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每年都要舉行廣告招標,出價最高的、在黃金時段播出的廣告,其投標人被稱為“標王”。 從1995年到2012年,在央視的廣告招標大戰中已經涌現出18屆“標王”。以下是18屆“標王”的英雄榜:
年份 招標額最高企業 中標金額(元) 央視招標總額(元)
1995 孔府宴酒 0.31億
1996 秦池酒 0.67億
1997 秦池酒 3.2億
1998 愛多VCD 2.1億
1999 步步高 1.59億
2000 步步高 1.26億
2001 娃哈哈 0.22億
2002 娃哈哈 0.20億 26.26億
2003 熊貓手機 1.08億 33.15億
2004 蒙牛 3.1億 44.12億
2005 寶潔 3.8億 52.48億
2006 寶潔 3.94億 58.69億
2007 寶潔 4.2億 67.96億
2008 伊利 3.78億 80.28億
2009 納愛斯 3.05億 92.56億
2010 蒙牛 2.039億 109.66億
2011 蒙牛 2.305億 126.68億
2012 茅臺 4.43億 142億
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GB/16191747.html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花錢如流水,也可以看到某些“標王”陷入“出門倒”的怪圈。首屆“標王”孔府宴酒,現在誰還在喝孔府宴酒?似乎市場上已經不見了孔府宴酒的蹤影。第二屆和第三屆“標王”秦池酒,由于沒有及時將經濟效益轉化為發展后勁,“勾兌事件”在1997年初遭媒體曝光后,使得秦池銷售一落千丈。此后,關于秦池被“拍賣”的消息被媒體炒作的沸沸揚揚。雖然秦池酒廠至今仍然在維持生產,只不過當年的輝煌已是過眼云煙。第四屆“標王”愛多VCD,其老總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標王”中結局最悲慘的一個。據介紹,愛多的風光只是曇花一現。隨著VCD市場的萎縮,掌門人胡志標盲目實施多元化戰略,鋌而走險,開始造假詐騙。2000年12月,汕頭南安以3000萬元從法院拍得“愛多”中英文商標。2004年2月,胡志標被法院終審以挪用資金罪、虛報注冊資本罪等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25萬元。第九屆“標王”熊貓手機,其結局比愛多VCD強不了多少: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熊貓手機在巨額廣告與薄利銷售的矛盾中,掉進了債務的無底洞。2005年3月14日,熊貓移動的控股方南京熊貓一紙公告斬斷了與它的關系。7月28日,熊貓手機前掌門人馬志平因涉嫌“虛報注冊資本”罪被批捕。等等。18屆“標王”中有5屆或者“出事”,或者蕭條。于是有人把央視“標王”稱號視為“毒藥”,也不無道理。
另外的13屆“標王”仍然很風光,看來很可能鑄成更大的輝煌。但有個道理老百姓都懂得,那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出手闊綽、花錢如流水的“標王”肯定不是錢多得燒的,不扔出去心里不痛快。它們既然是企業那就是要賺錢的。巨額的廣告費最終還是要由消費者買單。如此一來,當你決定掏錢買“標王”的產品時就要思量清楚,消費者每購買一次產品,就等于為“標王”的“大手筆”直接或間接地做了一次貢獻。而最終,所有“標王”都要向央視這個“老大”進貢。因此,所有“標王”既是受害者,也是央視向全國人民圈錢的幫兇。
我們不知道央視算是什么編制。是政府部門,還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似乎都是又都不是。他們既是政府的喉舌(盡管在理論上他們又喜歡自稱為百姓的喉舌),又具有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征,同時又在按企業運作方式向社會圈錢。網上流傳一個央視主持人年收入的清單,很多主持人的收入大大超過某自曝年收入僅12萬元而且是包括保姆費的副總理收入的好幾倍。不說我們這些普通百姓有意見,我看很多政府官員也會有意見的。央視,游走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的“三棲明星”,利用手中掌握的優質公共資源撈了多少不義之財呵。
如果央視只是撈了些不義之財,那也還罷了,可是他們搞的廣告“標王”害了多少因心氣浮躁而中招的企業呵。通過“標王”這種燒錢活動而煽起的全民浮躁又何其嚴重呵。本文所說的“經濟亂象”,央視是最大的推手。每當我看到央視播音員播讀黨和政府重要消息時那一本正經的嚴肅面孔,就難免產生一些不敬之意。央視,想說愛你已經難出口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