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中痛心地看到,記者一直跟蹤報道的東阿縣新世界劉老根生態農莊有限公司,占用魚山鎮魚北村200多畝土地搞開發雖已叫停,但至今仍然未能復耕,好端端的糧田只好荒著。
記者一到魚北村,村民們就把記者領到村東,指著荒地七嘴八舌地訴起苦來。“從這里一片都是好地”,“這是怎么回事?”“挖的,用挖土機挖了,以后又修的石路、石橋,土堆是挖坑的土放在哪。”“經濟田這邊,以前這邊種的池藕,每畝地純收入得3000塊錢。”“2007年開始占的這個地,占了地以后,一開始的時候,他是給社員交代的是每年700塊錢,麥季350元,秋季350元。”“他說劉老根農莊有限公司掛著這個牌子,占地400畝。”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塊上面寫著“東阿縣新世界劉老根生態農莊有限公司”的簡介公示牌上寫道,占地近400畝主要發展農業,打造成集名優種植,特色養殖,餐飲娛樂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大型特色休閑農莊。而這對于一個僅有360多口人的小村莊來說,幾乎是從每個老百姓手里拿走了一畝地。也難怪老百姓訴苦。
隨后,記者找到了東阿縣國土資源局,一位分管的孫會慶副局長說,東阿縣新世界劉老根生態農莊這個項目占地是206畝,分為東西兩塊。因為土地手續不全,他們很早就給這個項目下達了停工通知書。
孫副局長說, “他現在是想搞這個項目,但是土地手續不全,絕對不能搞,土地手續不齊全,差一點也不能搞建設。如果繼續搞建設,如果土地手續沒批下來,絕對給他制止。”
在電視臺報道后,東阿國土資源局下達了勒令停工通知書,讓他們停止施工,并拆除地面上的附屬物。然而,現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我看到現場的施工設備沒有任何的改變,并且這里還豎著一塊“施工重地,嚴禁入內”的警示牌,從這些看,根本沒有復耕的跡象。村民房吉民說,“一直沒解決,報道了三次,到現在他們光推,他們說過段時間給解決。”村民房廣全說,“一個鎮上給我們推了兩個多月了,從那次找他去,我到鎮上去了好幾趟,解決不了。”都找誰呢?”“到鎮上,鎮書記、鄉長都找了。”
于是,記者和村民再次找到東阿縣國土資源局,監察科的一位張科長說,沒有手續制止施工是他們的職責,想要土地復耕還得找當地政府。
破壞的耕地,復耕有難度,可以理解。可是,東阿國土資源局明明已經下達勒令停工的通知書了,那為什么兩個月了,這些建筑設備還都沒有拉走呢?村民們說,施工方根本沒有打算拉走這些設備。“還準備干,他們這兒還準備開工,我聽說他們批手續了,批了手續繼續干,批不下來就這樣荒著。”
村民說這些地就這樣白白地荒著,他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們非常想把這些地都種上,可是,沒人敢種。“鄉鎮上不讓種。”
只見記者感慨地說,“我在路邊發現,溝邊上有這樣一塊小小的地,農民都是充分地利用起來,種上了棉花、小麥。可是只有這樣一條三四米寬的水溝,隔著的這邊,大片好好地耕地,都這樣荒著,長滿雜草。”村民們也無奈地說,“來不及了,種麥子不晚了?你看這兒平也沒辦法平了。”“季節是晚了,但是利用起來呢,還比不種強,農民多少能收一點。”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 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