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 新浪網轉載《科技日報》消息:國家海洋局稱,日本福島核廢物可能已進入我國海域。消息稱:國家海洋局網站日前公布的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初步結果引發各方關注。國家海洋局環保司 8月12日 在給科技日報記者采訪函作出的書面回復中表示,監測結果表明,受污染海域遠超過日方公布的影響范圍,不排除核污染物進入我國管轄海域的可能性?!皺z測結果顯示,樣品中全部檢出放射性核素銫-137、鍶-90以及正常情況下海水中無法檢測出的銫-134。其中銫-137和鍶-90的最高含量分別超出我國海域本底范圍300倍和10倍,銫-137和銫-134最高含量均超過我國海水水質標準”“由于銫-137和鍶-90半衰期均約為30年,影響較為持久,尤其是放射性物質經生物富集并經食物鏈傳遞、生物放大和累積,對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系統乃至人類健康產生的長期影響不容忽視”?! ?/p>
從日本方面 8月5日 公布的資料來看,日本福島近岸 300公里 的海域受到輻射污染。但國家海洋局此次的監測結果表明日本福島以東 800公里 以內25.2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已受到顯著的放射性污染,遠遠大于日方公布的影響范圍。
這則消息,披露的不管是不是全部真相,至少有三點可以肯定:一是日本政府隱瞞真相;二是將給海洋環境造成巨大污染,并通過食物鏈傳遞、生物放大和累積,給人類健康產生長期影響;三是可能已影響和污染我國海洋。
這是一則讓人驚心的消息。聯想到日本核災難發生以來,央視、主流傳媒和網上的一些消息,這則消息不僅讓人驚心,還讓人恐懼?! ?/p>
第一、在央視滾動播出日本核災難的那段時間,眾多專家基本一致認為:日本核污染由于洋流的關系,要到明年才環繞地球一周后到達中國,并且由于海洋的稀釋消化,到達中國時,污染也是最小的啦?,F在海洋局的監測卻說:日本核污染可能已污染到我國海域。而且銫-137和鍶-90的最高含量分別超出我國海域本底范圍的300倍和10倍。海洋局披露的事實,無情揭穿了央視上專家們的專業眼光和高談闊論,也揭穿了日本政府隱瞞真相的謊言!唯一的問題在于:央視、中國專家為什么會與日本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來忽悠中國人民?這件事,難道不讓人驚心、讓人恐懼嗎?!
第二、溫總理訪問日本,要買幾百億美元日本國債,被國人“譽”為救日本。其實,有消息說,中國中投公司購買的百億美元計的日本東電股份,可能要變成廢紙。除了買國債,訪問還打開了從日本進口農產品的口子。有消息說,中國每天從日本進口二船海洋,被端上了中國人的飯桌。受到核污染的海鮮,被人吃后,將給健康造成重大損害是毫無疑問的。問題在于:一是每天從日本進口二船海鮮的消息是否屬實,這些海鮮是否經過嚴格的全面檢驗(不是抽檢)?二是這些海鮮從那兒進關,主要銷往那些地區。至少,中國的百姓有知道哪些海鮮和農產品是從日本進口的,進而決定吃不吃它的權利。當中國百姓面對可能的健康殺手,知情權被“無語”剝奪的時候,是不是讓人驚心、讓人恐懼?!
第三、當中投公司對日本東電的數百億美元投資可能打水漂,而政府不予談及,還購買數百億日本國債支持日本發展時,當日本核災難發生,核污染被隱瞞,全世界禁止或暫停從日本進口農產品和海鮮,而中國總理義無反顧進口以支持日本人民重建時;日本高官卻在南海、東海、釣魚島問題上頻頻放狠話、出惡招。這種外交態度,是不是讓人驚心、讓人恐懼?!
這些驚心和恐懼,讓我寫下題目。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為了表達一下一個普通人的真切期待。期待中央政府的一切內外政策首先站在中國利益和中國人民的立場上。無論內政外交,都必須堅持、維護和發展中國人民的長遠利益。不能為“韜光養晦”而韜光養晦、為友好而友好,外交必須為內政服務,必須有益于國家和人民利益而不是有損于國家和人民利益。外交,應該站在國家和人民的立場上講大是大非而不是施小恩小惠。施小惠而不顧大德(所謂大德即國家和人民利益)是換不來友好、換不來互惠、換不來雙贏、換不來和諧世界的!
海洋受到污染,該索賠就得索賠,哪怕是天文數字;
海鮮農產品進口,該全部檢驗就全面檢驗,不合格就退貨,這與友誼無關;
買國債歸買國債,東電投資該發聲還得發聲,該硬對還得硬對,不能打落了牙往肚里吞;
東海南海釣魚島,該堅守就得堅守,哪怕拼死一戰!
我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ichunmama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