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控職務消費是降低行政成本的關鍵
據有關數據統計分析,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財政收入與行政成本的增長幾幾乎成幾何級數增長。財政收入增長約三十來倍,而行政成本增長卻達到近百倍,其中公務員職務消費增長更多高,達到150倍左右。行政管理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到20%左右,遠遠高出西方國家一位數的百分比(日本2.38%、英國4.19%、韓國5.06%、法國6.5%、加拿大7.1%、美國9.9%)。這顯然是每一個國人不愿意看到的現象?! ?/p>
降低行政成本這個話題提了多年,為什么降不下來呢?其原因非常復雜,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有體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其中有一個重要方面便是決策不透明。雖然2007年我國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作了規定,但也普遍沒有涉及政府行政成本及其信息公開。所以,公眾對政府預算及運行情況了解甚少,不利于促進行政成本核算的科學化。為什么難以促進財政預算的決策透明化呢?根本原因還是人的問題,是即得利益階層不愿觸動自身利益!
試看職務消費的黑洞有多大!
第一,所謂的出國考察實際上是一種等級福利。一般而言,從中央到地方,成文不成文都有這的規定:委辦局以上的干部每年或者每兩可以出國一次。這是什么意思呢?不論你是因為職務需要還是工作需要,你自己編個考察題目即可以通過批準,并由財政負擔所有出國費用。這一點,普通群眾并不十分清楚,也沒有辦法監督。以一個領導出國一次5萬元一個團隊7人計算,一個團隊35萬元。一個市級部門至少有上百或者幾個批次的出國旅游,財政支出可能達到幾千萬甚至上億元?! ?/p>
第二,毫不節制的國內考察是一種純粹旅游。一般而言,各個地方國家機關的處(科)室領導均可以動議國內旅游,財政制度上并沒有任何限制。同時,各地黨政部門都有對待的接待部門,實行接待餐飲全免,食宿費用減免。一些地方有專門的接待經營場所,實則是一個典型的將財政的錢洗為各自的部門福利。如果一個地方緊縮規范接待,很多地方圍而攻之,導致地方領導擔心影響地方形象。如果算上出差餐務補貼(實際出差人員自己從不掏錢吃飯),出差禮品(帶出去給相關部門和帶回來給自己單位的領導和同事),這個費用黑洞無法計算。不完全估計不會低于出國旅游?! ?/p>
第三,公車消費浪費嚴重效率低下。一般地方機關委辦局以上領導干部都有專車。購買一輛車按平均20萬計算,5-8年一換車,維修費和加油費,以及專車司機費用,養一輛一年實際要達到或者超過15萬元或者20萬元。一般城市或者縣至少有車幾百輛,此項消費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元?! ?/p>
以上前二種職務消費行為,按照一級城市(直轄、副省級或者省會)3-5億元;二級城市(地市級)1-2億元;三級城市(縣級市)8000-1億元;縣按3-5千萬元計算,中國共有一級城市36個,二級城市237個,三級城市374個,縣1470個,一個以上三種職務消費將達到1000-1500億元,以上城市數據可能不太準確,但基本能反映出中國的基本現狀。如果再加上公務用車消費按1500-2000億元計算,那么中國每年僅以上三項消費(基本上說是可以完全不需要的)每年達到2500-3500億元。此處的數字可能相當保守,但這也是相當驚人的!問題是實際可能還要比這個嚴重!
當下,隨著民生問題的凸顯,各級政府特別是中央一定要痛下決心,實施多管齊下嚴控行政成本,節約資金為民多辦實事。如實行預算與撥款分離、預算細化并向社會公開、關閉口袋財政等預算外的口子、取消一般性國內外考察、取消因領導級別差異而出國的規定、設立專項職務消費預算及明細公開等,同時配以具有足夠威懾力的懲處措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