的車輛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但車輛超員則完全不同,超員是根據舒適性來設定的,與安全性能沒有必然關聯,比如,東風小康V27微型面包車,其核定的人數是7人,核定載重量是1000公斤,這是考慮了乘客攜帶行李的因素,否則一般來說7個人怎么會有1000公斤?假定這7人都沒有攜帶行李,通過加座的方式增加幾個人,會不會導致車輛的性能失衡呢?常識告訴我們,只要是總的載重量不超過1000公斤,車輛的性能就不會發生改變,但車輛里面人員的舒適度肯定會降低,甚至座位會變得擁擠,但只要不影響到駕駛員的操控方便,就不會影響到行駛安全。
回到甘肅出事的校車,根據報道,這輛校車屬于金杯海獅系列,核定載員人數是9人,報道沒有提及這輛車的具體型號,但這種車輛比一般的7座微型面包車安全性能更可靠,載重量也大得多。通過網絡查詢并通過向金杯客車銷售代理商核實,核定9座的金杯微型車,其大排量型號車載重量一般都在3000公斤以上,最小排量的也在1500公斤以上,我們姑且認定老板只會買最小排量的面包車。出事這天,校車里面除了2名成年人外,其余61人為幼兒,按正常情況估算,2名成年人(一男一女)為120公斤,車輛剩余的載重量應當為1380公斤,那么61名幼兒的總重量會不會超過1380公斤呢?粗算一下,1380÷61=22.6,也就是說只要車上兒童平均體重是不超過46斤,這輛面包車就不會超重,就不會在行駛中影響到安全性能。幼兒園里兒童平均年齡應當在4.5歲左右,他們的的平均體重會超過46斤嗎?
很多人會反詰:如果這輛車不超員,只按核定人數載客9人,除去司機與老師,這輛車只運送學生7人,那么這次事故發生就最多只會讓7名學生喪命,事故的代價會低很多。如果這一邏輯成立的話,那么我們中國就應當停止一切大客車、大飛機、大輪船的研制,因為,這些產品一旦發生事故,其損失都比小型運輸工具嚴重得多,正在運行中的火車估計大部分要趴下,因為火車超員的現象比比皆是。
還有媒體憤憤不平,刊登了一幅美國的事故圖片,里面是一輛悍馬小轎車撞上了一輛校車的屁股,結果校車安然無恙,悍馬已經破敗散架,他們以此來說明中國的校車安全標準太低,呼吁國家相關部委應當立即行動起來。面對這樣的宣傳,我哭笑不得,只好幫他們出一個更絕的注意,每個幼兒園接送孩子的運輸工具干脆直接改為坦克,一定會比任何標準的汽車都更加安全。又豈止是校車應當改為坦克,所有的車輛都應當改為坦克,哪個人的生命不是寶貴的?
問題是,當每部校車每次都只能接送7名學生上學,或者每個學校的校車都改為坦克時,費用誰來付?或許有人會說,當然是老板付,你老板要想賺錢,就得對別人的安全負責,這話不錯。可是老板不是傻瓜,他不會平白無故地給他人做貢獻,必定要提高收費,而提高了收費,留守兒童還讀得起嗎?開辦學校的門檻越高,意味著窮人的子弟越是難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民辦教育被徹底打垮了,貧困子弟的求學希望也就湮沒了。君若不信,實際生活中就有這樣的活生生的例子,北京就今年關閉了18所打工子弟學校,理由是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條件,結果只有十分之一的孩子符合當地公立學校的接收條件,其余的孩子不知所蹤,估計只能再度返回他們的農村老家去做留守兒童了。
遇到災難,我們當然應當反思,這樣至少可以讓后來者警鐘長鳴引以為戒,但胡亂責怪指鹿為馬,把私立幼兒園與超員視同與超載作為車禍的主要原因的那就過于簡單粗糙。那么,是誰殺死了這些天真活潑如花似錦的留守兒童呢?最直接原因當然是司機在大霧的天氣下的逆向行駛違章操作。但是,如果我們的反思就此打住,今后把工作重點用來教育司機不要違章的方向上,那我可以肯定地說,悲劇還將繼續上演,因為在空曠的公路上發生車禍是一個概率事件,不是說小心駕駛就能夠完全避免的。
我們應當再問一句,是誰把這些孩子逼上了并不安全校車呢?如果他們在自己住所就近上學,或者乘坐的校車在車速較慢的城市里行駛,則安全系數將會大大提高。但這對于農村的大多數孩子來說,將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奢望。
農村的居住人員分散,不是每個村落都能夠辦起幼兒園,居住在窮山僻壤的,就只能靠校車接送,而這些接送孩子的校車無可避免地要行駛在車速較快車流較多的公路上,交通安全的威脅必定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他們成長。又何止是校車,農村兒童行走在上學路上被過往車輛輾壓事件也不時見諸報道。
要想徹底地減少此類悲劇,唯一的辦法是讓他們跟隨父母進城居住。只要孩子進城,那怕是父母們上下班不方便,甚至需要重新租房搬家,他們也會無怨無悔,他們一定會千方百計絞盡腦汁讓孩子就近接受幼兒教育的。偶有需要校車接送的,因為城市的人流太多,車速不會太快,更重要的主要路段是嚴禁大卡車在上下班高峰時進城的,這就大大地保障了校車的安全。
但是,現行的教育制度在這些孩子面前早已是冷酷無情,盡然它們口頭上說這些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可是本質上是嚴重歧視這些農村的孩子,它們毫不猶豫地斬斷了大部分農村孩子的進城夢想。少數父母為了孩子,總想作最后的掙扎,總不愿放棄哪怕僅剩的一絲希望,但在銅墻鐵壁的頑固體制面前,他們只能頭破血流鎩羽而歸。條件好一點的父母,交了巨額的贊助費用進了城市公立學校,但孩子們在高中階段還得回去讀書,因為他們沒有在城市里參加高考的資格,他們考試的題目比學習條件更優越的城市反而難度更高;條件差一點,硬著頭皮把孩子送進了打工子弟學校,高考之事暫不考慮,先學點知識再說,可是這樣的學校總是開辦得不夠安穩,三天兩頭被教育主管部門搞得雞飛狗跳,有的辦了十幾年的學校居然說關就關,一夜之間教室推倒夷為平地,真叫人欲哭無淚。
當聽到甘肅校車事故的新聞時,我就在想,要不了幾天,教育部門肯定又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校車安全整治的活動,到時,不知道有多少民辦學校會撞在他們的槍口上,不知道又有多少無辜孩子的讀書會受到影響,結果上網一查,發現自己OUT了,教育部在出事的當天就下發了整治通知,動作真是神速驚人。
不過,我總覺得這是一場賊喊捉賊的游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