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利比亞局勢的一點看法
張飛岸
與很多朋友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從來不相信西方對外干涉別國內政是出于正義,這只是個幌子,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利益考慮。我們只要拋開意識形態看看真實的歷史,就會發現西方反獨裁不是無條件的,對于不符合其利益的獨裁才反對。一般情況下是,對于左翼獨裁的策略是顛覆,對于右翼獨裁的策略是縱然。如果不符合其利益,即使不是獨裁,就是民選政府,西方也要除之而后快。在60、70年代,美國在拉美顛覆了很多民選政府,扶植了獨裁軍政府上臺,這些都是很明顯的例子。
無論是什么理論,其邏輯上必須是前后一致的。比如我們贊同經濟人的假設,人的行為出發點都是利己,公共選擇理論將這種經濟人理念貫徹到政治領域,認為政府也是如此,我覺得這才是一以貫之的邏輯。如果我們假設人是自私的,而由自私的人組成的美國這個國家乃至它的政府在對外關系處理上又是無私的,這是不合邏輯。我相信美國政府多少會對美國人民負點負責,盡管它本質上維護的還是資本的利益,因為它是美國人民選的政府,但美國總統不是由世界人民選出的,他肯定不可能捍衛世界的利益。實際上,以美國的政治、軍事、文化實力,如果它真的是個以價值理念出發,一切為了民主自由的好國家,這個世界早就可以實現大同了,我還期待美國統一全球呢,可惜不是這樣的。這個世界歸根結底還是很少一部分金融、工業寡頭在統治,這個事情通過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我一直認為民主不是終極價值,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認為最好的政體是君主制,只是我們找不到哲學王,才退而求其次要民主制。即使民主制是好的,也應該由利比亞人民自己去爭取民主制。但實際上利比亞發生的事情和埃及還不一樣,它發生的內戰是反對派而不是大多數百姓對卡扎菲不滿,利比亞在卡扎菲執政前獨立的時間并不長,它長久是西方的殖民地,昔日的殖民者現在想做救世主,自己不要太自我感覺良好啊!當然,卡扎菲也不是真正的哲學王,他也有自己的利益,但他的利益并沒有建立了剝奪國內百姓的利益之上,這樣的政權就不能說是罪大惡極。《南方周末》3月10日B4版報道說:“卡扎菲統治四十余年,將利比亞建成一個福利國家:從1969年至2008年,政府平均每年50%的財政支出投入社會經濟發展,全民享有免費醫療和教育。對生活必需品實行價格補貼,為貧困和低收入人群免費提供住房,受教育人口占82.6%。”就這一點,就比中國政府強,看看非洲大多數民主國家又過得怎么樣呢,西方怎么不去解決索馬里、盧旺達的問題,他們真的很高尚嗎?沒有錢的買賣誰都不會去多管閑事的,我們不要因為學了點書本上的理想化的東西就太天真。
我相信西方國家絕對有實力逼迫卡扎菲下臺,但下臺之后利比亞的國內局勢肯定不會比現在好,就像沒有了薩達姆的伊拉克人民并不比他在任時生活的好一樣。薩達姆固然是個獨裁者,但他手上沾染的鮮血比起小布什來那真的不過是海洋里的一滴水而已。競爭和掠奪一直以來就是西方國家的本質,甚至是西方文化根深蒂固的氣質所在,不明白這一點,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真實地認識這個世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